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firefly 发表于 2025-5-14 14:00

近400人集体退车,4.2万元前舱盖成小米“真诚”测试剂?

雷军必须要重新理解“欲速则不达”这句老话的含义了
此前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余波未平,近期的小米汽车再次陷入风波之中。

据澎湃新闻报道,5月12日,小米SU7 Ultra车主杨雷(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订车时额外花费4.2万元选装的前舱盖与此前小米的宣传不符。在杨雷所在的车主维权群中,已经有接近400名车主集体要求退车。
“根据粗略估算,现有小米SU7 Ultra前舱盖的成本最高约1万元,和超过4万元的售价有巨大差距。”杨雷表示。


↑雷军曾发博称,碳纤维前舱盖外观、内部都改了。
花费4.2万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结果不具备宣传的“高效导流”等功能,致大量车主联合发声。早在5月7日,小米汽车就发布致歉声明,并给出了补偿措施。但彼时的提议并未获得车主们的支持。随着车主维权的声浪加剧,5月12日,部分要求无损退车的小米车主表示,小米汽车客服已联系他们,基于当前现状,原订单不会再继续生产,目前可以申请取消流程,但是定金无法退回。
无论如何,小米汽车涉嫌片面介绍产品以及使用歧义性、模糊性语言表述的质疑,以及车主“希望雷军能保持真诚”的喊话,是小米和雷军现阶段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小米多年来一直被外界视为商业奇迹的典范。从手机到家电,从智能家居到造车,小米以性价比与‌雷军式营销迅速占领市场,很快将小米打造成一个覆盖全生态的超级品牌。
而当小米将这种策略复制到汽车行业时,这套互联网式打法确实在初期创造了奇迹。从2021年3月官宣造车到首款车型上市仅用1000多天,上市27分钟大定5万辆,这些数字都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小米速度”。当时的小米SU7系列甚至还被视作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一次“降维打击”。
然而,当消费者真正将小米汽车从广告画面中开上道路时,问题开始暴露。
3月底的小米SU7碰撞爆燃事故,更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智驾宣传推上了风口浪尖。之后,工信部紧急叫停了汽车企业对智能驾驶功能过度宣传的现象。而小米在事故后的应对,雷军此后长达一个月的沉寂,以及此次小米SU7 Ultra风波中的隐身,难免让公众质疑其面对危机时的担当与诚意。
如果说高速事故是外部不可抗力的考验,那么SU7 Ultra的“挖孔机盖”争议,则撕开了小米在产品逻辑上的裂痕:尽管小米给出各种解释和理由,但本次前舱盖争议,只是再一次展现了雷军“既要又要”的不可能悖论。
这次退车风波,从产品角度来看或许是产品开发周期被极致压缩后的必然代价。从宣传上可以推测,大概率工程师是接到类似的生产要求的,但在有限时间内,他们可能只能做出妥协。但如果只是装饰问题都好说,真正严重之处在于,在汽车这个信任成本极高的领域,一次重大失误就可能摧毁企业积累的品牌信誉。
值得一提的是,在雷军真诚人设以及与用户做朋友的营销影响下,车主与粉丝对小米寄予了更高期待,但这种期待在这几起风波中似乎都“落空”了。如有人提出成本最高约1万元的碳纤维舱盖售价却超4万元,而超4万元的性能配件竟只是一个“摆设”;车主发声后,小米汽车曾提出赠送2万积分(约合人民币2000元)的补偿也被认为敷衍……这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小米,也难免让人追问:小米的“真诚”还在吗?
当然,正如雷军在微博上表达的反思一样,眼下的危机其实也可能成为一个转折契机。雷军必须明白,今天的小米不再是那个可以靠“发烧友精神”和“性价比”快速征服市场的科技公司,在决定造车后,小米就成为了一家必须对每一颗螺丝钉的安全负责的制造业巨头。而在造车这条赛道上,技术积累、供应链管理、安全测试等环节,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沉淀。
这不是对科技创新的否定,而是对制造业客观规律的敬畏。从这个角度来说,雷军必须要重新理解“欲速则不达”这句老话的含义了。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陈白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superjiaming 发表于 2025-5-14 14:38

擦亮眼睛

superjiaming 发表于 2025-5-14 14:41

小米电车虚假宣传、严重质量问题显露无疑,现在不管是道歉也罢还是“公关”或寻求保护支持……已晚兮!毕竟连续出现智能驾驶系统失控、撞车引起电池爆燃、导致发生了要人性命的特重大安全事件,让人惧怕更心有余悸。“要人性命,更想多活些”是一般人最正常的行为和思维习惯,绝不是有了深刻道歉、公关……就能降低小米电车严重质量风险的!

hnn 发表于 2025-5-14 15:17

其实那两个洞的事情,算不上什么事情,人命关天的安全事故才应该是重点

kingfirefly 发表于 2025-5-14 15:23

其实最好的处理方式是:订了挖孔不另加钱,已收款的退4.2万。这问题立马解决了,让铁粉得些实惠,下笔生意又来了。一千多万,对于首富应该不算钱。而且这钱还是他公司支付。能花五十多万买这车的,应该算是真爱粉了。。。再说了,就算这4.2万不挣。整车肯定还可以挣不少钱,不至于亏,现在的局面是:曾经那一张儒雅自信的笑脸,现在感觉就走了样,资本逐利本质不曾变过,只是我们会错了意。

温馨阁 发表于 2025-5-14 15:53

手机你可以模仿可以走捷径质量凑合卖便宜就可以占市场,但是汽车不是啊汽车是工业的皇冠不是靠吹牛皮一味倾销就行的,质量不过关是要出人命的。

standme 发表于 2025-5-14 15:55

我卖电脑和手机都不赚钱,有时候还会小亏,但是配件的利润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哈哈]

神隐之左手 发表于 2025-5-14 16:09

从手机就开始了,,一句没有物料把你堵回去!!投诉直接把你拉黑踢出直播间!!好了到了卖车堵不了众口了

kingfirefly 发表于 2025-5-14 16:32

小米是用心的企业 所有的东西无论好坏 至少总体感觉都是用过心的 性价比还是很可以的 但总有翻车的时候 也是正常现象 不要一棒子打死 你们用过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小米 总体如何心里自有定数

酷狗e族 发表于 2025-5-14 16:37

还指望着小米去打特斯拉,寄予厚望了,这步子还是迈的太快了,望稳中求胜[点赞]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近400人集体退车,4.2万元前舱盖成小米“真诚”测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