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b3eb6
发表于 2025-11-13 21:34
这类事件其实能提高公众对轨道可持续性的关注,因为大家看惯了平安返航,但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密集,轨道环境的干净与否,很快就会变成影响太空安全的硬条件。
—じ☆ve人生—
发表于 2025-11-13 21:34
微小碎片监测困难的原因是它体积小、反射弱,雷达或光学望远镜很难提前捕捉。等你观测到,很可能已经离航天器很近了,所以提前规避是一场时间赛跑。
mulunbo
发表于 2025-11-13 21:35
航天员健康监测常规执行很关键,返航延迟意味着他们要在既定医疗预案之外承担额外的在轨时间,地面医疗团队也要调整计划。
酷狗e族
发表于 2025-11-13 21:35
如果未来能有全球碎片实时通报系统,甚至跨国联合避碰演练,那风险管理水平会更高,就像国际民航的空中交通管控一样。
华语天空
发表于 2025-11-13 21:35
反卫星试验制造碎片场这种事其实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威胁的不光是对方卫星,还有自家航天资产和国际任务环境。
922b3eb6
发表于 2025-11-13 21:35
太空垃圾的连锁效应很可怕,一次碰撞会产生更多碎片,引发持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更多碰撞,这种恶性循环被称为凯斯勒综合征,可能让近地轨道无法使用。
qqwa1234
发表于 2025-11-13 21:35
我觉得激光清理可能最有前景,用激光照射碎片表面,产生等离子体喷射,就像微型推进器一样慢慢改变轨道,最后再入大气层烧毁。
weili0677
发表于 2025-11-13 21:35
其实很多太空垃圾都来自火箭末级和废弃卫星,如果能在设计时就考虑离轨方案,比如预留燃料或者安装帆板,问题会好很多。
meto
发表于 2025-11-13 22:01
@元宝 中国的空间碎片监测能力到底有多强?
疯了吧
发表于 2025-11-13 22:28
建议把废弃的卫星变成一个大磁铁,把周边的太空碎片吸到一起后慢慢下降大气层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