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firefly 发表于 2025-11-12 12:53

2025最强太阳耀斑爆发,致多地无线电通信中断;量子比特寿命刷新纪录,达业界标准近15倍 | 科研圈日报

微信推送模式又双叒叕变了!如果不想错过更及时、更优质的学术资讯,别忘了点击右下角的“”和“”,科研圈日报每个工作日与你相见ღ( ´・ᴗ・` )


· 太阳耀斑


2025 年最强太阳耀斑爆发,引发非洲和欧洲多地无线电中断



图片来源:NOAA/SWPC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下属的空间天气预报中心(SWPC)消息,当地时间 11 月 11 日,太阳活动区 AR4274 产生了一次 X5.1 级的太阳耀斑爆发。这是 2025 年迄今为止最强的太阳耀斑,也是自 2024 年 10 月以来最强烈的一次。此次耀斑引发了强烈(R3 级)无线电中断,影响范围覆盖非洲与欧洲地区,导致地球向阳面的高频(HF)无线电通信大面积受扰。


作为第 25 个太阳活动周中最活跃的太阳耀斑产生区,AR4274  近期已连续爆发多次强耀斑:11 月 9 日产生 X1.7 级耀斑,11 月 10 日再发 X1.2 级耀斑。这两次事件均伴随日冕物质抛射(CME),可能合并并触发强(G3 级)地磁暴。此次 X5.1 级耀斑也伴随日冕物质抛射,据 NOAA 预测,这可能与前两次事件的日冕物质抛射合并,并于当地时间 11 月 12 日抵达地球,或触发严重(G4 级)地磁暴。(Space.com)


· 量子计算


量子比特寿命刷新纪录,突破毫秒大关,达到业界标准近15倍


量子比特非常敏感,容易受环境噪声干扰,导致其量子态迅速退化,而限制了量子计算机的性能和实用性。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为首的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上报告称,通过改进材料开发了一种新型超导量子比特,能够保持量子态超过 1 毫秒,持续时间长达 1.68 毫秒,是目前业界标准的近 15 倍。


研究团队发现,大部分噪声来自制造过程中残留的溶剂和聚合物。为了去掉这些杂质,他们需要通过化学蚀刻去除芯片表面最外层几层原子。这一过程要求他们改用更稳定、更坚固的金属钽,并以高纯度单晶硅替代传统蓝宝石作为衬底,由此显著提升了器件的稳定性与可量产性,其单比特操控保真度高达 99.995%。该量子比特兼容谷歌、IBM 等现有处理器架构,若用于谷歌目前最好的量子芯片 Willow 中,其性能将提升 1000 倍。同时,该突破有望将构建实用化量子计算机所需的量子比特数从此前预估的百万量级大幅削减至 10 万乃至 5 万。这一进展不仅为量子计算机的简化设计提供了可能,也为未来大规模量子计算的实现奠定了基础。(Science news、普林斯顿大学)




· 人工智能


杨立昆计划离职Meta,投身创业
据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Meta 首席人工智能(AI)科学家、2018 年图灵奖得主杨立昆(Yann LeCun)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离职,并创办自己的初创公司,目前已在就融资事宜进行早期洽谈,具体细节尚未披露。


杨立昆自 2013 年起领导 Meta 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FAIR),专注于开发“世界模型”(World Models), 一种旨在实现人类级智能的新一代 AI 系统。杨立昆的离职计划正值 Meta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全面调整公司人工智能战略之际。扎克伯格正推动 Meta 将重心从 FAIR 的长期基础研究转向快速推出 AI 模型和产品,以应对市场竞争,与杨立昆的 AI 愿景存在分歧。作为 AI 领域的先驱,杨立昆的离职可能会对 Meta 的 AI 研究产生影响,同时他计划进一步发展“世界模型”的新创公司也将为 AI 领域带来新的可能性。(《金融时报》)




· 衰老


27国8万余人研究发现,掌握多种语言或能延缓衰老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消息,一项 11 月 10 日发表于《自然-衰老》(Nature Aging)的大规模研究揭示,掌握多种语言或许是延缓大脑衰老、对抗认知能力下降的有效途径。 


研究涉及来自 27 个欧洲国家逾 86 000 名年龄在 51 至 90 岁之间的健康参与者。研究人员采用计算方法分析多语言能力和衰老之间的联系,通过计算参与者的生物行为年龄差距,即实际年龄与“预测年龄”之间的差异,来评估衰老速度。其中,预测年龄综合考虑了多种生理、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因素(如心血管代谢健康和教育水平)。结果显示,与报告称自己仅使用一种语言的人相比,多种语言者出现生物学加速衰老的可能性平均降低一半。研究还揭示了一种累加效应,掌握语言越多,延缓衰老的效果越显著。这是类似研究中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研究,结果有力支持了多语言能力对衰老的保护作用。(《自然》新闻)




· 健康


每天一杯咖啡,可降低39%房颤复发风险


心房颤动(AFib)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年来,医生一直建议患者避免摄入咖啡因。但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合作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房颤患者每日饮用咖啡不仅是安全的,甚至可能起到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房颤复发。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 200 名有持续性房颤或心房扑动病史、计划接受电复律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追踪研究。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六个月内每天至少饮用一杯含咖啡因的咖啡,另一组则完全戒除咖啡及其他含咖啡因产品。研究结束时,数据显示,与戒除咖啡因的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房颤或心房扑动的复发风险显著降低了 39%。研究人员推测,这种保护效果可能源于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咖啡因能促进体力活动,这本身就有助于减少房颤;其利尿作用可能帮助降低血压,进而减轻房颤风险;此外,咖啡中的多种其他成分所具有的抗炎特性,也可能对维持健康的心脏节律有积极影响。相关研究近期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




编写:莫喻枫、杨梦、武沛雯、王怡博
编辑:王怡博

liqiang2216 发表于 2025-11-12 16:41

看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5最强太阳耀斑爆发,致多地无线电通信中断;量子比特寿命刷新纪录,达业界标准近15倍 | 科研圈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