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 发表于 2025-11-7 21:25

雅万高铁的债务问题愈演愈烈,印尼总统发话:“雅万高铁债务我负责”

2023年10月,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通车仪式上,印尼前总统佐科与中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了东南亚首条高铁的诞生。
时速350公里的列车将两地通勤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40分钟,既刷新了区域交通速度纪录,更承载着这个2.8亿人口大国对现代化的热切渴望。
然而不足两年,72亿美元的建设成本、每年近2万亿印尼盾的利息负担,让这个曾备受瞩目的“明星项目”陷入财务困局,总统普拉博沃“债务我负责”的高调表态,更揭开了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理想与现实的深层张力。
 

雅万高铁的困境,首当其冲是“最后一公里”的配套体系缺失。万隆德加卢瓦尔车站虽以现代化标准打造,却远离市中心核心区域,当初承诺的轻轨接驳、快速公交专线至今未能落地。
乘客出站后需额外花费1小时辗转抵达目的地,高铁的时间优势被大幅抵消,便捷性大打折扣。这种“重主体建设、轻配套衔接”的规划失误,暴露了印尼将高铁简单视为“现代化纪念碑”的认知偏差——现代化本是覆盖交通、民生、产业的系统工程,而非孤立存在的地标建筑。
2024年600万人次的客流量远低于预期,年毛收入难以覆盖高额利息支出,根源便在于市场培育不足与配套支撑缺位,而这正是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大型基建项目中普遍存在的能力短板。
 

财务压力背后,是发展中国家制度能力与硬件升级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雅万高铁20%的成本超支,既受土地征用流程繁琐、疫情冲击等客观因素影响,更暴露了印尼在项目审批、跨部门协调、全过程监督上的低效短板。
作为项目运营主体的印尼国家铁路公司,在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市场运营等方面的能力不足,使得本就需要长期培育的高铁项目雪上加霜。
西方舆论借机将其渲染为“债务陷阱”,却刻意忽视核心事实:中国提供的贷款利率、还款期限均符合国际惯例,而西方金融机构当初要么拒绝提供融资,要么附加更为苛刻的条件。事实上,新兴经济体30%-40%的大型基建项目在运营初期都需经历债务调整,这是基建项目长期回报属性下的正常商业现象,而非所谓的“陷阱”抹黑。
 

印尼对高铁的执着,早已超越单纯的经济理性,直指民族崛起的深层心理诉求。人均GDP不足5000美元的印尼,高铁票价对普通民众而言并不低廉,但这条连通雅加达现代化都市与万隆亚非会议旧址的交通干线,承载着“印尼也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民族自豪感。
正如当地年轻工程师所言:“父母那代人从没想过印尼会有高铁,这证明我们正在快速进步。”这种通过标志性工程激发国民奋斗精神的诉求,与中国当年高铁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何其相似,却也折射出发展中国家“急于证明自身”的现代化焦虑,容易在追求速度中忽视发展质量的平衡。
 

破解困局的关键,在于从“交钥匙工程”到“全周期合作”的模式转型。日本JR东日本铁道35%的利润来自车站周边商业开发,中国香港地铁“轨道+物业”的成熟盈利模式,为雅万高铁提供了可行借鉴。
印尼已明确计划加快车站周边商业综合体建设、推动交通无缝衔接,但成功的核心在于执行能力——既要避免地方政府短期寻租导致的规划混乱,也要防止过度金融化引发的房地产投机风险。
对中国而言,这更是基建出海模式升级的重要启示:单纯输出资本和技术远远不够,深度参与运营管理、协助合作伙伴提升制度建设与执行能力,实现“建营一体”的长效合作,才是破解项目困局、实现互利共赢的长久之道。
 

雅万高铁的困局,并非现代化的失败,而是发展过程中必经的“学习成本”。它深刻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现代化时,发展愿景与现实能力、短期政绩与长期效益之间的永恒张力。印尼有权利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路径,但也必须正视规划、管理、配套等方面的短板。
随着债务重组的推进和配套措施的逐步完善,这条高铁有望逐步走出困境、释放经济价值。而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为所有追求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镜鉴:现代化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兼顾理想与现实、速度与质量,将标志性工程与系统能力建设深度融合,才能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民众,让现代化之路行稳致远。
 
 

陪着寂寞看孤单 发表于 2025-11-7 21:43

你觉得他这个事情能耗多少年?别说那么多,就是负债问题,还三代人吗?这个@元宝

voo 发表于 2025-11-7 22:20

再帮外国修高铁,一定要对方先把建设款打过来打足再开干,干万别垫资,万一碰到赔钱又赖账,最后打水漂!

疯了吧 发表于 2025-11-7 22:31

车站修到远离城市的荒郊野外,乘车不方便,不亏才怪。问题是当时的路线谁规划的?

颠颠 发表于 2025-11-7 22:49

高铁不赚钱,但有人在赚利息钱,都是有人赚钱有人亏,便利也是百姓的福利。

gzcom520 发表于 2025-11-7 23:39

这也是咱们快速发展初期时同样的问题。努力吧,印尼。署光在前头![点赞]

voo 发表于 2025-11-7 23:54

乘客出站后需额外花费1小时辗转抵达目的地,高铁的时间优势被大幅抵消,便捷性大打折扣。这种“重主体建设、轻配套衔接”的规划失误,暴露了印尼将高铁简单视为“现代化纪念碑”的认知偏差——现代化本是覆盖交通、民生、产业的系统工程,而非孤立存在的地标建筑。

weili0677 发表于 2025-11-8 00:29

中国的高铁都亏损,更别说印尼,这不是好事,很可能打击其它国家建高铁的意愿,对中国高铁出口不利。

wifai 发表于 2025-11-8 00:43

在筹划项目初期,就应该把相关联的配套都考虑进去,车站到城市中心的交通连结,车站周边开发建设都要一次性规划好。确保工程项目完整可续。

温馨阁 发表于 2025-11-8 01:23

看看中国的铁路,绝大多数的铁路和高铁都是赔钱的。可铁路带动了多少隐性的经济发展?这个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想着靠铁路赚钱,建议就不要修。西方国家高铁极少,为什么?因为政府不愿意贴补高铁的运营,政府老想着修铁路就要赚钱,不赚钱就没有公司愿意投钱,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雅万高铁的债务问题愈演愈烈,印尼总统发话:“雅万高铁债务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