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4|回复: 1

[心情点滴]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壶源溪的变化让这群人返乡创业!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10-26 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去年龙鳞坝爆红后,
杭州、上海、江苏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越来越多的湖源人开始回乡创业。
是什么让游客对湖源青睐有加,
又是什么让在外谋生的湖源人,
下定决心回到故乡?
答案是四个字:绿水青山。
记者蹲点看亮点
第二十二站:新一村
051502lhxmoxog3o306vjx.jpg
跟随小编走进湖源乡
一起看看新一村的故事吧
▲记者蹲点Vlog
一条坝
“点燃”了湖源的山和水
“龙鳞坝的爆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湖源乡乡长章忠法说。
湖源地处富阳最南端,多为低山丘陵地貌,田少,交通闭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湖源山里人靠着地里的收成根本解决不了生机。于是,壶源溪这条联通浦江、桐庐、诸暨和富阳等地的水上商道成了湖源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改革开放后,为了过上好日子,人们在壶源溪沿岸开起了化工厂、养殖场,污水直排壶源溪,导致部分河段水质成了劣Ⅴ类,群众意见很大。为了让壶源溪恢复清澈,当地投入近十亿元治水,一方面抓好工业污染、农业污染治理,加快新华片元书纸企业综合整治,关停了壶源溪沿岸64家污染企业;另一方面,通过一大批农、林、水工程项目的实施,确保壶源溪及其支流在防洪、排涝、灌溉等方面有效发挥作用。经过几年努力,壶源溪终于恢复了清澈面貌。
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壶源溪的变化让人们幡然醒悟,也让大家将目光聚焦到了绿水青山上。88%的森林覆盖率,国家级生态乡,浙江省最美生态乡镇……坐拥如此优良的生态资源,湖源对未来的发展有了全新的思路,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亲水平台的思路。
051502jb5byzumncxm8q55.jpg
为了打造亲水体验点,湖源乡在设计堰坝时便融入了景观的理念,前后调整了十余稿,最终形成了如今的龙鳞坝。同时,为了保证充足的水量,让龙鳞坝景观效果达到最佳,富阳关停了壶源溪沿线9座小水电站,让溪水恢复了最初的流量和流向。
正是这样壮士断腕的决心,让青山秀水间的龙鳞坝火了。很多人说,湖源的山水火了,是因为龙鳞坝。但又何尝不是因为这里的山水,让龙鳞坝火了。
一座桥
承载着壶源溪的乡愁
龙鳞坝上方有一座廊桥,与水坝上下呼应,成为壶源溪上两笔美妙的线条。这座建于1978年的老桥,叫湖源大桥,是壶源溪上第一座跨溪大桥,记录了50年来壶源溪的变化,也见证了湖源人的奋斗不息。
051502xcpleze6ljwejrpe.jpg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湖源人外出都靠渡船,因为沿途险滩踵接、水流湍急,便有了“湖源十八渡,渡渡要脱裤。一渡不脱裤,裤裆滤豆腐”的说法。为了改变山里老百姓出行难题,1978年8月,政府决定在金刚潭区域筹建壶源溪上第一座大桥。
1979年10月1日,长168米、宽7.8米的湖源大桥竣工通车。从此,天堑变通途。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附近村民都涌向新一村,就连浦江等地的人也前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这座众人拾柴建起来的五孔桥,是当时富阳最长的公路桥。大桥开通那几天就和过年一样,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
湖源大桥为人们出行和劳作带来极大便利,随着山区公路的建造和环金线的贯通,进出湖源从水路彻底变成了陆路。在随后20多年时间里,这座打通了富阳东南部和诸暨西北部的大桥,成为连接浙西和浙中一条重要通道。2007年,“过度劳累”的湖源大桥不堪重负,经检测认定已不再适合大型车辆通行。在湖源大桥东侧,很快又建起了一座新桥。老的湖源大桥逐渐失去路桥功能,开的车没了,走的人也少了。
老桥该退休了吗?很多湖源人不这么认为。在乡贤李一力等人的努力奔走下,湖源大桥涅槃重生。因为其深厚的历史价值,政府决定采取变废为宝的复合式思维,把新功能叠加到老建筑上,将有历史价值的东西好好传承下去。2018年初,投资300余万元的廊桥华丽亮相,整座廊桥设凉亭四座,亭子翼角翘起,凉亭间为长廊。
如今,廊桥既是一处绝佳的观景点,也是炎热夏日的休憩纳凉处。廊桥与龙鳞坝相互“成全”,相得益彰。以这座廊桥为起点,湖源开始用雕琢景点的思路来打造高颜值有内涵的乡村旅游。
不久,龙鳞坝所在的新一村启动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拆除了村里的乱搭乱建和彩钢棚。而在拆整出的7000余平方米空间上,花木似锦,绿草如茵,各种反映湖源历史脉络、农村生活的景观小品错落有致,几十年不曾改变的新一村变成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
好山好水好村落,湖源做好了迎接八方客的准备。于是,在龙鳞坝爆火之后,整个山村都沸腾了,数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
051502db7trkmrb1dr73t5.jpg
一群人
返乡建设家乡
数以万计的游客,在为山乡带来人气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商机。一大批常年在外工作的村民纷纷返乡创业,让壶源溪两岸满是生机。
李剑家的桥头饭店是龙鳞坝边上生意最火爆的饭店之一。这家桥头饭店,最初是他父母于1983年开的,尽管生意一直不错,李剑还是不打算接手,而是选择到富阳城区开装修公司。如果不是龙鳞坝的爆红,他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回到家乡,操持起父辈留下的家业。如今,他家的桥头饭店每天经营额在8000元左右。游客不仅在他家吃饭,还让他“代购”各种农产品,给他家供应笋干的老太太家几百斤笋干都被游客一扫而空。李剑说:“去年我们这就三家餐饮店,游客来了连饭都吃不上,方便面都卖空了。今年村里开起了24家餐饮店,游客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回头客很多。”
童小军是湖源本地人,常年在富阳城区工作。当他得知新一村有一批老房子正在出租招商的消息后,立即租下了一间老宅,打算开一家叫“留白”的书屋。一开始大家都劝他不要开书屋,赚不到钱,但是随着店里一点点装修好,不仅是游客,很多村民都很期待。他也希望通过这样一家书屋,让老百姓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让游客、村民有一个安安静静坐下来休息、看书的地方。新一村党支部书记洪婷华说,新一村接下来还将培育更多文创方面的业态,打造一条有文化内涵的商业老街。
吴芝英是湖源媳妇,以前在富阳城区上班,仅过年过节才会回湖源。而如今,她和丈夫在龙鳞坝边建起了民宿,还成了一家“网红店”,订单从月初排到了月尾,“到现在没做过宣传,就靠顾客发发朋友圈,人带人把生意做起来了”。
章忠法说,湖源如今的发展正是遵循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接下来,湖源乡将围绕打造4A级景区的目标,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文旅+”文章,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渡口文化和年俗文化,推动全乡三产、一产融合发展。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如今的湖源人,家门口是绿水青山,手里头捧着的是金饭碗。美好的生活让他们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路就会越走越顺、越走越舒坦。
来源:富阳发布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256
发表于 2020-10-26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6 13:40 , Processed in 0.15267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