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98876 发表于 2025-11-7 08:32

今日立冬 | 今天起,起床时间建议调整一下

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了解到:



























霜染万物




冬之伊始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具有一定的能量。由于地表尚有“积热”,所以初冬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冷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南北跨度大,南北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一些地区来说,显然偏迟。立冬后,其气候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北京实况播报


北京中山公园 来源:小红书网友 啊林子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立冬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水始冰
立冬初期,水面开始凝结薄冰,但冰层脆弱,未至坚固状态,太阳照射后易融化。‌‌



地始冻
土地表层因气温下降而冻结,形成“土气凝寒”现象,但尚未冻裂(“未至于坼”)。‌‌



雉入大水为蜃
野鸡等大型鸟类减少活动,古人误以为其潜入水中化为大蛤(蜃),实为动物蛰伏避寒的象征。‌‌

自古以来,立冬节气就被人们高度重视,各地庆祝活动也非常丰富。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北方此时开始囤菜腌菜,立冬前后,北方家家户户都会囤积上百斤的大白菜,用大水缸腌制,酸白菜到现在都是北方人百吃不厌的冬令菜。



北方冬天在露天种不了蔬菜,大白菜、萝卜、土豆等少数秋末冬初收获的蔬菜要吃上一整个冬天加半个春天,腌制蔬菜既能延长保存时间,也能变换口味,调剂胃口。


虽然现在北方冬天的菜市场也有品种繁多的南方蔬菜供应,但农村依然有立冬囤菜腌菜的习俗。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立冬节气吃饺子的习俗,在立冬这天改善一下生活,好吃不过饺子。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该图片疑似AI生成


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












老北京从清代宫廷时在立冬时就会涮羊肉,具有温补之效的羊肉可以抵御冬季的寒冷,后来民间也热衷此道。


涮羊肉时还可以配一点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莲藕这样的蔬菜用来平衡羊肉的湿热特性。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养生要注意规避寒冷,“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及时添加衣物,防寒保暖,加强锻炼,以保护人体阳气为重。


“早卧晚起”


建议在晚上10点左右上床睡觉,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在10点后进入安静、放松的休息状态。早晨可以7点左右起床。


“早晚记得喝一杯水”


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加之睡了一夜,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使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高。起床后饮水有助于降低血黏度,从而降低血栓风险。温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


睡前也应抿两口水再睡觉。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会丢失,造成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


“三藏”


藏阳,也就是说要固护阳气。此时应注意避寒就温,不要过度劳累;尽量要少出汗,不要剧烈运动,避免损耗阳气;衣服要穿暖,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藏精,就是藏五脏之精,尤其是肾精。肾精是五脏之精的根本。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是藏精的时节,如果冬季失于闭藏,春天就会缺乏物质基础,影响机体免疫力,容易得病。


藏神,就是要内藏神气。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光线会影响人们情绪,冬季昼短夜长,光照时间缩短,可能出现情绪低落、体力衰退、睡眠不稳、身体疲乏等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养神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多晒太阳,延长光照时间,太阳光带来的温暖和明亮是调养情绪的天然办法。





“五防”


防头寒,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立冬之后,降温风大,即使戴一顶很薄的帽子,也有助于保暖防寒。另外,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阶段,寒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因此,要注意头部保暖、防头寒。


防鼻寒,立冬后寒冷,“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防颈寒,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穿立领装或戴围巾,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很多颈椎疾病的复发,都和颈部受凉刺激有关。


防腰寒,腰部为“带脉”所行之处,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


防脚寒,寒从脚下生,防脚寒泡脚要注意3点: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立冬已至
帽子围巾都要戴好
保温杯里的热水也不能少
出门先把天气预报看好




制图 鲍金玲

微信编辑 周广阳 

审核 刘彤彤
复审 孙华良

镜花水月 发表于 2025-11-7 08:52

立冬养生那套早睡晚起听着是挺好但实际操作太难了我试过十点睡结果躺床上刷手机到一点才睡着

ress 发表于 2025-11-7 11:02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qqwa1234 发表于 2025-11-7 14:47

[点赞]1

lovejuan0104 发表于 2025-11-7 16:02

各省市习俗不一样

qqwa1234 发表于 2025-11-7 16:02

Teщрaз

oppledr 发表于 2025-11-7 16:04

客家话

cjlcjl 发表于 2025-11-7 16:36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酷狗e族 发表于 2025-11-7 20:14

建议用电用气峰谷时间也调整一下,这样更人性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立冬 | 今天起,起床时间建议调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