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5|回复: 2

[心情点滴] 老板花费11年投资4亿,用心打造了一座古村,游客却寥寥无几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10-5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提到广西,阳朔的名字一定绕不过去。
阳朔并不大,甚至你可以用“弹丸之地”来形容它。在山峰峡谷之间,上天恩赐了这里一片好山好水。因为阳朔属喀斯特地貌,所以山林奇特,溶洞众多。
尤其是秀丽的漓江,更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人间天堂。韩愈一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传唱了千年,极言漓江的水如青罗带一样柔曼迤逦,漓江的山如碧玉篸一样翠绿峻秀,让人神往。
170004fo6goh266660vr66.jpg
而就在绝美的阳朔,有一个很特别的村子——东漓古村。
170004k3k3ko9k9kosr5yj.jpg
东漓古村位于灵川县大圩镇潮田河畔,距离桂林市区仅15公里。
整个村子依山据水而建,青山叠翠、秀水涟涟、碧空舒朗,一切的一切都组合得刚刚好,宛如山水大师笔下的神作,有种“世外桃源”的安宁与美好。
170004nwk3z3kwcmz603kx.jpg
以往我写过的古村,都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漫长的时光赋予了村子悠久的底蕴和厚重的文化。
而东漓古村,和之前的古村不太一样,它很特别。
170004xirfkkvb6kskkqws.jpg
它的古意在于,是对桂林地区,特别是湘桂古道以及漓江沿岸的古村,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仔细研究重点村落的人文历史、建筑形式以及生活状态后,进而仿旧复建的一个村子。
170005k7e053xw0yqyo4q5.jpg
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湘桂古道。
因为广西地处岭南,自古为百越之地,交通闭塞。秦始皇为统一岭南,下令“凿渠而通粮道”,沟通湘漓水系,形成湘桂间的交通水路。之后到了宋、明、清几代,民间商贸日渐昌盛,而湘桂水道年久失修,水运能力有限,地方官府为此组织开辟湘桂陆路商道,鼎盛期达500多年,被后人誉为“南方丝绸之路”。
170005qnb1nrj2hgiabhg7.jpg
可惜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铁路、公路的开通,古道景观渐渐在人们视野中消失,古道历史渐渐在人们记忆中遗忘。
170005ehgd999h49rzhq9u.jpg
幸而有东漓古村这样的存在,帮助人们找回了一点曾经的辉煌。
170005trw2wfkrwkee9f2k.jpg
走在村子里,仿佛一瞬间就穿越到了旧时光里。
一条潮田河贯穿整个村落,流水从村头到村尾,给东漓古村增添了几丝动感。到处是深深浅浅的绿色,就连空气都充满了醉人的清新。
170006sdd4utidxtyhpz8x.jpg
走在长桥上,眼前的场景宛如一幅绝美的诗画。黑色的瓦、灰色的墙,明明是浅淡的颜色,合在一起,却美得让人心动。
170006o0i575tz53w7ck77.jpg
沿河分布着近200多栋古建筑,无声地凝集着过去的故事。
170006evdhdvh7p8o8dlxz.jpg
东漓古村的缔造者,买下这条村子,再从各地收购老房子、老物件,全部搬到村子里异地重建。这些建筑以湘桂古道沿线古村镇中的建筑为主,从材质到工艺,一砖一瓦都是忠于原貌进行复建,极大地还原了我们看不到的历史。
170007jn1rlnzrkln5wznk.jpg
所以,这里虽然是一条“人造”的古村,但里面的房子确实是老的,只是从别处“搬”过来,聚集在一处而已。
170007mvo0rggvp6wjljox.jpg
有些民居,从外表看上去就十分气派。几堵马头墙高高地横跨在建筑之上,想必这家定是个大户人家。
170007ftfd99b78ta29dwt.jpg
若是走到内部,厅堂庭院,布局合理,日光从天井倾洒而下。抬头仰望,恍惚间你竟会觉得自己应该是去到了皖南。
170007dljfz590nced5enp.jpg
不经意走入深深的村巷,两侧高墙耸立。被雨水打湿的石板路反射着滑腻的光晕,不知有多少人曾走过这里。
170008artrrl0ieitmjjey.jpg
也有些民居,小门小院,虽比不上先前那些的大气,但也有自己惬意的格局。
170008zoscxy3exeyxmxoi.jpg
还有古朴的四角亭,在绿树包裹之下,显得宁静极了。看到旁边的柚子树了吗,金黄的柚子果实挂在枝头,还有点馋人。
170008b0n481m688m8ngz7.jpg
这里是一处水车,实用功能应该是没有了,作为装饰很有特色。
170008fb3zs36p9jko336a.jpg
这个扇形的亭子尤其有趣,大大的牌匾写着称天命,亭子中还真的悬挂着一杆秤。从亭子两侧的对联来看,应该是引导人们一心向善、多做善事的。
170009hwhixw5h94482fjf.jpg
来考考你们,这两个字认识吗?
右边嬲,读niǎo,是方言用字,在普通话中意为戏弄、搅扰,或纠缠之意;左边嫐,读nǎo,嫐比嬲还多一层意思。
170009tz28zs93tw9p9sbt.jpg
建筑已然很美,但只是东漓古村的特色之一,这里的传统非遗手工艺体验才更是令人赞叹。
非遗,往往是我们很难感知的,却代表了民族的文化价值、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人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170009l1h9ha194m8xmmh5.jpg
为了能够真实地展示漓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貌,“ 东漓古村”的缔造者们请来各种手工艺人,在村里开设了打铁铺、染坊、布坊、榨油坊、陶瓷作坊、木工作坊等,挖掘和恢复了大量的传统非遗技艺。
170010r71t6uco9z1c5c15.jpg
比如这位铁匠,先将要锻打的铁器在火炉中烧红,然后移到铁墩上,手握大锤,一锤一锤进行锻打,现场火花四溅。
170010ruakaoyzku9a5uk5.jpg
木工则在木板上细致地刻画图案,等着下一步继续加工。
170010d2t42f4t55ctatzz.jpg
相比起打铁、木工,榨油现如今是真的很少见了。古法榨油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考究,火候、力度、时间都要正正好。
170010rgoos6szrs9pgzrd.jpg
扎染也很有意思。扎染是汉族民间传统独特的染色工艺。之所以叫做扎染,是因为分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
这种技艺令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都不会有两朵是相同的。
170011e6x0u6zpwufqppok.jpg
你看这家店面,橱窗里展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扎染作品。
170011ucgyyeez1rbbybxe.jpg
一家店内还有扎染布艺的沙发,乍一看不起眼,细细看来图案很值得品味。
170011s5yu454a6llaou8t.jpg
这家店内摆放的是竹编的篮子等,编织手艺是真的很好。
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带着历史的气息,带着手作的温度,让人不由得爱上东漓古村的气质。
170011zm4h4zmvu8im844m.jpg
游人可以观看手工制作的过程,甚至亲身参与,体验过去的生活方式,比如烹饪顶锅饭。
做饭所需要的大米,是当地种植的水稻。游客可使用各种古老的农具,经过清理、砻谷、碾米等工序,水稻才能成为糙米。再用传统铸铁顶锅煮出的饭,就是香气十足的顶锅饭。虽然糙米不如白米的口感和味道那么好,但胜在健康,因为糙米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
170012nznnfn5tnh55v5vl.jpg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古老的农具,甚至有些从来没见过。但只要你了解了,就会忍不住感叹前人的智慧。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竟然能设计出这么多功能强大的器具,实在是了不起!
可见这里除了风景好,还是亲子游和研学的好地方呢。
170012alj5ar2tr22arjw4.jpg
若是不想自己做饭,还可以在大户人家参加喜宴,品尝当地美食。
170012g1k1tw0s8snw21w8.jpg
两位身着黄衣的师傅,唱着山歌,挑着担给我们上菜,太有气氛了。
170013mhikiuyiiybkiipz.jpg
另一边的饭桌上,碗筷摆得整整齐齐,很有讲究。
170013ge872zx4z9je7o2e.jpg
吃完喜宴,可以去参观一下婚房,满满的仪式感。
170013y7gwseuf7mnuuufj.jpg
东漓古村可以慢慢看、慢慢玩,想在这里住宿的话,有高端的民宿,以及宿舍供学生研学或团建。
170013s9vwrjqi9t1tdxh9.jpg
东漓古村的民宿改造自明清时期的老建筑,一砖一瓦一木皆有出处,配合着周围的环境,可以提供极致的入住体验。
170013tuel76kfnsonk7tf.jpg
室内的环境舒适极了,木质就是让人觉得很温暖。
170014hfzum6soqijalr8l.jpg
参观完东漓古村,感觉缔造者们真的很用心。开发11年,投资了4个亿,才把东漓古村从原来一个平凡的村落,设计打造成了一段凝固的历史,一个开放的“博物馆”。
170014ru8oazi95acwwuui.jpg
但可惜的是,至今知道这个村子的人寥寥无几,一天参观人数最多时也才1000左右。
其实遍数国内,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风景和人文宝藏,只是因为宣传不够、或者交通不便,就低调起来。真心希望,如东漓古村这样的地方,可以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知晓这个村子,为了保留过去的记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256
发表于 2020-10-6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161
发表于 2020-10-6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6 06:21 , Processed in 0.22716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