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5|回复: 0

[心情点滴] 云南石梯村的生态脱贫经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11-7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昆明11月7日电  题:“护鸟”就是护住“金饭碗”——云南石梯村的生态脱贫经
新华社记者安晓萌、姚兵
山风徐徐,鸟鸣阵阵。早上7点半,石梯村村民徐小龙照例带上玉米面粉和黄粉虫,来到鸟类监测点投喂鸟儿。虽然最近来观鸟的人不多,他仍然坚持每天来喂三次。
“80后”徐小龙是带游客去野外寻鸟和观鸟的“鸟导”。说起村里的鸟,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如数家珍。双角犀鸟、灰孔雀雉、红腿小隼……这些为专业人士津津乐道的珍贵鸟种,徐小龙不仅熟悉它们的习性,甚至听鸟鸣声就能分辨出是什么鸟。
石梯村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是中缅边境深山里的一个村寨。过去,村民们靠山吃山、刀耕火种,村寨周边甚至出现“光头山”。
2016年,盈江县观鸟协会和县里的工作人员来动员村民们开展观鸟旅游时,许多村民不相信。观鸟还能赚钱?抱着“搞不成还能再穷到哪儿去”的心态,村里几个年轻人跟着观鸟协会的人学习鸟类知识,当起了“鸟导”,没想到很快便收获了“第一桶金”。
盈江县自然资源丰富,有记录的鸟类品种数量大约占全国一半,可谓鸟类“天堂”。自打石梯村有了“鸟导”,国内外的摄影爱好者和观鸟爱好者争相前来,见到了许多罕见的鸟儿。口口相传之下,石梯村在观鸟界“火了”。
村民们意识到,原来“护鸟”就是护住“金饭碗”。如今,村民们不但不捕鸟,还成立护鸟护林队定期巡逻,及时制止捕鸟和伐木的行为。
在石梯村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努力下,多种消失数年的珍稀鸟类在这里重现身影、筑巢安家。随着大量游客慕名进村,“票子”也紧跟着送上门。靠当“鸟导”、搞农家乐带来的增收,村民们不仅脱贫,不少人还走上致富之路。一些在外务工的村民也重返家乡,吃上“观鸟饭”。
和许多村民一样,徐小龙全家齐上阵,自己当“鸟导”,家人经营客栈,年收入增加四五万元。
石梯村村民从狩猎人到护鸟人,从砍树人变护林人,为石梯村筑牢生态防线。“只有护好绿水青山,才能过上好日子。”同为石梯村“鸟导”的蔡伍笑着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6 16:30 , Processed in 0.13395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