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6|回复: 0

[分享] 木华黎墓真的在锦州吗?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4-19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距离锦州市区以北10公里的地方,有个村,叫葛王碑村。想必这个地名很多锦州人都知道。我小时候就听说过这个地名,我当时以为那里一定有个大王八驮着一块大石碑,所以叫葛王碑。但是后来我路过那一带,根本就没看到过什么石碑,所以这里为什么叫葛王碑,我也不清楚。再后来看他们村里的介绍,说当年成吉思汗手下大将木华黎被封为鲁国王,死后葬在这个村周围,所以这个村,就叫葛王碑村。
我起初以为这就是个乡野传说,是这个村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才这么说的,没啥根据。但后来看《大明一统志》《辽东志》还真有这方面的记载。
比如,在《大明一统志》第二十五卷,辽东都指挥使司.陵墓这个条目下面,就有这样的记载:
木华黎墓,在广宁左屯卫东北二十里。元翰林学士揭傒斯撰碑。
广宁左屯卫,正是锦州在明代的名字。东北二十里,那正是葛王碑村的方位。可见所谓葛王碑村有木华黎墓葬这个说法,至少在明代就有了,还真就不是近代赴会出来的说法。但是,木华黎被封为鲁国王,从来也没被封过葛王啊。我想,这大约是国王的讹误。国王碑,葛王碑,这发音是很接近的。所谓葛王很可能就是国王的讹误。

053501nqdic5s8828a8o1o.jpg

但是,有记载,有传说,还是木华黎这种级别的人物,想必这个坟头的规格小不了啊,但是在葛王碑附近,哪里有什么陵墓的遗迹呢?别说石碑,连半块古砖都找不到。所以对于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我还是存疑的。直到前两年的某一天,我再次路过该村附近,我无意间发现,在公路的东边,不远的地方有个小山包,从外形上看,十分的规则,左右对称。我知道一般要是在中原地区的大平原上,忽然出现这么一个突兀的山包,一定是古代贵族的陵墓封土堆,但是咱们这一片哪会有什么贵族。。。这个时候我忽然想到,这里不是正是在葛王碑附近吗?葛王碑不是有个木华黎墓的传说吗!回到家中,用卫星地图查找我白天看到的那个山包。果然,在葛王碑附近,一座小山的山脊上,确实有个平面呈正圆形的土堆,十分的规整,这显然不是天然形成的,这一定是人工修建的!

053501wtjzjihhxjfo2h2j.jpg


053502r6vn55dx26kewppk.jpg


053502a5tfi18qb89gk1ti.jpg

然后本人又去实地进行了一次“考察”(骑自行车到这个土堆周围转了一圈)距离越近,越能感觉到这个土丘一定是人工修建的,外观呈一个特别规则的锥形,绝对不可能是天然形成的,因为太突兀了,直观上那就是一个大坟包。走到跟前,我居然发现,这个大坟包的下面还有一块石碑!但上面的字让我大失所望:凌海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顶山烽火台遗址。。。果真我猜对了,这不是天然形成的,是人工修建的,但这不是木华黎的坟墓,这是一座烽火台。

053503pbq4t4sttzgt9j6v.jpg


053503a64vn8lhrhgga4hg.jpg


053503ur0prh7cr8596c0y.jpg

然而,你说他是烽火台,我又非常的疑惑。因为咱们辽宁这一片,明代的烽火台遗存非常多,本人就亲眼见过几个。我直觉上,总认为,那不是烽火台。因为作为明军的岗哨据点,烽火台的遗迹周围往往有大量的块石、砖头或者石灰的痕迹。因为无论是青砖垒砌的,还是夯土筑成的,你难免要用到块石、青砖、石灰这些材料。可是在这个所谓的平顶山烽火台周围找了一圈,我没发现这些材料,这就非常不合明代烽火台的特征。
那么会不会是汉代的烽燧遗址呢?其实,无论是明代还是汉代的烽火台,往往不是一个土台子那么简单。明代的烽火台多为辽东边墙的一部分,周围一般还会有边墙的遗迹,或者围墙的遗迹。就是说,哪怕不是边墙的附属,是在战略要地修建的独立烽火台,周围一定也要有围墙防护,也要有驻守兵士居住的房舍和生活区。我在边上又找了一圈,还是没有类似的遗迹。我只在这个烽火台的东南方向发现了一个圆形的土坑,还有一条“道路”将土坑与这个“烽火台”相连。从卫星图像上看,颇似是封土前祭祀用的某种遗迹。

053503jpeehpw0rh0rzppe.jpg

烽火台前的圆形土坑,非常规则,周围有一圈碎石。这个土坑和烽火台之间还有一条碎石铺就的笔直的“道路”相连。这种布局,在辽宁地区的烽火台遗迹中并不常见。一般烽火台点燃烽火的土坑都在台顶,这个却在台下,实不可解。
第三,如果说这个土堆是个烽火台,那未免太大了。明代的烽火台或者敌台,小一点的,直径也就四五米,大的接近十米。而这个所谓的烽火台,修得跟小山一样,从地图上测量,直径有50米。这个烽火台也太大点了。最主要的是,我爬到这个烽火台的顶上,我没发现用来点火放烟的灶坑。
为什么文物部门要认定这个土丘是烽火台,依据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我也没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个位于葛王碑村周围的土丘就是传说中木华黎的墓。我怀疑这个土丘本身就是个坟包,但后来被明军当作烽火台加以利用也未可知。但这都需要勘探调查提供证据,这就不是我这种小百姓能力之内的事儿了。我只能把我的发现写下来,至于真相到底如何,就留给有关部门,专业人士去讨论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09:16 , Processed in 0.15941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