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5》梁淞和何美延终于藏不住了,“不记仇”3个字藏着婚姻里最伤人的算计
文/萝茉莉
今天重温倪萍、蔡明和大家做游戏,让两对亲密关系的四个人互诉三件自己最委屈的事,发现梁淞和何美延这一对的沟通模式还值得再写一写。
首先是梁淞发言。
按照他的逻辑习惯(前面文章里有讲),这时候又是先立一波人设,丢出一句“因为我不记仇”。
意思自己的委屈都忘了,做好自己,把话头丢给何美延开场,暗踩一波对方。
何美延第一件事讲梁淞把她的原生家庭当谈资直接告诉朋友。
在她眼里,自己可以把原生家庭讲给梁淞听,是因为那是自己老公,所以愿意分享。但并不表示,当他知道这个信息之后,可以当着何美延完全不认识的人随口就说。
后面画像的环节,我们也会看到梁淞当着陌生的见不到面的摄影师,再一次扒开了何美延原生家庭的敏感地带。(变相证实何美延讲述的可信性)
在何美延后采时,她补充说梁淞这个人有点自大,他为了展现「包容」,会隐性地踩一下她。
其实她是有感觉的,在这两期的对谈中,梁淞特别明显的一个沟通逻辑就是——对外立人设,做好自己身份,再猛踩对方。
对这件事,梁淞解释说,说这话是因为想让何美延面对问题,他觉得越不敢面对的就要说出来,否则就越不敢面对。
简单地说,我说(不管对谁说/说的多难听)那是「为你好」。
对此,胡彦斌直接说他是歪理。
是啊,这不是揭人家伤疤吗?这不是越亲密的人越知道往哪里扎才会“死”吗?
蔡明老师更是直接指出,这个是“拿刀扎心”的事儿。
对于亲密关系里的人是不能这样做的。
越是爱人的隐晦,越是要用生命来保护的事情。
蔡明老师表示爱人之间好的互动应该是:“你过去受过的委屈,你遇到我以后就再也不会受了,应该是这样的态度。”
简而言之,亲密关系中的伤疤不该被用来标榜自己的包容。
接着,梁淞开始说他的委屈,又一次强调自己不记仇。
这里提示大家注意,生活里我们也可以以此观察他人和自己:真不记仇就不会反复强调,人一般都是缺啥补啥,缺啥强调啥。
就这么短短几分钟,梁淞已经说好几次自己不记仇了。
可是从前面和后面的节目中没有一点他“不记仇”的蛛丝马迹。
前几期,他总说何美延抠字眼,揪着不放,质问何美延说300句他回一句怎么了?
但随着节目推进,越来越看到的是,何美延300句在哪呢?他可是疯了好几次了。
事实上,不是一个人说自己不记仇就是不记仇了。
就这个家暴热搜的事儿已经翻过来调过去说了几次了?这还不是记仇吗?
咱们先抛开记仇这个属性本身好坏的问题,就是把它当成一个现象去看,梁淞主动提了好几次,这事儿也过去挺久了,确实他因此工作量和收入双减,这是事实。
但是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在他眼里是何美延抖出去的,他觉得错在何美延(真实情况未知全貌没法说),单从复盘来说,这难道不是记仇吗?那不然这是什么?
后来在倪萍和蔡明老师双双劝说下,何美延和梁淞互相道歉。
我们先看梁淞的发言:
“我今天听见大姨二姨在这儿说,你(何美延)有在听进去一些东西,我感觉就有救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何美延终于可以改了,但是他没有说自己能改。
刚开始说自己知道对家庭有责任,但是有时候会被一些表面的东西带跑,其实真的很在意这个家。
问题是他没有说自己要改变啊,只是说重要,自己怎么做不说。明摆着就是“我知道,但我做不到,最好对方改改”的意思。
正确的从心而发地反思至少将矛头指向自己。
并且发表类似这样的发言:“我知道自己比美延大十多岁,确实应该更多包容,而且她生了三个孩子,对身体和心里改变都很大。她从一个事业女性到家庭主妇,我应该多理解她,我会慢慢调整自己。”
节目里,他哭的挺动情,行动上却不会有任何改变。
因为心里根本没有意识到。
行动是心和脑子的反射。连说都说不出来,怎么可能做呢?至少说比做更容易吧。
舍易求其难,人性都不敢这么反。
我们再看何美延的发言:
“这件事情我跟你道歉,对不起,然后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尊重」。说实话,我以前都觉得面子就是一个虚的东西,但是今天我才真的意识到,尤其是夫妻两个彼此之间它很有必要。它不是那些所谓虚的。真的很对不起,我觉得今天的话我会好好消化一下。以后公共场合上面这种事情我会在三思而后行,对不起哥哥。”
不管后续如何,这段话里能感受到她在进行自我反思,完全是在认自己的错,说自己要怎么做,怎么改。
表示态度,表示做法,态度真诚,做法明确,并且没有说必须要求对方怎么做改变来配合。
这是真正的道歉!
梁淞的沟通逻辑,带着明显的“自我辩护”色彩,整个发言并没有在真正解决问题。
他多次声明自己“不记仇”“都忘了”,过于强调反而暴露了自身的防御心理。
心理学上,人们往往通过重复声明某种特质来弥补内心的不安全感。
并且,梁淞的道歉也是附带条件的。
在他的陈述里,总有种当“我”被看见,被理解,“你”能改的时候,才愿意道歉。
相比之下,何美延的表达更加真实直接。
前几期,在他们频道的争吵中让大家对她失去了耐心,活脱脱成了“阁楼上的疯女人”,随着两位老师的加入和控场,我们才在两个人的表述中发现,她的委屈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具象化的呈现,是孤身来到武汉却得不到理解,是公共场合隐秘的情感被无视和拆穿,是经济实权缺失,是不安全感反噬而敏感自证。
后采时,何美延反馈梁淞“记忆是乱的”,但她坚持“把事情说出来”,这不是较真,而是对基本尊重的诉求。
不要总是去指责那个想要“说清楚”的人,而对那个情感漠视只“嗯啊”敷衍的人竖起大拇指,相比自己暴怒输出完摔门就走的暴徒来讲,这种冷淡何尝不是一种残忍……想必真实经历过的人势必懂得。
在何美延最后的道歉中,她完全聚焦于自身的改变:“我会好好消化,以后公共场合会三思而后行”,没有要求对方配合,这是一种足够成熟的自省态度。
这种表达方式更易建立信任,因为它在承认问题的同时,指向积极的行动。
亲密关系中,应该少一点“人设”包装,多一点真诚的态度和具体的行动。
毕竟,婚姻不是战场,而是一场共同修行的旅程。
本文作者:萝茉莉。80后野生写手,白天驰骋职场,晚上写字自娱,用心感受,真诚表达,恣意生活,从容变老。欢迎关注,陪你清醒看世界,温柔做自己。 到了30+的年纪。越来越受不了那种装的人,就是他是装的那种人,他一说一句话,你就知道他潜意思是什么了。都希望能真诚一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