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回复: 0

[心情点滴] 无锡,风从河上来!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9-2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果运河会说话
会向我们诉说什么样的故事?
古运河水流,南禅钟悠悠
从古流到今,从冬流到秋……
无锡因河而兴
运河养育了无锡儿女
造化了城市的昨天和今天
傍河而居!一梦江南!寺塔河街宅融为一体
因河设市!百年繁华!成就一段段工商佳话
以河为生!人杰地灵!积淀无锡的精神内核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迢迢,韶华易逝
而运河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与锡城同在
见证历史沧桑
山在城中,城在湖边,坐北朝南
运河从北到南穿城而过
这样一座拥江枕河抱湖的城
素来与水有着不解的缘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运河无锡段形成于春秋,发展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是文字记载江南运河最早的段落,北接长江,南达太湖,全长四十多公里,纵贯无锡城区。
悠悠河水,凝聚了无锡的风风雨雨的历史,交织着水乡古朴醇厚的民风民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组成
由“一环一弄堂”
江南古运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环就指古运河
环城而过的
无锡大运河段
造就了“千里运河独一环”的秀美奇观
一弄堂指江南水弄堂
水街相依,烟火袅袅
却又繁华富饶的
江南民居建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夕阳来古寺,秋满梵王宫
塔影澹横水,钟声寒在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年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南禅寺
被人们称赞为“江南最胜丛林”
这座古寺曾是历史悠久的古道场
高僧辈出,闻名海内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今,于锡城市民来说
它则是一位"老者"、一个寄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运河佳绝处,放眼清名桥”
锡城保存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拱桥
昂首古运河已数百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她是一首厚重的诗,历经雨雪风霜
见证着世世代代的运河人家
她是一位柔情的女子,寄托游子的思乡情
她是一个贪玩的孩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依旧笑迎八方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长街与古运河并行绵延十里长
前街后河,民宅临水
小桥接踵,木船鱼贯…
可谓“十里长街十里景”
曲径通幽
记载了炊烟袅袅、千姿百态的生活图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或许是夏日的夜晚,手摇蒲扇
在巷子口纳凉的人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或许是逢年过节,手拿冰糖葫芦
追逐打闹的孩童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或许是烈日炎炎下,拉着板车
辛苦叫卖的手作商人
平凡而又温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下塘有个叫做大码头弄的老弄堂
“江南第一书码头”就坐落于此
曾是原来的码头候船室
后改建为可容纳200多人的和平书场
试想曾有多少文人骚客
止步于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今你是否与他们的足迹重合
经历着从前相似的经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商业的发展,素来离不开交通
“码头”是无锡百年工商业
繁华的一个鲜明特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著名的米码头、布码头
丝码头和钱码头
不知你是否耳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因水而起的“码头”
催生了民族工商业的兴起
从永泰丝厂到中国丝业博物馆
几度春秋,几度风雨
历时近百年的永泰丝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跨越省界、国界
走向辉煌,归于静谧
销迹于历史变革中
但又以新的面貌出现
展示它的轮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伯渎河畔伯渎港117号至122号里
走出了一位商贾大亨
他就是被很多人称道的“电器大王”祝大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积极热心地方公益和发展社会教育事业
在家乡留下了很多足迹
故人已逝,故事依旧,古宅依然,怀念未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现为祝大椿故居传统戏曲音乐博物馆
“这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老窑头”们走了百年后,
终于有了一条“大窑路”
从此,有了人,有了土窑,有了砖瓦…
当年的窑烟漫天、窑火冲天、窑工辛劳
似乎这条路,就可以带我们走近他们
从一片荒芜走到城市繁荣
从农牧耕作走到商贸兴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远古走到现在
朴实无华的窑工们
演绎着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百态人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静默的江南烟雨中
古运河沉默着,沉寂着
这更或是一种沉淀
沉淀着另一种历史与文化的积累
向一只青瓷、一块青瓦、一堵老墙诉说
并被历史大浪淘沙的留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运河流淌着的不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
更重要的是存续了绵延不绝的文脉
这里名人辈出,人文荟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钱锺书故居)
文脉绵延,俊彦如林,英杰辈出
为这片土地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记忆与传承
运河人家的弄堂习俗
那摇着船而来的人家
栖息在古运河的两岸
逐渐便有了弄,有了街
有了人声,有了烟火气
有了弄堂的习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广玉兰树下渐长大
听着艄公的号子、船头的歌声
街井中商人的吆喝
河畔的孩子逐渐长大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虎头鞋、虎头帽和
针箍红线逐渐武装着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运河人家惯以“虎”的威力保佑孩子的成长
可以想象
一个阳光四溢的午后
几个淳朴的妇女搬着板凳,坐在巷子口
一针一线地绣着对孩子们的祝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箩巧、二箩拙……
九箩骑白马,十箩坐官船。”
唱着清名桥下几代人烂熟于心的街井儿歌
孩子们终于到了上学的年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按照习俗
必须到跨塘桥堍下一家面饭店里
吃一碗带有鸡心的鸡汤馄饨
无锡话“鸡心”与“记性”谐音
蕴含着读书记性会好的美好寓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小的人儿,背着小小的书包
踏着那长满青苔的青石板
一点点地长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弄堂里热闹的年
站在清名桥畔
迎着古运河的风
闭上眼,乌篷船
缓缓驶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船头的姑娘哼着渔歌
是谁家的窗前挂上了两盏大红灯笼
映红了姑娘甜甜的嘴角
原来是“年”来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运河人家的年开始的很早
每年十二月十七、十八开始打扫
俗称“掸檐尘”
据说“十七、十八越掸越发”
到十二月廿四“交年”或“小年”这一天
家家祭祀灶神
灶神两旁贴上对联“廿四上天言好事
三十下界保平安”
并以玛瑙团和饴糖饼作为供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枕河人家做团子、蒸糕
象征团圆和年年节节高
有的人家除了贴春联
还在屋檐间插上冬青柏枝
在天井庭院堆起枯柴、麻秸、豆萁燃烧
用石灰在场上画米囤、弓、剑或元宝等
以求来年的丰收和生活的富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弄堂”里除夕的夜晚
家家红烛高照,通宵不灭
那是枕河人家的“守岁烛”
在温暖着一家人“守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弄堂里无法忘却的节日
枕河人家的日子
向来精致而惬意
节日的仪式感
似乎在那时就被定义了
这一天,他们团聚在一起
用各种方式,燃起节日的氛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元宵节:正月半龙灯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拥有田地的枕河人家,团圆饭后
青壮年组成龙灯队出去调龙灯
兴致来了,成群结队去崇安寺闹元宵
或找一茶馆,坐着品茗
欣赏窗外热闹的街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一天
茶馆会在茶里放上一两粒青橄榄
俗称“橄榄茶”或“元宝茶”
以橄榄象征元宝企求发财幸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元宵节的又一风景是“走三桥”
妇女外出走三座桥
来回路线不能重复
途中拔一棵菜在肩背轻拂
称为“掼油肩”
意即“去除不祥,免掉百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月三:怀抱蚕种去登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月三”是枕河人家约定俗成的节日
对他们来说这一天才是真正的清明节
做丝业的人家
要让蚕农在当天抱蚕种去登山踏青
汲取“人气”“天气”和“地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弄堂里流传着
“三月三,蚂蚁上灶山”的说法
这一天,人们要把荠菜花
铺在灶上和坐、睡的地方
认为这样可以去除蚂蚁、害虫
戴在头上,一年不犯头痛病
夏至:混沌和合四季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夏至,枕河人家早晨煮一锅麦粥喝
中午下一锅馄饨吃
取“混沌和合”之意
冬至:肥冬瘦年喜添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枕河人家特别重视冬至的
前一天晚上“冬至夜”
也称为“过小年”
人人都要吃一顿丰富的晚饭
否则,会挨饿一个冬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冬至的早晨“冬至朝”时,
一家大小就一起吃
美味的糯米团子
以示“添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运河上的美食
喜欢一座城的理由
从街头的味道开始
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
食,是运河文化中的一部分
枕河人家向来都把平凡的每一天
过得热气腾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早面
骆驼担馄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酱排骨
穆桂英糕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饭粢
桂花糖芋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无锡,风从河上来!
运河积淀无锡的精神内核
每一个平凡人的坚持与付出
铸就了城市的生生不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万众瞩目,翘首以盼
9月3日,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
博览会盛大开幕
感知运河,期待相遇
报业集团无锡观察融媒中心诚意出品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Radio江苏、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中国文化报、无锡闲话、风情古运河、惠山泥人、刘晓旦、沈忠、松花江FY、天浩之云、阿健ZJIAN、拂手染流年、足在无锡、陆建华摄影、假摄影市、东风永健、优秀妈、风情古运河、无锡市文广旅游局、谁最中国、贾军松、江南古运河文化旅游公司等
视频:浦恒渝、蒋洙伟
设计:朱幽倩、沈洁
图文:胡梦頔、王颖、朱幽倩、王晶
策划:王粤海、史春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12:59 , Processed in 0.15792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