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fgdsg 发表于 2025-11-7 17:05

碧桂园“渡”劫

曾经身处“水深火热”中的碧桂园,如今却遇“双喜临门”。


先是在10月,爆出碧桂园以351亿美元的营收重回世界500强之列。


而在11月6日又传出大利好消息,公司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11月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获得通过,重组完成后碧桂园预计降低债务规模约117亿美元,对应人民币约840亿元有息债务。


难道短短一年,碧桂园就从“ICU”里面爬出来,“渡劫”成功,重回世界500强,同时通过重组化债,轻装上阵,能够实现上演王者归来的好戏吗?



1
重返世界500强
10月,碧桂园炸出一个大新闻 ——2025 年 7 月的《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里,以 351 亿美元的营收排第 460 位,重回世界500强企业名单。


碧桂园可不是第一次上这个榜,2017 年就冲进去了,2022 年最风光的时候排 138 位,营收高达 810 亿美元,号称 “宇宙第一房企”。


2023 年债务危机全面爆发,总负债一度飙到 1.3 万亿,短期要还的钱就有上千亿,销售直接腰斩再腰斩。


当年,碧桂园差点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倒闭。


谁能想到今年七月,它居然又 “杀” 回来了。


对此,在前几日召开的广东顺德企业家大会上,作为顺德老牌知名开发商的碧桂园,受到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书记陈新文的鼓励和表扬。会上,主席台上32位企业家就座,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莫斌被特别优待,安排在主席台的第一排。


对于碧桂园,陈新文不吝赞美之辞,声称碧桂园是一家“伟大”的企业。

2
挣扎着“苟活”
虽然表面风光,却不得不说,碧桂园的底子却是千疮百孔。


深入细究这 351 亿美元的营收,并不是纯粹靠卖房赚来的,而是靠“卖家底” 凑出来的。从 2022 年开始,碧桂园就疯狂处置资产,前后回笼了超过 650 亿现金。据不完全统计,2024 年出售万达商管的股权换回 30.69 亿,年底又卖长鑫科技股权收回 20 亿,2025年4月,又出售蓝箭航天的股份收回 13 亿多。简单说,就是把能变现的非核心资产能卖的全卖了,换回资金来还债。


更为关键的是,保交楼为碧桂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因为根据会计原则,房子没有交付只能记为合同负债。碧桂园账上有2220亿的合同负债,交楼后就变为真正的营收。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全年碧桂园总营收约为2528亿元,营收额的大部分都来自过往预售项目的集中交付。


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依旧是营收主力,全年贡献约2457.19亿,占比超97%以上。


不过,这些难以掩饰碧桂园面临的窘境:其对应的年度销售额从2023年2199.8亿骤降至2024年的604.8亿元,降幅高达70%以上。


而且最近几年碧桂园相继亏损,2022年亏损60.52亿,2023年亏损放大至1784亿元,2024年亏损稍有微小,依然巨亏328亿元,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损190.78亿元。


再看碧桂园的总资产有 9093 亿,负债总额就有8854亿元,净资产只剩 239 亿,就像个虚胖的人,努力地自救,挣扎着“苟活”着。

3
轻装上阵
自救者天助之。近日,碧桂园迎来了更大的利好消息。历时300天,碧桂园终于与境外债权人达成共识,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11月5日举行的债权人会议上顺利通过。


这也意味着,这家头部民营房企的境外债务重组跨过最关键的一道坎。根据公告,在境外重组方案所有选项足额认购的情况下,重组完成后碧桂园预计降债规模约117亿美元,对应约人民币840亿元。更为关键的是,重组完成后预计确认最高约700亿元重组收益。


接下来12月4日的香港法院裁定聆讯,将成为重组落地前的最后一环。如若通过,“宇宙房企”碧桂园将真正实现轻装上阵。


与此同时,碧桂园的“保交房”同样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自2022年以来,截至2025年10月,碧桂园累计交付房屋已突破180万套。目前,随着大规模交付逐步进入收官阶段,碧桂园的刚性资金需求也逐步减少,整体资金压力预计相对放缓。


问题是接下来,碧桂园能够安然渡过危机,再次上演王者归来的好戏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碧桂园“渡”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