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n
发表于 2025-11-2 09:36
售后都有问题,这些车企制造成本也高,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后都会被收购或者并购
hnn
发表于 2025-11-2 10:56
这抢的都是油车市场,10月份乘用车的整体销量是下降的。
神隐之左手
发表于 2025-11-2 11:24
零跑这个销量,近几年应该不会暴雷了吧
lovejuan0104
发表于 2025-11-2 11:30
我觉得小鹏这种两个月连续超4万辆的表现,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它的技术换销量路线是可行的。尤其是今年他们搞的全场景智能驾驶,很多车主反馈在城市场景下覆盖率很高。
wifai
发表于 2025-11-2 11:30
蔚来现在的多品牌矩阵很像手机界的小米,全覆盖高、中、入门三个细分档位。但这套模式对供应链和服务网络的压力特别大,三个品牌同月都在增长,意味着后台运维得极其稳,否则很容易出现体验下滑。
77898876
发表于 2025-11-2 11:31
理想的产能问题其实很多新能源厂都会碰到。订单暴增的时候,如果零部件供应商没提前扩产,就会形成全链条卡点。理想这波七万订单没法快速交付,是典型的产能爬坡期配套不匹配案例。
superzhzh
发表于 2025-11-2 11:31
这波新势力增长让我想到一个词——马太效应。头部品牌越强,资源越集中,后面的小体量玩家很快就被挤出市场。等到新能源渗透率再上一台阶,可能会只剩五到六个有量级的玩家。
xuye004
发表于 2025-11-2 11:31
大家别忽略了一个风险:交付量激增,如果售后网络没同步扩张,很可能出现维修和保养等待时间拉长的问题。去年我朋友提车后第一次保养就排了三周,这种体验会直接影响口碑。
酷狗e族
发表于 2025-11-2 11:31
不得不说,新能源现在的竞争已经不只是销量数字了,更是全链路协同能力的比拼。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售后,每个环节都得稳住。不然前面跑得快,后面掉链子,用户就会换品牌
cjlcjl
发表于 2025-11-2 11:31
有意思的地方是,几乎所有销量新高的品牌,最近三个月都有新车型上市或者配置升级动作。这说明新势力的核心竞争节奏就是不断刷新产品线,让消费者觉得等一等总能拿到更好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