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撕开32岁周深处境:那英淘汰他时那句话,如今全部应验
32岁周深曾被那英淘汰,因嗓音自卑如影随形,今成中国文化“传声筒”大家都知道,他的歌现在是公认的“深夜解药”,却不知这副被誉“天赐之声”的嗓子,曾是他童年最想剜去的“耻辱印记”。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村少年成长为国际舞台上的大腕,《人民日报》的专访揭开了真相——原来那英十年前就已经预言了他如今的逆袭。
周深于1992年出生在湖南邵阳的一个偏远小山村,童年时便跟着打工的父母迁居到了贵阳。当同龄的男孩开始变声后,嗓音都从原来的童言稚语,变得非常粗犷且有力时,周深的声线却变得清亮且细腻,而这也成了他噩梦的来源。
“娘娘腔”的嘲讽伴随了他的整个初中时代,整整三年,他都不敢在人前发声。
而他的人生却也因他独特的嗓音而改变。2007年,周深抱着“最后一次尝试”的心态,参加了贵阳六中的校园歌手大赛,结果是他竟以独特的空灵嗓音一举斩获冠军。台下雷鸣的掌声第一次让他相信:这“怪异”的嗓音或许是上天送给他的礼物,而非诅咒。
到了2010年,他以“卡布叻”为网名在网络上进行翻唱,并迅速累积了不少粉丝,那时他已小有名气了。
可当他开始露脸直播,揭开了他“男身女声”的真相时,满屏“变态”“删歌”的辱骂如同一盆盆冰冷的水直接浇在了他的头上,那时人们不再惊叹于他的歌声,只在意他是“娘娘腔”。彼时没人会料到,这个缩在网吧的角落擦泪的少年,日后会代表中国嗓音让整个世界为之惊叹。
时间来到2014年,那时《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正如日中天,在那个舞台上,21岁的周深以一曲《欢颜》震撼四座。那英激动的转身高喊:“你比女生唱得还美!”随即将他收入战队。
当观众都以为巨星即将诞生之时,他的命运却再次发生了转折。
在淘汰赛中,他与李维合唱的《贝加尔湖畔》惊艳全场,而那英却红着眼眶做出了艰难的抉择:“对不起周深,我选李维。”镜头定格在他强忍泪水的微笑——这一幕的“意难平”让无数观众扼腕。可这毕竟是比赛,无论观众再怎么为他鸣不平,也改变不了结局,一切还得听裁判的。
十年后再回看,那英当时淘汰周深时说的那句“你的声音谁也比不了”,竟成了精准预言。离场时导演的一句忠告点醒了他:“比赛会结束,但声音不会被遗忘。”
而这,也成为他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到了2016年,动漫电影《大鱼海棠》的主题曲《大鱼》横空出世。周深在歌曲的尾声融入了戏曲吟唱,当美声技法与中国旋律发生碰撞,直接把乌克兰导师震撼住了:“这才是中国音乐的样子!”后来歌曲直接横扫亚洲,更是登上了美国Billboard榜单。
那一刻他彻底顿悟了:空灵的嗓音不是缺陷,而是传递民族文化的密钥。
此后的五年里,他四登央视春晚:
《灯火里的中国》唱响了家国情怀,福州演唱会万人大合唱冲上热搜;
《光亮》里的戏腔如“水墨泼染”,带着听众穿越历经百年风雨的紫禁城;
《小美满》《花开忘忧》更是成了国民治愈神曲,听众下到7岁孩童上至80岁老人。
当流量歌手还在依赖“7秒副歌”博眼球时,《人民日报》却在2025年的专访中定义了周深的坚守:“音乐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能唱出民族魂的歌者永不褪色。”
专访也是揭露了他“中国风”的创作哲学:
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味够足,自会吸引世界”;
对抗碎片化:在短视频时代,坚持完整演绎,“若音乐只剩高潮,何谈触动人心?”
而今,周深已是《中国唱将》的导师,他一直激励选手们说:“台上的你们,都是曾经渴望被听见的我。”
从因嗓音自卑的深山少年,到让《大鱼》游向世界的文化使者;从淘汰席上的“遗珠”,到扛起民族音乐大旗的领军人。周深用十年跋涉印证:真正的“顶流”,从不是追逐潮汐的浮木,而是扎根文化深海的礁石——当万千浪花退去,唯有灵魂永存。
那英当年那句“无人可比”,如今听来,字字皆是时代的回响。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周深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欢迎点赞收藏分享。 小美满好听[点赞][点赞][点赞] 从十年前的贝加尔湖开始喜欢他空灵纯净的嗓音,之后一直关注。 看他2010年参加好声音时的照片,和现在简直判若两人,难道是整容了吗? 事实就是有眼不识珠。[呲牙][哭笑]怎么洗也是污…。还得央视正名啊。👌 我是听大鱼喜欢周深。 那英眼睛瘸! 是背后的资本让那英放弃周深,她既然拿钱了就必须承受骂名 他刚开始参赛那首欢颜就让我注意到他了,确实嗓音很好听[哈哈]唱的也很棒,被淘汰真的那时候很意难平,毕竟我觉得他唱的比李维好 可是那英还是没选他啊,所以罗刹海市里写的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