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寂寞看孤单
发表于 2025-11-6 16:43
一切问题的源头都是偷工减料,厂商其实心里都清楚,只能慢慢通过事故数据来偷偷改进。
镜花水月
发表于 2025-11-6 16:49
新能源汽车集各种科学于一身,不是那么容易玩明白的,一个绿离子让你丢性命,普及一下,食盐水或者生理盐水大量的绿离子!
ycp123
发表于 2025-11-6 17:02
理想要感谢你们这些敢于用生命为他们试车、帮他们技术提升、帮他们企业成长的直面生死的勇士们[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standme
发表于 2025-11-6 17:04
直到2025年10月1日,关于电动汽车冷却液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9743.2-2025)才首次发布,新国标首次将电导率上限设定为300uS/cm。而市面上纯电车型大多数采用传统燃油车冷却液,其电导率普遍在 2000μS/cm以上,容易引发泄露短路风险。那在此之前的新能源汽车他们的冷卻液审核标准是什么?真的安全吗?
华语天空
发表于 2025-11-6 17:10
想想之前理想出了召回公告之后,各大媒体、kol各种夸理想有担当,现在看真的是吗,早就发现有问题了,非要等出了事才召回
kingfirefly
发表于 2025-11-6 17:15
非必要能不用超充就尽量不用,这也是对高压电池包的一种保护,使用寿命高一些!
诛仙九妹
发表于 2025-11-6 17:21
冷却液瑕疵理想应该早有预感,希望更换后能解决问题,但上海的起火事故彻底让纸包不住火。
gzcom520
发表于 2025-11-6 17:47
黑电动车的言论在网上铺天盖地,国人好面子买了车感觉有问题也不好意思揭露问题,怕那些人嘲笑自己,关键的是生命大于面子,自己要保护自己不是隐瞒而是敢于揭露。
superjiaming
发表于 2025-11-6 19:15
这就好比一个病人全身难过极了,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正常。这人到底正常不正常呢?同样,理想汽车发公告,是一家之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没有说服力,难以服众。
—じ☆ve人生—
发表于 2025-11-7 07:29
召回费用,包括直接更换零件、工时、运输等直接费用,都会层层转嫁给问题零件供应商承担,甚至还会再罚款供应商,理想损失的主要是品牌形象和预期销量。成本内卷下,行业有些大车企对于单价小几百块钱的零部件供应商,不论何种原因导致产品失效,车企都按10万/例罚款,感觉靠罚款还能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