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分享] 石槽沟村:位于湖北却不属于湖北,居民说河南方言,喜欢河南面条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6-9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地广物博国家的典型代表之一,幅员辽阔一直是我国的代名词之一。打开中国地图,那似雄鸡形状般的疆域图跃然于眼前,将目光向中东部移去,一只“螃蟹”安静地躺在辽阔的中国土地上,它就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河南省。
01
河南,位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古称中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虽全国各省中居第17位,但人口居第一。在河南省的另外一边,还有一个“飞地”,位于湖北却不愿属于湖北,并且这个地方的人都说河南方言,听河南梆子,不喜欢吃米饭,对河南面条情有独钟,大多数女性也都只嫁给河南这个飞地上的居民,这个河南飞地叫做石槽沟村。

200502cbz7hh8zmx8gtr8n.jpg

根据地图,该村确实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但出乎意料的是,它并不属于湖北省十堰市,这就是行政规划令人费解的地方。行政主体区域与个别区域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称为“飞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在国际、国家、到省级之间存在很多。像这种“飞地”,国家级的也有很多,不过中国没有海外“飞地”,但有许多省级飞地,比如我们的首都北京就有两个飞地。那石槽沟村是怎么成为河南飞地的呢?

200502rkjmzsx87m0q70im.jpg

02
历史记载是粗略的,但有三个流行的理论。一是嫁妆,湖北有一个家庭,女儿要嫁给玉川(今河南)的一个穷小子,这个大家庭将石槽作为嫁妆送给玉川的穷小子。二是,清朝道光年间,贾氏、王氏从山西迁往河南,再从河南迁往石槽沟村。石槽沟村原本无人居住,这只是一条沟,2到5米宽,100多米长。沟东有一石墙,独树一帜,石墙轻柏,溪谷潺潺,绿墙如神斧,似仙境,因沟的形状像一个大沟槽,故称为“石槽沟”。

200502ezt2kvuvxk6j337e.jpg

这是根据目前贾家和王家两大家族长辈口授得来的说法,有史料可查。三是镇压土匪时,石沟村有一座洪门寺,洪门寺的和尚终日游手好闲,不法行当,又凭借武功,经常在村里闹事,导致原来石槽沟村村民们苦不堪言,无法安宁地生活。面对这些和尚,石槽村的村民们不知所措,于是皇帝下令,谁若镇压僧人,石槽沟村税捐后就会交给谁。随后,河南当地驻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帮和尚一网打尽,从此该村属于河南管辖。

200506eu0up110vx0um5up.jpg

不管以前的原因,革命解放后,我国进行过一场改头换面的洗牌,石槽沟村为什么不回到湖北管辖呢?事实上,这是因为石槽沟村的村民不想回到湖北。解放后不久,湖北省政府官员找到石槽沟村村民,动员他们返乡。但在这个只有1400亩土地的小村庄里,所有的村民用一个声音说话,齐齐拒绝了湖北方面的请求,拒绝的原因很简单,这些村民喜欢河南。

200513r8saputzmonorvin.jpg

想来也是,村民们早已习惯了河南,喜欢简单而温暖的河南方言,喜欢响亮的氛围,喜欢吃河南宽、长、热气腾腾的面条。突然让他们属于湖北,他们已经无法融入湖北的人情,甚至都无法适应。他们世代都生活在这里,对河南的一切都已经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而且如果他们不爱河南,不爱自己的家乡,又怎么谈爱国呢?
结语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丰富多彩、辉煌的,飞地这个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但中华文化不变的是包容性和艰巨性,因此面对如石槽沟村这样的“飞地”自然会寻求共识,求同存异。
参考资料:
《中国行政疆域规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13:53 , Processed in 0.14248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