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王家卫紧逼辛芷蕾,向太直播怒怼他啥也不是
“投资王家卫的老板基本都亏钱,我绝不录用他,因为他根本不受控! ”向太陈岚在直播间这句话,像一把刀撕开了王家卫30年来“艺术大师”的体面面具。她直接点破:“王家卫没有张叔平就是个屁,拍电影就是靠烧钱。 ”谁能想到,这位拿奖拿到手软、被影迷捧上神坛的导演,背后竟是投资人的噩梦、演员的“折磨王”?
一场录音风波,让王家卫的私下言论、剧组黑历史、甚至30年前集体嫖娼的旧案全被扒出,原来“艺术”的代价,是无数人的崩溃和资本的鲜血。
向太她甩出数据实锤:《阿飞正传》耗资4000万港元,票房仅收回975万,投资人邓光荣公司濒临破产;《东邪西毒》超支严重,《摆渡人》需10亿回本却只收回5亿。
王家卫的“慢工出细活”,在资本眼里成了“无限期烧钱”。 向太嘲讽道:“导演有艺术追求是好事,但老板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
她指出王家卫的美学核心依赖张叔平——从《花样年华》的旗袍到《重庆森林》的光影,全是张叔平的手笔。 没了这位金牌搭档,王家卫的光环瞬间黯淡。
编剧古二曝光的7段录音,彻底撕碎了王家卫的“文艺教父”形象。 他私下点评唐嫣“很装”,称游本昌“不是省油的灯”,甚至调侃陈道明“阴阳同体”。 录音中,王家卫和编剧秦雯闲聊时,还提及刘诗诗与倪妮的台词争议,秦雯更自曝袭警后靠人脉摆平。 这些内容与王家卫公开推崇演员的态度截然相反,被网友吐槽:“人前夸人,人后蛐蛐,虚伪至极! ”剧组虽发声明谴责偷录行为,但公众的信任已崩塌。
王家卫的片场是演员的“服从性测试基地”。 梁朝伟拍《阿飞正传》吃27个梨吃到吐,回家偷偷哭;章子怡拍《一代宗师》NG三十多遍,哭到抽搐;宋慧乔客串《一代宗师》被扣护照三年,成片只剩6分钟。 更离谱的是,木村拓哉拍《2046》连剧本都没有,导演只丢一句“你在等人”。 刘嘉玲吐槽:“擦地板戏拍27遍,地板都擦出火星子了! ”这些“艺术牺牲”背后,是演员的尊严被碾压。 辛芷蕾在《繁花》中反复拍走路戏,王家卫却甩一句“我累了”直接离场,留她自我怀疑。
1993年《东邪西毒》剧组在榆林爆出集体嫖娼案,30人涉案,剧组却甩锅“临时工”。 这段尘封旧案因录音风波重见天日,网友惊呼:“剧组管理混乱到这种地步! ”同时,编剧古二控诉王家卫剥削底层创作者——他以月薪3000元担任“生活助理”,却参与《繁花》剧本创作,未获署名。 这种对普通劳动者的漠视,与王家卫的“精英人设”形成讽刺对比。
王家卫的创作模式本质是“顶级团队+无限预算”的奢侈游戏。 张叔平负责视觉兜底,杜可风掌镜,演员自我挖掘,而王家卫手握绝对权力:随意删戏(张震练拳三年只剩三场戏)、拖延周期(《2046》拍5年)、否定演员(胡歌一场戏NG42条)。 这种“艺术暴政”被包装成追求极致,实则暴露行业权力失衡。 当向太直言“不受控”,当倪妮工作室发律师函维权,资本和演员开始反抗——谁还愿意为“大师”的任性买单?
王家卫的翻车,扯下了娱乐圈最后一块遮羞布:当艺术成为折磨的借口,当大师的光环盖过普通人的尊严,我们究竟该为什么买单? 有人說:“他的电影是艺术品,折磨演员也值得! ”也有人反驳:“艺术不是剥削的挡箭牌!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部经典电影的诞生,必须践踏无数人的心血和尊严,它还能被称为伟大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奋斗]小人得志,才吃了几天饱饭!膨胀到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忘本了!叛徒! 不是说十年磨一剑吗?[奋斗][奋斗][奋斗] 磨的是演员的生命,老板的金钱 电影电视上光鲜亮丽的背后,尽显虚伪无耻之徒的本色!老艺术家们的表演及作品除外[点赞]当然有些人装成老艺术家也……除外[哈哈] 世上哪有一个导演拍的片子都是争钱的,向太要求也太高了,导演不是取款机,要投资都有风险,赚了开心,赔了骂娘不足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