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天空 发表于 2025-11-7 09:24

蓝色起源用BE-4甲烷发动机,其实在理论效率上比煤油更适合复用,但现在关键还是发动机二次点火的稳定性,这次如果重启能成功,就算不完美回收也是个质的飞跃。

神隐之左手 发表于 2025-11-7 09:25

新格伦的慢节奏像在刻意避免风险,但商业航天有时候慢就是输。SpaceX靠快速试错换来了十几年的领先,蓝色起源如果再慢慢磨,可能连第二名的门票都危险。

lovejuan0104 发表于 2025-11-7 09:28

谁是第一[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oppledr 发表于 2025-11-7 09:30

天龙三号虽然首飞不回收,但九台发动机的总推力已经能和全球顶级中型火箭对标。这其实是在为高密度发射做弹药储备,一旦复用开通就是另一赛道。

walysj 发表于 2025-11-7 09:42

中国只跟自己比,做更好的自己。什么第一第二的,中国没兴趣。美国愿意与中国比,那是美国的事。

standme 发表于 2025-11-7 09:52

大概率是美国,因为蓝箭要用酒泉发射场,神舟20出了一些问题,如果决定要打22替换20,那作为民营的蓝箭势必就要为神舟让路,这样一看蓝箭就不得不推迟,很可能让新格伦抢先了。哪怕最终决策不需要发射22,在决策下达之前蓝箭只能等待。

—じ☆ve人生— 发表于 2025-11-7 09:52

朱雀三号敢用不锈钢箭体真是大胆,虽然比铝锂合金重,但耐高温特性能让再入大气层时省下不少防热层重量,这思路和星舰类似,看来中美在材料选择上想到一块去了。

温馨阁 发表于 2025-11-7 09:52

总结就是谁能用可回收火箭,以更低成本、更高频率地把载荷送入轨道,谁就能赢得未来卫星互联网、空间站补给乃至深空探测的订单。

standme 发表于 2025-11-7 09:53

火箭回收最难的不是飞上去是落得准,朱雀三号AI着陆算法要在12公里左右的高空顶着横风调整姿态,相当于在飓风里让扫帚柄立在手掌上,最后百米误差得控制在1.7米内。

温馨阁 发表于 2025-11-7 09:53

力箭二号的目标很清晰,就是空间站补给低成本化。轨道运输是个稳定业务,超低成本就会吸引长期合同,这对民企现金流非常重要。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白玉京:中美5型大火箭冲刺年底发射,谁能成为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