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万的奔驰:纯电续航866KM 小米SU7扛得住吗?
如果五年前有人告诉你,奔驰能造出一台售价不到25万、续航866公里的纯电轿车,你大概会笑出声。但如今,笑不出来了。11月3日,全新纯电长轴距CLA上市,定价24.9-29.99万元,它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奔驰,而是第一次在新能源市场上真正低下了头。奔驰的野心藏在每一个技术细节里。800V高压平台、两档变速箱、93%的系统效率、89度大电池,CLTC续航高达866公里——这不是“油改电”的敷衍,而是从架构到芯片的彻底换血。尤其是搭载MB.OS系统后,奔驰不再是那个“只会做内饰”的传统品牌,而是一个真正拥有AI语音、城区领航、车机生态的智能化玩家。它要重新定义“智能豪华车”的门槛。
从价格看,这台车直指Model 3,但从心理层面,它打的其实是小米SU7的七寸。因为在25万元这个价位段,消费者不光比性能,还要比“身份”。小米SU7带来的“科技光环”正在褪色,而奔驰带来的,是情绪安全感——那种你不用解释的品牌底蕴。当科技品牌开始失去新鲜感,传统豪华品牌的回归,就成了情绪价值的复兴。
更关键的是,CLA这次的长轴距版本明显是在向中国用户示好。加长40mm轴距、后排座垫延长10mm,这不是德国人的审美,而是“懂中国人”的产品逻辑。你可以把它看作奔驰在中国市场的一次策略转身——从象征“地位”的品牌,变成愿意“下场拼”的参与者。
而小米SU7的压力,远不止来自产品对比。小米SU7上市初期的流量红利已基本消耗完,车主吐槽、售后争议、软件BUG频发,正在侵蚀其“科技信仰”。反观奔驰,全新CLA的用户画像更为理性——他们买的不仅是车,更是长远的价值认同。一个是“网红造车”,一个是“百年汽车厂”,当市场回归冷静,用户会重新计算风险与确定性。
当然,从性能上看,小米SU7依然拥有绝对优势:加速更猛、马力更高、驾驶更狂。但当一台奔驰能用不到25万元的价格实现866公里续航,还能开出豪华品牌的质感,小米SU7那套“平替保时捷”的故事,恐怕就没那么打动人了。毕竟用户要的不是保时捷的壳,而是安心用五年的信心。
如果说过去两年是中国品牌“屠神”的时代,那么从CLA开始,豪华品牌正在以新能源形态“回朝”。奔驰这一步看似简单,其实是精准出击:降价不掉价、智能不落后、续航不输国产、颜值不失传统。它没有跟随潮流,而是用老派方式赢回新市场——稳定、优雅、克制,却又冷静得致命。
所以问题来了:当25万的奔驰能跑866公里,小米还剩下什么优势?在新能源的下半场,技术不是唯一的胜负手,品牌的回归感、产品的确定性、以及长期用户信任,才是决定性的分水岭。奔驰用这台CLA告诉我们——“新势力”的时间,或许已经不多了。 小米毫无优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