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回复: 0

[心情点滴] 李世民命名的“马趵泉村”:村民为娶妻只能下山,千年后只剩老人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9-16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关于陶渊明的这首《桃花源记》,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182503oh15hqxcqumnqn1e.jpg
诗中与世隔绝、怡然自得的美好生活画卷,让当代都市人群深切向往。殊不知,像诗中所描绘的这种与世无争、风景独好的美好生活,并不仅仅只存在于古人的美好幻想之中
在我国山西稷山县,便真实的存在着这样一个原始且令人神往的千年古村落。只可惜,万物皆有好坏,这个千年古村落有着羡煞旁人的自然风光,却又因为太过落后而导致年轻人均不再逗留,问及原因,竟是由于留在家中娶不着媳妇儿
它是一个千年古村落
这个千年古村落叫做马趵泉村,坐落于山西稷山县北部的蟠龙山、西社镇马家沟。关于马趵泉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遥远的封建王朝——隋朝末年
据知情人介绍,马趵泉村的名字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李世民有关。
当年,父亲李渊在山西太原起兵反隋,儿子李世民则被分配在山西稷山一带对抗隋兵,长时间的兵力对抗使得李世民的军队人困马乏,然而稷山以外的救援物资又被隋兵死死的卡在外面无法对接。
182503hlxxb9v6lrbq8b2z.jpg
就在这样一个千钧一发的时刻,所有人都以为大家要被活活困在山里,不战而败的时候,李世民所骑的马突然一惊,马腿猛地抬起向地上一蹬,地下便出现了一汪清泉
瞬间,口干舌燥的士兵们仿佛再一次看到了生的希望,甘甜而冰凉的泉水让大家士气大振。为了纪念这个救大家于水火之间的泉水,李世民便把此地命名为马趵泉村。
当然,它还有很多别名,像“马跑泉、马包泉、马保泉、马宝泉”等。
后来随着战争的平息,很多老百姓便在这个山清水秀、又没有人打扰的地方定居了下来,久而久之,马趵泉村便成为了我们今天名不见经传的千年古村落。
穿越大唐盛世、大宋王朝、元大都、大明王朝、大清王朝,一路走来,它历经上千年的沧桑,成为了当代社会中不可多得的远古自然村落
风景独好而遗世独立
像很多至今留存的远古村落一样,马趵泉村也拥有着同样不可复制的优美景色。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两棵遗世而独立的大槐树了。
182503lo0l8pxxbmg8zw67.jpg
据说,那棵被村民挂满了大红灯笼的、永远的屹立在石板路尽头,为村民带来希望的大槐树,是一棵“唐槐”,距今有1500年之多的历史。每当村里的居民们站在这棵大槐树下面,便会感到无比的心安。
它就好像一位从来不会消失的老人,尽管满面斑驳,却总在那里无怨无悔的,守候着这个村落中一代又一代的子民。
而另外一棵,便是更为久远的隋槐,有着1600年的历史,并且旁边还有专门的石碑刻有“神槐”二字以及一首四言诗,使得本就令人崇敬的大槐树又平添了几分庄重
其次,便是村落中维持村民饮水需求的那一汪泉水了,也就是李世明为之命名的马趵泉。
上千年来,这一汪泉水就像母亲的乳汁般喂养着世世代代的村民,成为大家习以为常却又从不敢懈怠的生命之源
最后,就是屡屡引人向往的村落建筑了。
182503kl4nzxzlerhc0ehc.jpg
马趵泉村整个村落的道路,全部由形状不一的石板铺设而成,房屋为阶梯式布局,经常这一家的院子就是那一家的屋顶。
每家每户的房子又都不同于现代都市中整齐划一的四方居民楼,村民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由石头泥土堆砌而成的原始窑洞。
身处其中,各种郁郁葱葱、花香袭人的植物映入眼帘,如果能够小住,还可以在每天的清晨呼吸到清新而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俨然一处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胜地
然而,马趵泉村悠久的历史确实令人思绪万千,古朴而纯净的村落环境也着实引人向往。
但是,问题来了,在当代工业文明、现代科技的巨大冲击下,它的特色——质朴、清秀、原始的独特生存环境等,为它带来世代清净的同时,也成为了很多当代人不愿为它坚守的缺陷
只叹无人愿意久居
在马趵泉村,仅有四十来户村民定居于此,总人口也就一百多个。很多年轻人但凡有了一点自立能力,便会马上搬离这里。
182503iqqfddnptaqan4pi.jpg
所以当我们步入村庄,就会发现,村里居民大多为年过半百的老年夫妇。
他们除去日常的农务劳作之外,便会泡一壶自制的枣茶,聚集在大槐树或者石磨盘处,打打麻将、拉拉家常。这样的生活看起来十分惬意,却也隐藏着半分心酸
想想自己的孩子都离家而去,父母心中该有多么不舍及落寞。
那么,这个村子的年轻人又为什么会全部离开家乡呢?原来,马趵泉村虽然风景怡人,但是却因为地处偏远地区、举村坐落于大山之上,通往外面城市的道路不是泥泞不堪、便是因为常年频发的山体滑坡而导致破败不堪,所以当地发展极其落后。
很多村里的老人一年半载都去不了外面一次,生活所需除了村里小巧而陈旧的小卖部之外,便全靠自给自足
在这样一个与当下社会极度脱节的古村落中,想要过上先进安逸的现代化生活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村里的年轻人在说亲娶媳妇儿时,便总是因此而百受嫌弃
182503pdqf32pqeqp312eg.jpg
很多其他村的大姑娘,只要听到是马趵泉村的男性都直接拒绝,所以迫于无奈,村里的年轻人都会尽自己所能,在山下重新置办一所小房子。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毕竟娶媳妇儿抱孙子对于这里的每一户村民而言,都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家族大事。
就这样,即使父母心中有万千不舍,也只能为了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而做出让步。
父母早出晚归、辛劳半生,等儿子适婚之际,便把家里所有家当拿出来为儿子添置“新房”。由此一来,原本就十分落后的村庄,又因为没有多少年轻人的活力气息而徒增几分凄凉
放眼望去,一个个衰老的躯体拖着几分悲凉,无怨无悔的坚守在这个几乎无人问津的“世外桃源”中,令人羡慕却又不免心生苦涩
只望创意让它重生
对于马趵泉村的村民而言,也许并不奢求什么大富大贵,毕竟是自己守了一辈子的家乡,即使生活艰苦,却也来的安逸、温馨。
182504huckek9dce1ec1j1.jpg
但是马趵泉村它又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小村落,它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有着十分原始的居民生活模式,对于我们考古相关人员而言,无疑是一个最好的调查案例
不仅如此,当代生活在大都市中的青年男女,长年累月过着朝九晚五的职业生活,每天像机器一样做着一些自己并不是很喜欢的生活,并且这种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让当代人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等心理疾病频发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一些保护、创新手段,将马趵泉村打造成一处古色古香的旅游胜地,便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额外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同时又可以安抚当代都市青年浮躁的心灵,还可以保护这个千年古村落,避免它因为居民减少而彻底消失
当然,这样的假想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马趵泉村的保护措施早在几年前,便已经通过大家的努力有所发展。
2014年11月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1月入选第五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同年6月被评定为山西省首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182504c0bsfmmubxbubbuq.jpg
由于马趵泉村的名声渐渐增大,2019年12月底,作为马趵泉村隶属单位的马家沟行政村被公布入选第二批中国森林乡村。
马趵泉村是我们当代民众应该着手保护的传统古村落,又是我们得以放空灵魂的旅行之所,相信未来的马趵泉村,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弥足珍贵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23:43 , Processed in 0.13220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