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p123 发表于 2025-11-13 09:20

著名的2026年富兰克林奖揭晓,有华人学者获奖;今年获奖不断的刘如谦再下一城

2026年的富兰克林学会奖比以往的时候来的更早一些;在今年2月初,该奖才公布了2025年的获奖人选,这还没跨年,2026年的富兰克林奖的获奖人便“有点意外的提早”公布了。本次共有8位学者分别在“计算机与认知科学”、“土木工程”、“化学”、“物理”、“生命科学”、“领导力”和“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获奖。其中本次有华人学者获奖(2025年无华人学者获奖,详见文章:两项国际大奖:克劳福德奖和富兰克林奖近日相继揭晓),下面我们来分别了解一下:


①耶鲁大学Karen C.Seto(凯伦·司徒,司徒静怡):她本次因“其开创性研究——通过融合卫星遥感、模型构建与社会科学方法,系统解析城市化进程、土地利用与全球环境变迁的深远影响”而获得本次富兰克林奖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Karen C.Seto出生于中国香港,幼年便移民美国。她目前为耶鲁大学环境学院的Frederick C. Hixon地理与城市化科学讲席教授;希克森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耶鲁地理空间解决方案中心联合主任。


Karen C.Seto(凯伦·司徒)主要从事全球城市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粮食系统影响等领域的研究。她是当代城市化和全球变化领域的领军学者之一,开创了重建历史土地利用的研究方法,并构建了全球首个可验证的城市土地扩张预测模型,其在中国与印度分别拥有逾20年与10年的实地研究经验;她还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美中合作委员会主席。Karen C.Seto曾获领域内多个奖项,她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②博德研究所、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哈佛大学David R. Liu(刘如谦):他本次因“开创了革命性的精准基因编辑技术体系,该突破性成果为科学、工业及医疗领域带来广泛应用前景,包括实现对多种致病突变的直接修正”而获得了鲍尔科学成就奖(Bower Award and Prize for Achievement in Science,“生命科学”领域)。富兰克林学会首席生物科学家称:刘的创新技术具有改变数百万人生活的巨大潜力,这不仅体现在为遗传病提供新疗法,更表现在对生物医学与农业基础研究的加速推动上。刘如谦出生于美国,父母均是中国台湾过去的。他目前为哈佛大学讲席教授,他还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德研究所的核心研究院成员。


刘如谦主要从事基因编辑及其在疾病治疗当中应用的研究,他带领团队先后在2016年开发了碱基编辑(Base Editing)技术;在2019年又进一步的开发了先导编辑(Prime  Editing)技术。这两种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并且这种精准基因编辑技术体系为致病突变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并在白血病、镰状细胞病等患者的早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积极疗效。
刘如谦是一位在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基因编辑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除了此前已获费萨尔国王医学奖和Jacob and Louise Gabbay奖等国际大奖外,今年以来他又连获了多个奖项了。先是在今年4月收获了有“科学界的奥斯卡奖”之称的科学突破奖,8月又荣获了美国化学会创新发明奖(ACS Award for Creative Invention,技术转化类大奖),9月收获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会(FNIH)首届Montrone-Seigel生物医学奖(该奖替代了著名的Lurie Prize in Biomedical Sciences,诺奖得主Jennifer Doudna、陈志坚和庄小威等华人均获得过该奖)。可以说,目前的刘如谦已有多个大奖在手,我相信在其引领的精准基因编辑技术今后在临床上广泛而成功的运用后,他还是很有可能获诺贝尔奖的。


富兰克林学会奖(The Franklin Institute Awards)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科学奖项之一,目前已跨越两个多世纪。该奖主要表彰科学、工程和工业等领域最具才华的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与创新者。尼古拉·特斯拉、玛丽·居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斯蒂芬·霍金等众多知名科学家都曾获得过该奖。据统计,历史上已有多达100多位富兰克林奖的获得者获得了诺贝尔奖,其含金量还是很高的。据悉,2026年的颁奖典礼将在2026年4月30日在费城举行。


相关链接:继科学突破奖后,刘如谦再获美国化学会大奖,他以后有机会去争夺诺贝尔奖吗?;奖金最高科学奖:2025年科学突破奖揭晓,3位有华人背景;数学新视野奖有看点

yzszh64 发表于 2025-11-13 12:17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著名的2026年富兰克林奖揭晓,有华人学者获奖;今年获奖不断的刘如谦再下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