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1

[分享] 四水归堂,晴雨两宜,四时皆景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7-17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章来源:尚格调   ID号:SGD-2014

072513o8aa3zeatzt862bn.jpg

四水归堂 | 中式院落之美
四水归堂
晴雨两宜,四时皆景
是中国古代建筑赋予天井的独特文化内涵
四水归堂指的是院落中天井与房间的形式和关系
这种合院形式的民居
是皖南民居特有的一种布局方式
当地民居的屋顶都是斜坡形式
并且坡面斜向院内
下雨时节,雨水自屋檐滴落
在地面形成汇流环绕的格局
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
源源不断地流入院墙府内
既是藏蓄之所,也是财禄象征
因此被称为“四水归堂”
01.
四水归堂:有堂皆井
“天井”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军事名著孙子兵法中,《孙子行军篇》记载“凡地有绝涧天井、天陷、天隙,必然远之勿近也。”原指天井是四面陡峭、中间低平的作战地形。
传统民居天井是由四周坡屋面的屋顶,围合成一个开放式空间,形成一个漏斗型井口,汇四水归堂(塘),下底设池塘、留沟防、变路径、安石埠,立基划界、以滴水为界的天然之井,故也取名“天井”。

072514fqyicisdjhtjdjso.jpg

摄影/陆雨春
在明清期间,天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被广泛应用,早期的徽州和江西的民居都深受其影响,可以说是有堂皆井。
安徽歙县呈坎村▼

072514qkzrczpjjrjlw777.jpg

天井式建筑是南方地区最为普遍的传统建筑形式,是建筑组群内部采光系统的构成主体,是南方传统民居建筑中排水、通风的组织核心所在,也是我国南方传统建筑形象的重要构成元素,古徽州的天井被称作“明堂”,也有着“四水归明堂”之说。
天井采光可分为直接采光和间接采光▼

072514b6q07p0p119k7xp9.jpg

直接采光指采光窗户直接向外开设;间接采光指采光窗户朝向封闭式走廊、直接采光的厅、厨房等开设。
天井变化多端,式样丰富,从开口形状看,有方形的,有矩形的,有圆形的,布口方位宽窄不一,在正堂和门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过渡的闲逸空间。而这精心构建的方寸天地,也给人一种“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

072514ho8x13a1ywlaye9a.jpg

传统的天井民居一般以一层、二层为主,有少量的三层或三层以上的民居,通过天井的组织,形成了全封闭和顶部开敞空间的循环交替,展现出开合有序、丰富多变的空间形式。

072514znva9hzz2jurv49v.jpg

传统民居天井体现着建筑中空间的重要性,在历经数千年洗礼之后的传统民居,天井无论在空间形式上,还是在建筑中采光、遮阳、通风、排水等功能上,都对现代文化建筑的空间设计产生启迪作用。
天井所营造的空间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展现了开合有序的空间变化,冲淡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建筑和城市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四水归堂的中式院落有了很多新的空间表现形式,不再单一,它在满足现代建筑的功能上融入传统文化,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表现传统建筑四水归堂之美,延续被遗忘的传统。
02.
现代建筑中的“四水归堂”
安吉悦榕庄
安吉悦榕庄的大堂是一个方正的四合院,观大堂庭院形制,四水归堂的院子将光、风、雨、雪等自然元素融纳其中,当身处院内,与自然的对话也在这四方院内悄然发生。

072514refgxegbxl71hfl8.jpg


072515d4n558oqyce5vm4l.jpg


072515rzhsrrdbgrtafu9z.jpg


072515mj0fwzptxdtt6tbw.jpg


072515kw8cnbzqlzqqivcn.jpg


072516vt41ia1myze44203.jpg


072516ey9res9qzeyyq3gu.jpg

建筑设计/gad;摄影/姚力、黄金荣
广州建发央玺
广州央玺的二进空间以下沉庭院演绎四水归堂,圆形屋檐由外而内设计,象征着天圆地方的理念,弧形排列的木扇格栅,通过挑檐和格栅形成灰空间,四面八方的水通过瓦屋面洒进圆形的庭院,和地面上镌刻的“玺”字形成曲水流觞融为空间一体,水滴犹思念般绵延不绝,形成独特的铜壶滴漏场景。

072516ccaakcpotccc0tc9.jpg


072516fffkz8fqh8hv5sfl.jpg


072516ozapiecrcy1kccgc.jpg


072517ecewxx733w8738q2.jpg

青瓦、曲水、桃木格栅加上岭南特有手工艺百鸟朝凤的灰塑内照壁,都在细节处渗透着中式韵味与岭南精神。一方圆院,一缕阳光,光阴四季,春华秋实。

072517cpi33xee45ox6i6f.jpg


072517eidwl01vtntzmdhv.jpg

景观设计/GVL怡境设计;三棱镜建筑空间摄影
南通如苑·科技城企业公馆
如苑企业公馆建筑采用磅礴大气的中式园林建筑风格,主建筑的回形构造则采用古时的天井结构,寓意“四水归堂”,是传统东方智慧与美学的结晶,亦为室内空间的表达奠定基本语言基调。

072517l642xz60v68xz1bq.jpg


072517ikiib4nez8j8kbb8.jpg


072518r3ru3zw3gwm0gmlu.jpg

建筑设计/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摄影/释象万合
合肥建发雍龙府
四合房围城小院,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廊桥深处,轻吟雅舍。

072518e3rq8nsyszm8maam.jpg


072518zppf1mfukdu2kpfr.jpg


072518prycx09m4c4rzw0r.jpg

景观设计/山水比德
港龙融创·山水拾间项目展示区
建筑的屋檐四面围合,这是传统中式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学思想。雨季时节,水从四面的檐壁汇聚,在江南文化里,寓意着财源风水,也寄托着家人的团圆的美好愿望。

072519vbe2sisph4hh4eel.jpg


072519hdk1rdk6nn0za767.jpg


072519ecm7u1oi3iunnwi1.jpg

建筑设计/上海桐源;景观设计/杭州朗庭;摄影/HOLI河狸
九华山莲花小镇
小镇拙朴而沉稳,陡峭的屋面可以更好的营造光影,天井采用进口菠萝格原木,打造徽居中典型的四水归堂,仿佛是一场古今的对话。

072519e8kqcmzz71w8p8ow.jpg


072519ijqwoeurweueyr67.jpg


072520qo1e1otnwqxyc1o1.jpg


072520jbp8jqi0vmbii5cr.jpg


072520jc4c6inn0cdnence.jpg


072520frzncwp0uu6cwp4g.jpg


072520bblr11ov3j4rj1hj.jpg


072521fw7y24l07wg7gyvf.jpg

建筑设计/上海日清;是然建筑摄影Schran Images&张骑麟,天井深化施工设计: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建发央著
以四水归堂的下沉式庭院空间景观为主中心,注重自然采光,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会向天井流入,待到晴朗或是雨天,“洒金流银”之景从四水归堂的屋檐下重现,孕育着石板上的岁月,意蕴无穷。

072521t7imml09trt29ymt.jpg


072521ynk4dvm13d4kjwbj.jpg


072522rgznq7ettxccbt9g.jpg


072522hrermmec4tleefrm.jpg

景观设计/山水比德;摄影:曾江河
威海国医院
设计将四周檐廊处理为圆形,圆形的天井和四方的庭院,宜设而设,精在体宜,同时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庭院中汇聚雨水而成的水景在有水和枯水期,传达出温润和寂寥的不同气质。

072522t6kqkjelq52er156.jpg


072523ka4fe0dfraz4r43u.jpg

建筑设计/GLA,摄影/姚力
觀芷·翠陌民宿酒店

072528pa9aeq5uweazacqc.jpg


072529rap3xov707je7j5o.jpg

杭州卧野空间设计;摄影/苏静
在这
一围一合之间
一庭一堂之内
四水归堂营造的中式院落
藏尽了千秋万象
带给我们的独特美学
绵延至今
参考文献:
《天井空间在现代文化建筑服务空间中的应用研究》,鑫王,涵乙
《信江流域近代商业建筑中的天井和采光庭》姬琳,杨茂川,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
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END-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69
发表于 2020-9-2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12:50 , Processed in 0.18631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