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20601
注册时间2008-10-1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收听
性别保密
阅读权限55
|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人类同新冠病毒作斗争的同时,全球蝗灾预警已拉响警报。据报道,本次蝗灾始于东非,现在已渡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谓仅一步之遥。
2月11日,团结国粮农构造(FAO)向全球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当前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急。
蝗虫过境只能用“惨烈”二字形容:1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极大地威胁着当地住民的生存。
FAO表现,此次蝗灾对农作物的破坏力是东非地区25年之最,是肯尼亚70年之最;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已宣布农业生产完全停滞。
邻国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同样压力山大。
巴基斯坦遭遇了非洲蝗虫与伊朗蝗虫双重入侵,创下该国27年未见的蝗灾。巴官方表现:如任其发展,国家将会无粮可收。现在,该国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印度环境也不容乐观。据报道,有4000亿只蝗虫打击了印度拉贾斯坦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别的邦蔓延之势。有印度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粮食减产30%-50%。这极大引发了印度当局的担心。
不妙的是,FAO判断,蝗灾的扩大趋势大概会延续到本年6月,届时,蝗群规模乃至可以增长到当下的500倍。
FAO副总干事Maria Semedo发出最严厉告诫:“各国必须立即团结采取办法,蝗虫不会等待,它将铺天盖地而来并制造毁灭性劫难”。
印巴作为中国邻邦,其境内的蝗灾对中国是否存在威胁?中国治蝗技术储备怎样?在此次蝗灾中大概发挥什么作用?
对此,《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生态和昆虫学家康乐院士。
危及我国?影响不大!
很多人担心此次蝗灾会蔓延至国内,让受疫情困扰的中国经济落井下石。您怎样看这次蝗灾发展的趋向?
▲ 康乐:
现在,非洲、阿拉伯国家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发生的蝗灾是由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造成的,在中亚和西亚也可以形成灾害。
中国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区。上世纪初,有科学家报道在我国云南发现有沙漠蝗,但未被之后的科学家所证明。因此,沙漠蝗不会对我国形成严峻威胁。
有报道称,这次蝗灾大概与气候剧烈变革有关。是这样吗?
缘故原由:与降雨密切相关
▲ 康乐:
沙漠蝗的发生和蝗卵孵化期与降雨密切相关,降雨会增加孵化率。因此,降雨量和频次对沙漠蝗的预警和预测非常重要。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跟上一年蝗虫种群密度较高,产卵量很高密切相关。如果具备上述缘故原由,次年温度比力高,回升比力快,就容易导致蝗灾的发作。
从中国历史看,很多蝗灾与干旱接洽在一起。在上述地区,为何暴雨反而有利于蝗虫的繁殖?
▲ 康乐:
干旱造成的蝗灾主要是指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带来的蝗灾,它和造成这次东非蝗灾的沙漠蝗是差异的种类。
别的干旱也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以为越是干旱蝗灾越严峻。中国的飞蝗发生基地是与海边、河滨和湖边湿地密切接洽的。
黄河、淮河故道曾是飞蝗的主要发生区。大旱之后往往造成河滩、湖滩的裸露,形成飞蝗非常喜欢的产卵场所,使蝗虫越冬产卵量高,种群密度急剧上升。
如果具备上述条件,再遇上暖冬,次年春季雨水比力丰富,温度回升比力快,就容易导致蝗灾在蝗虫繁殖区的发作。
对于沙漠蝗来说,它们种群密度的高低主要受限于食物丰富度。一样平常年份,沙漠中植被希罕,沙漠蝗难于获取充足的食物而存活率低。
一旦降水量大,植被繁茂,将使得沙漠蝗种群密度急剧上升。
别的,在蝗区发作后,蝗虫可以向邻近的农作物莳植区迁移或迁飞,从而造成严峻的经济丧失。
中国治蝗有啥履历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峻的国家。
据《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均匀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水平堪称世界之最。
史书中的蝗灾,为什么现在国内很少见了?
▲ 康乐:
上世纪50-60年代,在党和国家的向导下,我国科学家结合黄河、淮河、海河的管理,将我国大部分蝗区进行了改造,使蝗区面积大幅度缩小,种群密度恒久控制着教逑堤度。
在过去的40多年来,固然在局部地区蝗灾时有发生,但是没有形成迁飞危害和严峻的经济丧失。
中国在治蝗方面另有哪些履历?
▲ 康乐:
我国蝗灾管理是非常成功的,主要是改治结合计谋。
通过蝗灾发生区的生态环境改造,消除相宜蝗虫发生的环境;同时,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种群数量,并使用化学药剂及时防治高密度的蝗虫发生区。
有技术储备,将施以援手
2014年,您和团队破解了飞蝗基因组,我就此采访了您。
当时您曾谈到,发现飞蝗的致死基因和两型转变的奥秘可以启发人们发展新型农药。叨教现在这些研究希望怎样?
▲ 康乐:
近20年来,国际上蝗虫研究的主要突破性希望都是出自我们研究组。最近,我们在中科院的支持下,完成了绿僵菌的基因改造,它的杀虫毒力非常高,有国际专利,有望在控制飞蝗和沙漠蝗蝗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还完成了飞蝗基因编辑工作,让突变体蝗虫失去了聚集本事。根据飞蝗群聚气味,我们可以释放飞蝗群聚拮抗剂,克制飞蝗聚集和迁飞。
中国的治蝗履历是否可用于此次国际救济?
▲ 康乐:
因为沙漠蝗与飞蝗的发生特点和环境差异,直接将我国改造蝗区的履历移植过去大概不太实际。
但是,我们开发的真菌生物农药和群聚拮抗剂可以应用到非洲和“一带一起”相关国家。
实际上,我们已经与非洲科学院和有关国家的科学家取得了接洽,正在洽谈合作事件。
作者: 冯丽妃
原标题:非洲蝗灾危及我国?康乐院士:威胁不大!
泉源:中国科学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