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keman 发表于 2025-11-1 12:14

“分文未取!”于和伟1200万片酬悉数捐出,致敬英烈!

娱乐圈热闹的消息天天有,但这件事,让人看完只想沉默几秒。
演员于和伟,把《沉默的荣耀》那部剧的1200万片酬,全捐给了烈士纪念馆。
没有团队宣发,没有微博热搜,连粉丝都一头雾水。
直到烈士纪念馆的官网更新捐赠名单,那个熟悉的名字才被悄悄翻出来。
他没发一条动态,也没配一张图。钱,直接打进了烈士纪念馆的账户。
捐款那天,他一个人去,没带助理,也没叫记者。
娱乐圈从不缺高调捐款的人,但像他这么安静地做善事的,真不多。
1200万,对别人可能只是一个数字,对他,却是几十年汗水换来的积蓄。



这笔片酬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为了拍《沉默的荣耀》,他泡在档案馆足足半年。
那些烈士留下的信,他一页页抄在本子上。
字是毛笔写的,他怕自己写不像,还特地练了书法。
为了还原角色的状态,他瘦了十公斤。
拍摄结束后,他没有去庆功宴,也没回家休息。
他去了烈士的故居,站在门口,对着照片轻声说:“您的名字,会有人记得。”
那不是台词,是他心里的信念。
拍戏拍成这样的人,不多。演完戏还能把所有收入捐出去的,更少。



于和伟出身很普通。
小时候家里穷,父亲去世得早,母亲靠卖红薯拉扯六个孩子。
他是家里最小的,却最有主意。
考上上戏那年,家里连路费都凑不齐。
母亲在地头蹲了一夜,才借来几块钱。
上学那几年,他舍不得吃一顿好的,靠喝自来水、啃干馒头撑过最难的日子。
毕业后没戏拍,租地下室,冬天冷得直哆嗦。
一泡面能吃两顿,晚上靠看剧本取暖。
他是一步一步熬出来的。
后来演了《觉醒年代》里的陈独秀,拿下白玉兰奖;再到《三体》里的史强,让无数观众记住那个眼神里有故事的硬汉。
走红后没膨胀,也没忘家。
攒够钱的第一件事,不是买豪车,而是给八个兄弟姐妹每人买了一套房。
“当年你们把窝窝头省给我,现在我给你们安个家。”
一句话,轻飘飘,却装着一辈子的情。



这次捐款的事,其实在八月就有了迹象。
人民日报那时候写过他,说“让表演回到土地”。
央视新闻十月又出了条短片,名字叫《一个演员的无声告白》。
片子没夸他演技多好,只讲了一件小事——
拍戏时,他看完烈士信件后,偷偷去擦眼泪,转过头,又对剧组的人说:“这戏不能拍花哨。”
他太清楚,自己演的不是英雄,是那些被时间掩埋的普通人。
拍完戏,他把全部片酬捐出去,说:“这是他们的故事,不该拿来挣钱。”
这句话,后来被网友贴在视频评论区,点赞破十万。
在浮华的娱乐圈里,他是个稀有的人。
别人忙着上综艺、拍广告、抢热搜,他连微博都懒得更新,社交账号干干净净。
他不卖人设,不刻意“营造正能量”。
哪怕这次捐款被曝出,也没一句多余解释。
记者问他为什么捐,他淡淡地说:“这是应该的。”
简简单单五个字,比一堆冠冕堂皇的发言更让人动容。



1200万,相当于当年某演员“一爽”的六次片酬。
可对他来说,这钱是半辈子的积蓄。
他不是资本推出来的流量,也没后台。
每一分钱,都是靠一场场戏、一句句台词、一滴滴汗水换来的。
捐出去的,不只是数字。
那是他这些年在片场熬夜的时间,是一遍遍重拍的坚持,是拍戏摔伤、感冒、饿着肚子还要撑下去的劲头。
有网友评论他“太傻”,说现在的圈子捐点钱都要拍成纪录片。
但也有人夸他“真硬气”,能把英雄的戏演成自己的样子。
他没回应,照旧拍戏、背词。
对他来说,演员的本分,就是演好戏。
演英雄时入戏,做自己时也要像个英雄。
娱乐圈里太多虚的东西,可他这一举动,却像一股清风,吹得人心里发烫。



于和伟的这一捐,不是秀,更不是手滑发的公关稿。
他只是默默地做了件他觉得该做的事。
没有喧哗,没有标榜,却把“演员”两个字演到了极致。
演英雄,做英雄。
真正的光,从来不会自己吵闹,它只会默默照亮别人。

cjlcjl 发表于 2025-11-1 12:35

已经辟谣了,还写

咖啡豆 发表于 2025-11-1 15:05

好样的于和伟[点赞]

oppledr 发表于 2025-11-1 15:30

太敬佩他的为人了[点赞]

walysj 发表于 2025-11-1 16:09

这个是造谣。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52pj 发表于 2025-11-1 23:54

默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文未取!”于和伟1200万片酬悉数捐出,致敬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