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jiaming 发表于 2025-11-13 17:40

AI三年,分工表被彻底改写



01

AI开始「干活儿」


2022 年11 月30 日,ChatGPT上线,由此宣告了一个极速演进的AI时代的到来。

我们发现,历经三年发展,AI不光更加能说会道,还能懂「猪语」了。

养过猪的人都知道:猪也会emo。处于消极状态的猪,会表现出僵直、试图逃跑、频繁排便、耳朵向后贴等异常行为。更棘手的是,消极情绪会在猪群中迅速传染——一头猪的「不开心」,很快会演变成整个猪圈的群体性焦虑。

这并非无足轻重的小事,猪的情绪波动直接关联肉的品质,严重的还会损伤自身的免疫系统,成为非洲猪瘟这类致命病毒的靶心。

在大型养殖集团,这套风险逻辑早已被智能系统接管。通过智能饲喂、环控设备、养猪机器人以及AI猪病预测模型,一名饲养员照料上千头生猪也不是难题。

然而,先进技术在很多时候暗含门槛。对于广大中小养殖户而言,动辄数百万元的智能装备高不可攀。他们仍依靠最朴素的经验,日复一日地照料着「猪兄弟」,却可能在非洲猪瘟来袭时,眼睁睁看着几十、上百头生猪在几天内清零。

所幸,技术带来的效率壁垒,也有可能被更普惠的技术去填平。

在北京八百多公里外的一家养猪场,北京大学博士、郑州大学工学院副教授马竞和他的团队,基于百度飞桨平台开发出一套轻量化的视觉检测系统,通过视觉大模型可以不间断地分析猪群进食、离群、躺卧等行为,一旦某头猪出现「精神状态不对劲」,警报立即推送到养殖户的手机。

「飞桨把学习成本降得很低,配套的资源和课程都很丰富,零基础的学生都能很快上手。」马竞点出了技术普惠的关键。正因如此,他一个学力学出身的人,也能带着学生把AI做进产业里。

此前,他们团队已成功落地一套自动饲喂AI系统,不仅显著提升饲喂效率和猪群健康水平,并且成本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目前这套AI系统的销售额已超过2000万,覆盖全国9个城市的23个养殖场。

过去「用不起」智能装备的中小养殖户,第一次用上了「不敢想」的技术。

AI越来越「接地气儿」,大概是大模型飞速发展这三年间最令人兴奋的地方。当硅谷精英和投资人正在为AI市场是否有泡沫辩得不可开交,AI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中国的田间地头落地。

在社交平台上,在媒体报道中,在AI公司的官网上,AI渗透的场景五花八门。在得知村里一名月收入700块钱的环卫阿姨因为看短剧「稀里糊涂」被扣了400块钱, 河南鹤壁三家村95后「网红村官」张桂芳利用百度文库GenFlow,几分钟便做了一整套完整的手机反诈宣讲材料——除了PPT、宣传海报,GenFlow还贴心附上了一份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防骗题库。

「通知你中奖了,要你先汇款,怎么办……」第二天下午,对着出现在反诈课堂的十几位老人,张桂芳开始了现场测验。她对村里老人的叮嘱语重心长:「你们挣钱不容易,都要给自己的钱袋子好好捂住,对不对?」

那条视频获得了2万多点赞,评论区有网友在说,「AI如果能用在这种地方,真的是帮了大忙了」。

▲视频下方网友们的评论
网友的朴素观点与国内AI领航者们的看法遥相呼应。在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只有当AI被内化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在各行各业实现效果的涌现,进而引爆一场全面的生产力革命,让「智能红利」转化成「社会红利」。

「社会红利」势必是层次广泛的渗透。比如在学术研究的高地,AI也在重新定义「读书与思考」的边界——

当代科研人员几乎无人不困于「论文围城」:信息过载如潮水般涌来,关键文献被锁于高价付费墙后面,大量精力消耗在筛选、整理、排版等「学术体力活」中……在清华大学精仪系的实验室,博士生赵琦佳就在疲于应对这些体力活。

他主攻「多源信息融合定位建图算法」,目标是要在充满行人、车辆的动态场景中,实现机器的精准导航与定位。

「刚进入一个新领域时,最盼望的就是有一篇高质量综述引路,但这类文章往往可遇不可求。」赵琦佳说,过去,他必须逐篇啃读英文文献,靠关键词检索、人工筛选和手动标注来拼凑知识版图。

不久前,他把问题交给了百度学术的AI。输入「在动态场景下的视觉关系里程记」,AI便能理解其研究意图,自动生成领域背景、技术路线与研究前沿的分析。不仅如此,通过AI辅助阅读功能,原本需要数小时精读的一些外文文献,在几分钟内便被提炼出核心骨架。

三年前,我们向AI助手「提问」,震惊于它给出的个性化答案;如今,AI正逐步展现它完成「任务」的能力,悄无声息地替人们「干活儿」。

02

算力之外AI还有一场「人情味」竞赛


今年8月,最强性能的GPT-5上线,但用户却不买单。

更理性的语调、更精准却冰冷的回答,被用户吐槽为「像答辩导师」般不近人情。相比之下,被强制淘汰的GPT-4o因保留着更多表情符号与温暖对白,反而成为被怀念的「白月光」。

OpenAI坦承「低估了用户对旧模型的情感依赖」,重新为Plus用户开放GPT-4o选项。

▲OpenAI 的首席产品官 Nick Turley 在某次采访中进行反思
这场风波的背后,其实揭示了一个新的技术命题:AI不再只是算力竞争,而是「懂人性」的竞赛。

AI正从生产力场景走入生活场景,从「提升效率」走向「提升感受」。

当现实世界中的人际连接变得稀薄,越来越多人转向那个永远在线、永远耐心的AI,分享日常、倾诉困扰、寻求建议帮助,甚至构建一段虚拟而稳定的情感联结,AI由此成了深层社会情绪的一种映照,一个出口。

以情感AI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7月,全球已有超过128款AI陪伴类应用上线,累计下载突破2.2亿次,用户支出超过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60%。北京大学甘怡群教授指出,情感AI在弥补老年人、社交焦虑者等人群的情感缺位方面,正发挥显著的「情感补偿」作用。

▲马斯克的xAI近期推出的「智能伴侣」AI形象
技术的温度,也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核心命题之一。百度AI也在这场「情感转向」中展开布局:当用户在百度搜索上输入「我最近很累」这样的模糊表达时,系统不仅推送信息链接,还会推荐心理疏导内容。

AI也在许多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跳脱出单纯的工具属性,让技术默默充当社会的温度计。2022年,武汉科技大学大一学生毛凡被确诊患有罕见的遗传性视神经萎缩,全球患病率仅约十万分之一。视力从模糊到几乎完全丧失,他不得不休学一年,回到贵州老家学习如何作为一名视障者生活。每次出门,他只能依靠朋友陪伴或不断求助路人,全程紧绷,生怕给人添麻烦。

一年后重返校园,他成了全校三万五千名师生中唯一的视障学生。出行依然是首要难题,所幸是在武汉,有时他会走出校门叫一辆萝卜快跑,漫无目的在十公里内转转。

由于他在萝卜快跑App上通过了无障碍认证,平台会指派最新的六代车来接送。从自动寻车、语音开门到到全程语音操作,无人驾驶让他找回了自在出行的松弛感。

▲萝卜快跑第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RT6
「同学约我去KTV,都让我叫车,就想坐这个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座位宽敞、功能又多。」毛凡自我调侃的背后,是借技术再次融入群体的释然。

对于他来说,AI并非冰冷的算法,而是一种「被世界重新接纳」的方式。

而在甘肃临洮县,AI默默以另一种方式改善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两年前,当地还在头疼于如何减少年轻生命跳河自杀的机率。后来他们尝试跟百度智能云合作,利用多模态视频管理平台「一见」所部署的AI视频分析项目,尝试在人跳河前发出预警。

▲临洮水务中心和百度智能云合作的AI检测画面
到2025年8月,这套AI系统已救下21个年轻人的生命。

无论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承受,当前AI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纵深。

03

人机共处新课题:内化AI能力


人们越来越离不开AI背后,是AI模型能力持续溢出带来的无限可能。

▲2025百度世界大会
从早期的「回答问题」进化到「解决问题」,AI模型正从以能力展示为主的「智能涌现」,迈向以落地效果为核心的「效果涌现」。

所以我们在当下会看到两条行业路径齐头并进:一条是持续探索智能上限的竞赛,谷歌、微软、OpenAI、百度等中美科技巨头,都在持续迭代大模型,向着多模态、世界模型等方向演进;另一条路径则是基于智能涌现迭代AI应用,让AI尽早大规模融入用户日常生活和办公。

百度在这方面属于「激进派」。去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就提出公司AI战略的主旨:百度不是要推出一个「超级应用」,而是要不断地帮助更多人、更多企业打造出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

这个定调其实隐含着一个预判:作为最强「平权器」,AI会改变每个人,从生产到生活,进而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也就是说,人机共处将是长期趋势。

随着人与AI关系越发紧密,一个需要的新课题或许是内化AI能力。基于效果涌现的趋势,「会用AI」正成为一种新的识字能力。这不是简单的工具使用,而是人与技术共生时代的核心素养。当AI将过去只有专家或大企业才能拥有的能力,平等地赋予每一个普通人,一场深刻的「能力平权」正在发生。

▲李彦宏在2025年百度世界大会上阐述效果涌现的趋势
而百度想做的是成为AI时代的水电煤,成为能力平权的推动者。

所以外界会看到,百度构建了从昆仑芯算力集群到文心大模型、飞桨开发平台再到应用的全栈布局,系统性地将先进技术转化为低门槛的社会化能力。在百度搜索,自然对话即可获取精准信息;在秒搭平台,无代码构建应用成为现实;借助文库与网盘的GenFlow,每个人都能轻松生成绘本、整理笔记、管理知识。

从百度的行动可以看出,其AI应用涌现的愿景正在将每个需要它的人容纳在内。通过将复杂AI封装成「一句话生成PPT」「一句话创建应用」的极致简单,百度也在重新定义这个时代的「能力起跑线」,让残障人士、乡村儿童、老人等每一个曾被技术边缘化的群体,都能平等站上AI时代的起跑点。

从今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的表态来看,百度还想让更多人都加入进来,让每一个个体都能通过内化AI能力,与社会共享时代红利。

在这场刚刚开始的智能革命中,重划能力起跑线,或许比争夺超级应用排名更具深远意义。

ycp123 发表于 2025-11-13 20:00

AI下沉普惠中小养殖户,这才是技术该有的温度!

77898876 发表于 2025-11-13 20:00

我家亲戚养了百来头猪以前全凭经验 现在用上那套轻量化视觉检测系统后 猪生病能早发现 像给猪请了个24小时保姆 就是偶尔误报让人头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三年,分工表被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