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再多难买幸福!42岁蒋欣深夜泪洒崩溃,给全体中年女性敲响警钟
这两天,蒋欣深夜痛哭的视频,在网上炸开了锅。视频里,42岁的她,刚拿完白玉兰大奖,本该是人生高光时刻,却哭得像个孩子,嘴里一直念叨“真的好难啊”。
是演戏太累?还是遇上了什么烦心事?
都不是。压垮她的,竟然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减肥。
“胖”是她的原罪?
说起蒋欣,你第一个想到的角色是啥?
很多人会说是《甄ENTIAL传》里的华妃。那个有点丰腴,但霸气十足的娘娘,一个白眼就能封神。
那时候,没人觉得她胖,只觉得那份贵气,恰到好处。
可自从华妃火了之后,怪事就来了。
“胖”,这个字就像影子一样,死死地跟住了她。
演《欢乐颂》,明明把樊胜美的虚荣和心酸演绝了,可还是有人在弹幕里刷“膀大腰圆”。
走红毯,跟别的女明星站一块儿,总有媒体的镜头对她不怀好意,说什么“被艳压”、“画风不对”。
这些话,听多了,谁心里能好受?
一个靠演技吃饭的实力派,却天天被人揪着体重不放。换你,你崩不崩溃?
她被谁逼到了墙角?
为了堵住这些人的嘴,蒋欣对自己下了狠手。
节食是家常便饭,饿得眼冒金星是常有的事。
我看到一个细节,特别心酸。
她爸妈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子菜,她只敢尝两口,然后就得强撑着笑脸说“吃饱了”。转过身,那种想吃又不敢吃的煎熬,只有她自己知道。
这么拼命,瘦下来了吗?
瘦了。前段时间她走红毯,确实惊艳,腰细得不像话,好多人都夸她状态好。
可她快乐吗?
深夜那场痛哭,就是答案。她不快乐,一点都不。
她用尽全力,把自己塞进大众审美的模子里,却丢了最宝贵的开心。
很多人说,是网友太刻薄,是媒体太恶毒。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真正把蒋欣,以及千千万万个女孩逼到墙角的,是一个看不见的大网。
小心!你可能也被“套路”了
这张大网,叫“审美绑架”。
你发现没?现在网上到处都在给你灌输一个观念:瘦就是美,瘦就是王道。
什么A4腰、漫画腿、直角肩,隔三差五就冒出一个新标准。
媒体天天发女明星的精修图,告诉你瘦下来有多好看。
商家呢?紧跟着就给你推减肥药、健身课、医美套餐。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你焦虑不焦虑?
你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胖了?是不是不够好看?是不是也得减个肥?
你看,套路就这么形成了。
先制造你的“身材焦虑”,再把解决方案卖给你。
蒋欣的痛苦,只是这个巨大套路下的一个缩影。她不是输给了体重,而是输给了这套无孔不入的“洗脑”逻辑。
演技才是她最大的底气
可笑的是,当所有人都在议论她的身材时,蒋欣自己却在闷声干大事。
她用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狠狠地回击了所有质疑。
咱们拉一下她的作品单,你就知道她有多牛。
19岁,演《天龙八部》里的木婉清。为了一个吃肉的镜头,身为回族人的她,硬是把剧组准备的猪肉吃了下去。拍完后据说喝了四五瓶水漱口,还忍不住催吐。
为了角色,她能有多拼,从这件小事就看出来了。
后来的华妃和樊胜美,就更不用说了,火遍大江南北。
一个飞扬跋扈,一个可怜可悲,两个完全不同的人,都被她演活了。
还有《小舍得》里那个让人看得血压飙升的“鸡娃”妈妈田雨岚,那种焦虑和偏执,简直演到了骨子里。
正是这些实打实的角色,成了她最硬的盔甲。
一座奖杯,扇了谁的耳光?
今年,42岁的蒋欣,终于拿到了那座她早该拿到的白玉兰奖杯。
站在领奖台上,她不卑不亢,眼神里满是故事,也满是底气。
这个奖,来得太及时了。
它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那些只懂得用“胖瘦”来衡量女人价值的人脸上。
它清清楚楚地告诉所有人:
对于一个真正的演员,好演技,永远比好身材更重要。
蒋欣的故事,其实是说给我们每个人听的。
别再被那些乱七八糟的“审美标准”绑架了。
外表的美,总会随着时间流逝。而你真正的本事,你读过的书,你走过的路,你骨子里的那份自信,才是谁也抢不走的东西。
接纳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就像蒋欣,就算为体重哭过,但她最让人记住的,永远是“华妃”,是“樊胜美”,而不是那个数字秤上的斤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