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小行星2024 YR4不会撞击地球!坏消息:它可能会撞上月球!
视频版↑ 文字版↓就在几个月前,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被认为具有重大威胁,撞击地球的概率一度超过了3%。乍一听这个概率似乎并不高,但如果说你抛了五次硬币都是正面,是不是觉得这个概率好像也没那么小!不过好消息是,后续观测表明,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有了明显下降;但坏消息是,它可能朝着月球去了。假如它将来真的与月球发生了碰撞,那对我们人类来说会有什么影响吗?— 2024 YR4 —
2024年12月27日,位于智利的ATLAS小行星预警系统正在进行例行巡天观测。突然,系统捕捉到了一个陌生的光点,该光点以每秒15公里的速度在太空中飞驰。经过确认,天文学家发现这是一颗从未被观测到过的近地小行星。按照惯例,它被赋予了临时编号——2024 YR4。计算显示,就在两天前,它刚刚从距离地球82.8万公里处飞过,这个距离大约是地月距离的2.16倍,看起来完全在安全范围内,没什么可担心的。然而很快,事情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太阳系内的天体都在绕太阳公转,小行星也不例外。尤其对于近地小行星来说,它们的轨道和地球轨道极为接近,很多甚至会和地球轨道产生交叉。如果某颗小行星和地球正好在同一时间运动到了交叉点上,那么两者相撞几乎是必然的。
于是,科学家们马上利用初始观测数据预测了这颗小行星未来的运动轨道,结果显示:这颗小行星将在2032年12月22日以极小的距离接近地球。根据当时的观测数据,科学家们计算出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接近0.1%。这个结果你可能不以为然,但恐龙会表示:“Bro,这并不好笑。”
果不其然,随着后续更多望远镜加入观测,事情开始变得令人不安。2025年1月11日,先前的撞击概率已经上升至0.16%;9天后,概率上升至0.31%;一周后,这个数字直接突破了1%,触发了“都灵3级预警”。
都灵危险指数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1999年采纳的一套衡量近地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它们与地球发生撞击的评估指标,其中包括了撞击发生的概率,以及如果真的撞上可能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力。该指数以颜色划分了五个大的级别,0~10,11个小级别。
首先是白色:0级,代表安全,一般是那些碰撞概率几乎为零,或者是一些不会带来什么破坏的小陨石。
绿色:1级,代表正常,一般是那种概率非常低,不需要引起过多关注的。
黄色:2~4级,这一级别就需要引起注意了。通常碰撞概率已经能够达到1%以上,或者能够造成一定范围的破坏性。之前著名的“毁神星”阿波菲斯(Apophis),当时就触发了黄色4级预警。
然后是橙色:5~7级,这一级别的碰撞概率就比较高了,通常会带来灾难性的破坏。一旦达到这一级别,就不得不考虑制定应对计划了。
最后是红色:8~10级,这一级别基本上就没跑了,撞击不可避免,破坏程度也是全球性的灾难级。不过这种级别的碰撞,通常是以万年为单位。它就像一个生命的“大过滤器”,能不能通过考验,就看人类自己的能力了。
说回小行星2024 YR4。到了2月6日,撞击概率已经升至2.3%;17日,继续攀升至2.6%;18日,直接突破3%!与此同时,已经有天文学家推演出了该小行星可能的撞击带:从墨西哥西海岸开始,穿越厄瓜多尔和南美洲北部,贯穿大西洋中部后经过非洲中部(肯尼亚至索马里),一直延伸到印度北部。这意味着,全球三个高密度人口大洲都存在潜在撞击风险。
考虑到这颗小行星60米的直径(差不多相当于一座十几层的高楼)以及每秒17公里的撞击速度,如果撞击发生,届时释放的能量将相当于770万吨TNT(大概500多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毁灭一座大型城市绰绰有余。因此该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
就在人们开始担忧如何应对这场灾难时,转机出现了。
— 峰回路转 —
随着包括JWST在内越来越多的望远镜加入观测,科学家对2024 YR4轨道的计算也越来越精确。
就在撞击概率突破3%的第二天,撞击概率回降到了1.5%,随后又进一步降至0.27%(跌破1%的警戒线);五天后,撞击概率降至0.001%,此时都灵危险指数回归“0级”,已无撞击风险。截止2025年6月中旬,小行星2024 YR4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已经降至0.000008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此,这场全球警报最终以“虚惊一场”收尾。
为什么科学家们给出的概率总是忽高忽低,偏差那么大呢?其实,这涉及一整套严谨而复杂的轨道测算过程。
当一颗小行星刚被发现时,科学家们会根据初步观测数据推算它的轨道。但问题是,刚开始的数据非常少,因此误差很大。此时,我们得到的不是一条唯一的轨道,而是一系列可能的路径,这些路径共同构成一个轨道范围。所谓的“撞击概率”,其实就是在这个范围内,有多少条可能的轨道会与地球相交。如果观测数据不足,轨道的范围就会很大,此时虽然它有覆盖地球轨道的可能性,但是概率很低。随着观测数据的增加,不确定性逐渐减少,轨道范围也会随之收缩,直至缩小到无法覆盖地球轨道(也就是飞掠),或者精确覆盖地球轨道(也就是撞击)。
正当人们庆幸灾难得以避免时,科学家又有了新的发现:虽然地球已经安全脱险,但是月球似乎成为了它的新目标。
根据JWST的最新观测数据,小行星2024 YR4在2032年撞击月球的概率目前已经上升至4%左右。对此,天文学家是既兴奋又好奇。假如撞击真的发生,虽然不至于让月球变轨,但是它带来的一系列间接影响还是值得关注的。
2025年8月,一篇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的文章中,研究团队经过模拟发现,如果这颗60米直径的小行星撞击月球,它可能会在月球的南半球砸出一个直径约1公里的陨石坑,同时还会产生大约10万吨的月球碎片。
虽然这些碎片大部分会被月球引力拉回月表或者被太阳风吹走,但也还是会有少量碎片(比如10%)进入地球轨道,甚至是落入地球大气层。
目前认为,假如撞击真的发生,这些碎片虽然不会对地球上的我们带来什么实质性影响(顶多也就看上一场罕见的“月尘流星雨”),但是对于地球附近的卫星以及空间站来说,那些厘米甚至是毫米级的小颗粒才是真正的威胁所在,它们的数量将在几天内暴增1000倍,这才是要防范的地方。
当然,以上都只是假设撞击发生的情况下,目前撞击的概率仅有4%。不过这事件也有它的意义,就是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实战演练机会。
2025年2月,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COPUOS)在第六十二届科学技术小组会议上还专门讨论了该小行星的撞击风险、观测情况以及未来的监测计划等。
甚至有科学家还针对该次事件提出了各种行星防御方案,比如派遣航天器近距离观察;利用核弹,就算不能把小行星炸掉,至少也能让它变轨;或者直接通过DART那种航天器高速撞击的方式使其变轨等等。
目前小行星2024 YR4已经运行到了太阳背面,在2028年之前,我们都无法再继续对它进行观测。不过它会在2028年12月17日再次接近地球,而那将是人类在2032年之前最后的观测机会。
Paul Wiegert, Peter Brown et al. The Potential Danger to Satellites due to Ejecta from a 2032 Lunar Impact by Asteroid 2024 YR4.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990(1). L20. (2025)
Brent W. Barbee, Matthew A. Vavrina et al. Space Mission Options for Reconnaissance and Mitigation of Asteroid 2024 YR4. arXiv preprint arXiv: 2509.12351. (2025)
之前在天文馆看过小行星科普展,没想到真有小行星可能撞月,科学真奇妙! 天体的速度为什么都那么快?它们是怎么获得这个速度的? @元宝 小行星撞击月球的潜在影响? 还以为它不同意呢? 有高个子的怕啥[哭笑][哭笑][哭笑] 快逃离地球吧,没了月球地球生物将无法存在![吃瓜] 别急,让我先重新看一遍暗杀教室 31呢 对农民而言,意义在那?越活越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