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给中方打来电话,王毅外长在通话中提到: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
日前,王毅外长应德国外长瓦德富尔的请求,与其进行了通话。电话那头,瓦德富尔一改此前的强硬姿态,反复强调"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并急切表达"期待在中方方便时间尽早访华"的愿望。德国外长瓦德富尔
而就在一周多前,本应开启访华行程的他,却因不当言论导致行程告吹。这次德方主动求来的通话机会,无疑是瓦德富尔的变相认错,而王毅外长的回应则直击关键问题,没给瓦德富尔继续耍小聪明的空间。
瓦德富尔的访华行程之所以落空,根源在于他自己踩了中国外交的"红线"——妄议台海问题。就在原定访华日期的前几天,他在接受采访时将话题引向台海,声称要“强调台海这一贸易走廊自由流动的重要性”,甚至大炒“台湾有事”。
虽然瓦德富尔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他却用所谓"避免暴力改变现状"这样的话术明晃晃的干预中国内政,完全无视台湾问题的历史经纬和中国始终坚持和平统一的立场。
显然,他这是耍起了又当又立的小聪明,既想让中国放松稀土出口管制,满足德国工业的原材料需求,又想在台海问题上摆出所谓"对华施压"的姿态,迎合欧洲内部的某些政治正确。但他显然误判了中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态度,中国从来都不会容忍,对涉及主权领土完整的问题的任何变相干涉。
王毅外长
接到瓦德富尔的认错电话后,王毅外长明确指出,中德关系的重要经验是相互尊重,不应搞“麦克风外交”,不能搞违背事实的无端指责。显然,王毅外长的话直指瓦德富尔在访华前的不当言论,点破了他边求合作边耍小聪明的心思。
而在台湾问题上,王毅外长提起了35年前的一桩旧事: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希望经历分裂之痛的德国,能充分理解和支持中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上世纪80年代末,东西德统一进程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当时中国政府率先明确表示支持德国人民自主决定国家统一的权利,这种不附加任何条件的立场,为德国最终实现统一扫除了部分国际障碍。
东德西德统一
德国作为分裂历史的亲历者,本应比其他国家更能理解主权完整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瓦德富尔却在台海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显然是忘记了这段历史。王毅的这番话,既是提醒也是警示。德国不应如此双标,在自己受益的问题上都想要,却在别人的核心利益问题上耍滑头。
另外,王毅外长在通话结尾欢迎瓦德富尔"适时访华","适时"显然有着特殊含义,这也意味着瓦德富尔的访华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而非德方想访就访,这种回应既保持了外交礼节,又守住了原则底线,也彻底粉碎了瓦德富尔耍小聪明的幻想。
客观而言,中德关系的健康发展,对双方乃至世界都至关重要。德国需要中国的市场、稀土等资源支撑其工业优势,中国也需要德国的技术和投资助力高质量发展。
但合作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索取,而是双向的尊重与妥协。瓦德富尔的"认错",或许能成为中德关系回归正轨的契机,但中德关系能否稳步向前,关键在于德国能否真正摒弃"麦克风外交"和双重标准,用实际行动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拿捏”、“算计”中国!?德国是不是“嫩了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