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回复: 0

[心情点滴] 一条历经300多年的街道,呼市人热议的这条街何以成为第一街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11-11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这是对呼市过去归化城的评价。
呼和浩特有“召城”之称,召为藏语寺庙的意思,“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也恰当的表达了呼和浩特寺庙众多。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现在的“大召寺”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是呼市旅游打卡必备之景点。
有了大召,来旅游的人们就会好奇有没有小召。在大召东侧有一寺,名为席力图召,有很多人会把它误认为是“小召”。对于小召的说法有很多不一样的声音,即便是许多呼和浩特本地人都容易把席力图召误认为小召。
但其实,如今的小召小学,就是曾经小召的原址。
002503upafp14iiiyfwiyq.jpg
小召是当地人的俗称,它是蒙汉混合语,蒙古语为“巴圪召”,汉语为“崇福寺“,是建于明朝天启三年的一座古刹。 在民间有“大召不大,小召不小”的说法。小召内藏有康熙帝御驾亲征的甲胄、腰刀、弓箭等珍贵文物。
关于小召前街的旧名“小召半道街”,关于这条街名字的由来,也有几个很传奇的说法。
01半道街的由来
为何叫小召半道街,在民间存在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亲征葛尔丹胜利归来,驻扎归化城11天,期间在小召驻扎两天,成为归化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小召驻扎期间,归化城军民跪拜康熙,跪了半道街。
第二种说法就很具有神话色彩了。据说当年有一位红脸大汉来到这里,叫卖“笊篱”。过了几天,这位红脸大汉突然消失了,之后沿街商铺起了大火,烧了整整“半道街”。后来有人说,这位红脸大汉其实是火神下凡,“笊篱”就是谐音“早离”,提醒人们早点离开。
02楼牌的历史
在小召小学的南边,有一处三角形的花园,花园里除了花草,最显眼的就是那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牌楼——小召牌楼。这座牌楼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02503phjj4ew77kjxzimz.jpg
从清朝末年起,小召逐渐败落,至建国前夕已经破旧不堪,残垣颓屋多在1969年拆除。
小召虽然早已经成为历史,小召牌楼和小游园仍然留存得比较完好,小召牌楼成了小召古老建筑的象征。牌楼的前方应该就是小召的庙宇了,后来全部都拆除了在原址上兴建了一所小学,继续沿用了小召的名字,以让世人记住这里的过去。
002503fkidiak1drlu9ir6.jpg
03烧卖第一街
上世纪80年代前,小召半道街是旧城一条较为繁华的街巷。小召半道街北半段两旁沿街门市部很多,其中老字号有“惠丰轩”饭馆,“永合堂”“春和玉”药店等。
惠丰轩最为拿手的佳肴是“头脑”,由酒糟、山药、薄饼、葡萄和羊肉等原料烹制而成,为归化城一绝。
002503b3tkuzsk7tsslkst.jpg
小召前街、五塔寺后街已成为呼和浩特市著名的美食街,玉泉区重要的旅游线路。每年的烧卖文化创意大赛更是展示传统烧卖技艺,游人品尝传统美食、领略民俗风情的盛会。2018年,该街区被中国饭店协会命名为“中国烧卖美食街”,呼市也成为了“中国烧卖美食名城”。
(肺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6 18:21 , Processed in 0.12538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