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6|回复: 2

[心情点滴] 贵州赤水:绿意十“竹” 生活富“竹”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8-25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大文豪苏东坡爱竹,爱其高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郑板桥爱竹,爱其坚韧。
农学家贾思勰也爱竹,他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笋皆四月生,唯巴竹笋,八月生,尽九月。”
贵州人爱竹,是爱其对绿水青山的坚守,对金山银山的成全。
2019年底,贵州省竹林总面积约470万亩。全年竹材采伐量68.47万吨,鲜竹笋产量20万吨;总产值80亿元,比2018年增长近30亿元;带动农户57万人增收,其中贫困人口8.83万人,人均增收1500元。
贵州人以竹护绿、以竹造物,收获绿水青山,家园绿意十足;以竹为食、以竹兴旅……收获金山银山,生活因此富足。
一根翠竹拓展产业路,贵州“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种竹:守住绿水青山
51岁的赤水市葫市镇天堂村村民贾启华,将自家所有土地都种上了竹子。在这个村里,家家户户的土地上都是绿竹。绿竹挨着绿竹,连成一片竹海,绿波荡漾。
这般美景,是赤水市精心策划。
2000年以前,赤水仅有竹林53.2万亩。2001年以来,赤水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机遇,大力实施退耕造竹工程,竹林面积得以快速增长。天堂村的竹林,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壮大的。
20年来,赤水的竹林面积扩增至132.8万亩。
为何如此执着于种竹子?赤水市相关负责人的回答是:因为种竹就是在守护绿水青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竹林被誉为“第二森林”,竹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是低碳、循环的生态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品的重要原料,在发展循环产业、促进绿色增长、壮大绿色经济中地位突出,作用显著。
竹子在生长过程中,与树木一样有着固碳能力,据有关研究表明,1公顷毛竹的年固碳量为5.09吨,是杉木的1.46倍。因此,加快竹产业发展,对于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一根竹子,3至5年即可成材;一次种植,年年择伐,永续利用。竹子的这两大优点,在全球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木材供应日趋萎缩的情况下,让它成为林木供应替代品的首选。
坐拥百万亩竹海,让赤水市的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3.4%提高到2018年的82.77%。纤纤翠竹,挑起赤水市守住生态底线的大梁。
有数据显示,目前赤水市大力推行的“以竹代木”每年实现木材替代60万立方米,节约6万亩森林,每年减少排入长江的泥沙量近500万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赏竹:共享美好生活
一根翠竹,横跨一产、二产、三产,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同时,惠及更多百姓。
90后的赤水姑娘杨昌芹,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成立竹艺公司,将竹编产品做成旅游商品。2019年营业额已达到600多万元,间接带动赤水市各个乡镇里的扶贫工坊共上千人就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赤水市竹海国家森林公园,10万亩翠竹苍苍茫茫。近年来,赤水市旅游部门以“党建+旅游+扶贫”模式助推脱贫攻坚,投入资金对这里原有盘山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可进入性。
七八月,正是赤水避暑旅游旺季,凉风习习的竹林吸引着全国游客前去纳凉。森林公园内的3000多名村民在“党建+旅游+扶贫”模式中受益增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了让更多百姓从竹产业中受益,贵州省“以竹兴旅”,已建立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赤水河百里竹廊、桐梓白菁保护区、正安九道水省级森林公园等竹旅景区景点20多个。
下一步,贵州省还将大力支持遵义市、铜仁市、黔东南州等地,通过“竹+饮食文化”“竹+温泉康养”“竹+民族药浴”等模式,举办竹文化节、竹生态旅游节、竹博览会、竹林体育、独竹漂等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实现竹生态旅游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时,深化竹文创产业发展。传承发展竹编、竹雕、竹簧、竹宣纸、竹丝画帘、竹油纸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竹文化主题影视、演艺、摄影、绘画、书法等活动。
建设以竹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博物馆、博览馆、酒店、竹工艺设计研发中心、大师工作室、竹艺传习所等,推动竹农文旅深度融合,延伸竹资源价值链。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小编那么拼,喜欢你就点“在看”和分享到朋友圈
写留言和看留言
发表于 2020-8-25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69
发表于 2020-8-28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10:03 , Processed in 0.16821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