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吧 发表于 2025-11-1 19:10

美日会谈未发联合声明,高市早苗目光转向中国

美日高层会谈大张旗鼓,可最后却连份联合声明都没发,转头高市早苗马上把目光转向中国,希望中方能够给个面子,这是对特朗普的失望,还是对中国的态度在意?


综合日本共同社、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消息,美日近期在华盛顿举行了高层经济与安全对话,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会谈结束后双方没按惯例发布联合声明,只签了份“贸易订单和稀土合作协议”。
这份清单里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日本承诺要在未来五年时间里给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涉及半导体、新能源这些关键领域。
可美方这边,除了随口提了句“美日同盟很重要”,没给任何新的态度,连日本一直关心的东海和防卫相关议题,都没做表态。
送走特朗普以后,没过多久高市早苗就在公开活动里提及中日关系,称“中国是重要邻国”,希望中方能给些理解和支持。


还向中方发来请求,希望在参加韩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期间,能够和中方见面谈一谈。
其实这次美日会谈的反常,说白了就是同盟关系压根不对等,日本纯属热脸贴了冷屁股。日本拿出的5500亿美元,并非心甘情愿的商业投资,而是想“花钱买安全”——希望靠这笔资本输血,让美国在安全上多罩着自己,还能在特朗普即将要构建的稀土产业链里占个好位置。
但结果呢?美方把投资项目的决策权和利润分配权全攥在手里,日本企业只能被动接受“低回报、高风险”的条件。
更让日本寒心的是,美方对他们最在意的区域安全问题避而不答,既没回应日本想提升防卫能力的诉求,也没明确支持日本在相关海域的主张,日本这5500亿算是打了水漂。


对高市早苗来说,向中国示好,是她不得不面对的。国内层面,日本的国债已经突破1200万亿日元,相当于GDP的260%,早就债台高筑了。
而且为了满足美方的要求,日本还提前两年把防卫费提到了GDP的2%,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2024年上半年日本汽车对华出口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半导体产业因为资金都流去了美国,研发投入直接缩减了30%,国内民众对她“讨好美国”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对外层面,美日会谈没拿到任何实质好处,日本外交一下陷入被动,要是还抱着美国大腿不放,不光经济受损失,高市的执政根基都可能动摇。
这种情况下,向中国示好就成了最务实的选择——中国不但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还是稀土、锂电池这些关键资源的主要供应方,跟中国把关系缓和了,日本的产业困境和通胀压力就能直接缓解。


高市早苗想要中方给她个面子,双方能够坐下来谈一谈,其实就是希望中方在经贸合作、区域事务上给点认可,这样既能对冲美国的冷遇,也能稳住国内的局势。
但“面子”这东西从来都是相互的,中方要给面子,前提是日本得懂尊重。中国外交部之前已经明确指出,中日关系的基础是四个政治文件,核心利益和历史问题日方必须要拿出合适的态度。
但这些年,日本在一些敏感议题上的不当言行,已经让双边互信打了折扣。经济上日本跟着美国政策走,高市早苗在担任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期间,一手操办起对华芯片领域的制裁和打压政策。
历史和政治问题上,高市早苗又曾屡次否认日本侵华罪行和南京大屠杀罪行,并炒作涉台议题。


这样的过往经历是其在台后遭到中方冷遇的最主要原因,现在想让中方给面子,她得拿出实际行动,比如放宽对华技术合作的限制,别再抱着对抗性思维,实实在在推进互利共赢的合作才行。
实际上中方愿意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健康稳定的关系,但中方的底线不能被触碰,因此日本必须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守住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未来如果高市早苗政府能够扭转之前所做的过错,务实推进中日双边关系回暖,弥补中日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基础,那不仅有益于日本的经济复苏,更有益于地区的和平稳定。
可要是日方还是一边倒的靠向美国,同时又在历史和涉华议题上操弄,那高市早苗想要的“面子”,恐怕很难拿到手。美日会谈没发联合声明这件事已经说明白了:国际外交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光靠某一方单方面付出,换不来真正的尊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日会谈未发联合声明,高市早苗目光转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