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九妹 发表于 2025-11-1 13:34

合法性当不了遮羞布:中方一票否决朱拉尼“洗白”案,美俄权宜共识告吹

10月底,一场看似例行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骤然升温。在美英法三国推动下,一份有关叙利亚“新政府”合法性议题的草案被提交表决。提案主旨是解除对沙姆解放组织(HTS)及其领导人朱拉尼的国际制裁,并承认其在伊德利卜建立的“民族协商委员会”具备政治代表性。
尽管HTS长期被联合国列为恐怖组织,其领导人朱拉尼也曾是“努斯拉阵线”创建者,但外界普遍预计该提案将在“大国默认共识”下顺利通过。俄罗斯的沉默尤其被解读为默认态度:莫斯科虽未公开支持,但亦未明确反对,而这在安理会等同于背书。
然而,中方投下的一票否决,彻底打破了这场“共识剧本”。中方代表在解释投票立场时指出:“叙利亚当前局势并未消除极端主义风险,该提案回避核心安全关切,无法接受。”
这一否决迅速引发震荡。联合国秘书处将此视为“后阿萨德时代合法性秩序重塑的关键节点”,多国外交圈也罕见承认:“我们低估了中方的反恐底线。”
在这场否决中,中方并未拘泥于传统地缘政治立场,而是将问题拔高至“国际反恐体系的权威”与“合法性话语权的界限”上。这也使得这场表决不再是技术性议题,而成为一次对全球秩序原则的正面交锋。



朱拉尼的"洗白计划"与西方默契

朱拉尼并非新角色。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他长期作为“基地”体系分支——努斯拉阵线的实际领导人活跃于伊德利卜,后又以“征服沙姆阵线”“沙姆解放组织”等名义不断重组武装力量,躲避制裁标签。
但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4年底。在土耳其放松边境控制、美欧大幅削弱对叙制裁的背景下,HTS在伊德利卜地区发动军事行动,推翻残存的巴沙尔政府机构,并宣布成立“沙姆民族协商委员会”,自称为“过渡政权”。
朱拉尼本人则以“临时总统”身份迅速接洽西方国家。他承诺“配合打击极端主义”、“推动叙以关系正常化”,并强调“欢迎西方企业重返叙利亚能源与重建市场”。这一套“脱恐言辞”迅速获得回应。
美国在2025年初取消了对朱拉尼的悬赏通缉,并恢复与HTS控制区的“实地接触”;随后,英法也派出“非正式代表团”访问大马士革,试图在不破坏联合国框架的前提下推进“技术对话”。同时,HTS政权在安卡拉、利雅得与开罗设立“常驻办公室”,营造出一种外交事实逐步成形的氛围。
在这一进程中,朱拉尼政权实际上跳过了“合法性认定”的正规渠道,借由多边默认与双边互动制造“既成承认”。对于美欧而言,这种模式既不违反现行国际法条文,又能在不对联合国立场松动的前提下“测试市场”。
但这套玩法建立在一个前提上:无人投下否决票。正因如此,中方的否决不仅击中了朱拉尼政权的合法化路径,也打破了美欧的“模糊操作”空间。
中方投否决票的核心理由

中方此次否决并非单纯出于意识形态立场,而是清晰列出了三项具体安全与治理关切。与其说是阻止朱拉尼获得承认,不如说是对当前安理会审议路径缺乏安全逻辑的直接驳斥。
第一,HTS控制区至今存在“东伊运”残余训练营。
据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委员会年度监控报告,2025年初在伊德利卜境内仍发现多个疑似“东伊运”背景的人员集结点,并有武装训练活动痕迹。中方情报机关通过多边平台多次呼吁联合查验,均遭朱拉尼政权回避。所谓“去极端化”,在这一点上根本未被履行。
第二,HTS政权仍在对外输出宗教极端思潮。
以“沙姆国际奖学金”项目为例,该计划表面上为宗教交流资助机制,实则通过宗教学校向南亚、中亚青年输送政治忠诚、传播排他性宗教意识。根据国际监测机构分析,该项目与早期极端组织的“青年转化营”有高度相似结构。
第三,HTS政权治理结构高度排他,未体现包容性政治基础。
目前“沙姆民族协商委员会”由朱拉尼本人控制,其下设立的“伊斯兰立法委员会”具备宗教裁判权与行政否决权,阿拉维派、什叶派、库尔德裔等群体在权力分配中完全缺席。这种政教合一式治理显然违背了联合国宪章所倡导的“多族群包容治理”原则。
从中方视角来看,这三项关切并非附加条件,而是判断“合法性是否成立”的基本标准。如果一个政权仍包庇恐怖训练营、持续输出极端主义、排斥族群参与治理,却仍能在国际场合获得“默认承认”,那无异于对反恐努力的集体背叛。
叙利亚问题的多方博弈

朱拉尼提案之所以引发波澜,还因为它首次暴露出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现实主义差异。
俄罗斯外交部在2025年9月公开表态“尊重现实权力结构”,并表示“只要现政权不违背此前签署的能源与军事协议,莫斯科将保持合作。”克里姆林宫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强调:“叙利亚是否更替政权,并非意识形态问题,而是协议是否履行。”
从俄罗斯视角看,朱拉尼政权若不挑战俄在塔尔图斯与赫梅米姆的军事驻点利益,不破坏此前与叙政府签署的天然气管道协定,则可接受其存在作为“战略缓冲区”。
中方则采取截然不同立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明确指出:“叙利亚局势是否稳定,不能只看地缘安全,还要看治理结构是否反恐合规。”
这一差异虽未公开对撞,但在投票结果中已表露无遗。外界舆论迅速抓住中俄“非同步发言”的信号,特别是美欧智库与媒体大力放大“中国原则主义”“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对比。部分西方外交媒体甚至鼓吹“中俄反恐联盟内部出现裂缝”,并呼吁“利用分歧促成新中东战略框架”。
与此同时,IMF与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在美欧推动下,开始探讨是否“绕过安理会机制”支持叙利亚“新政府”的初步重建基金。这种先私下“默认”、再通过资金推动政治承认的策略,构成对联合国反恐系统的一次制度性削弱。
中方否决的战略含义

对中方而言,此次否决并非仅是一次技术性拒绝,而是一次对“合法性操控”趋势的系统反制。
如果朱拉尼这样的角色可以通过外交包装、短期让利、地缘迎合等手段获得国际承认,那么“反恐”概念本身就将丧失标准。联合国制裁名单、安理会审议制度、反恐报告机制将名存实亡。中方的否决,是为这些制度本身维护操作门槛。
从当前形势看,朱拉尼政权虽暂未在联合国体系中“转正”,但其正在加速通过双边机制推进“事实上的承认”。美欧媒体、国际金融平台也在推波助澜,试图将“新秩序”外包给地缘工具人。
但中方给出的信号明确:国际合法性,不是交易的产物,而是责任的兑现。一旦允许以现实政治为由漂白极端主义遗产,那下一个“被默认”的政权,可能正是今天被全球追捕的组织。全球反恐体系不应为短期地缘政治让位,联合国的秩序定义权也不应被转包给少数国家的共识政治。
这张否决票,并非简单阻止了朱拉尼“洗白”。它击穿了美俄共识背后的脆弱平衡,也让那些正试图重塑中东秩序的主角意识到:想用合法性换战略利益,代价可能比他们预期更高。

weili0677 发表于 2025-11-1 14:56

[点赞][点赞][点赞]

weili0677 发表于 2025-11-1 15:49

中国话语权彰显实力

superzhzh 发表于 2025-11-1 16:03

有理有据,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dsfgdsg 发表于 2025-11-1 18:14

俄罗斯承认朱拉尼合法地位是出于本国利益考虑。中国也是从本国利益考虑特别是东突在朱拉尼政府中的角色所造成的影响因素而否决其合法性。对于中俄来说这不算是什么。

华语天空 发表于 2025-11-1 19:02

新彊目前的安稳是建新立在中国警方辛勤努力之下的安稳,但东伊运不铲除是我们心中之疼,当年昆明火车站的那一幕我们记忆犹新。@新闻妹AI

ycp123 发表于 2025-11-1 19:03

为硬气的国点赞

meto 发表于 2025-11-1 19:24

点赞祖国!!![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walysj 发表于 2025-11-1 19:38

叙利亚反对派本来就是西方国家在背后支持的,俄罗斯跟叙利亚反对派打了三年居然还能合作。

疯了吧 发表于 2025-11-1 19:51

朱尼拉政府的内阁成员里有僵独的恐怖分子任职。当初中国就要求不得安排有关僵独的恐怖成员在内阁任职。朱就当耳边风。他以为中国没办法治他。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合法性当不了遮羞布:中方一票否决朱拉尼“洗白”案,美俄权宜共识告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