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p123 发表于 2025-11-1 11:09

社保一交应届生身份就没了?北京放宽条件!

近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通知》。《通知》明确,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放宽了高校毕业生参加招考(聘)条件。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地方国有企业招录(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应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含毕业当年度)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多重政策红利让毕业生不愿放弃应届身份
“这可太好了!”这一政策的出台,在大学生当中反响强烈。
为何大学生对这项政策如此重视?这要从应届生身份的重要性说起。
“保住应届生身份的核心办法”“这些操作可能让你失去应届生宝贵资格”“应届生第一份工作别随便找!社保一交身份就没了!”……网上大把教人如何保住应届生身份的攻略让人眼花缭乱。这些攻略基本都是围绕“我交过社保还算应届生吗?”“签了合同还能考公吗?”等等话题展开。
应届毕业生千方百计地想要留住这个身份,源于这个身份可以享受多重政策红利,例如考公考编的专属岗位、央国企校招的低门槛通道、地方政府的求职补贴与住房优惠等等。尤其是在央国企招聘中,校招名额占比较高,社招多面向资深人才,应届生身份几乎成为普通毕业生的“入场券”。
应届生又分自然应届生和政策应届生两种。自然应届生仅限毕业当年;政策应届生则是指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应届生同等待遇。而毕业生们看重的就是这个政策毕业生的身份。只要还保留住这个身份,就可以继续以应届生身份参加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国企招聘,还有其他一些就业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
有人一心考公考编宁愿先不上社保不就业
“毕业两年内”比较明确,可“未就业”又该如何判定呢?到底以签了三方协议为准,还是劳动合同为准?在家开个网店算不算就业呢?在亲戚的公司当个临时工,算不算就业呢?这些都不好判断,于是,与劳动关系捆绑在一起的社保就成了最直接的认定方式。这么一来,有些一心想要考公考编的毕业生不敢找其他工作,宁愿选择缓就业、慢就业,以保留应届生身份,第二年还可以报考应届生专设岗位;还有毕业生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主动提出不签订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让正规公司的HR都不敢接招——“这是违法的啊!”
这个“缴纳社保即视为落实就业”的不成文规定,让毕业生不敢轻易就业,生怕失去这个“一次性机会”。
多地已出台政策 优化应届生身份认定
这种情况已经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近两年来,很多地区出台政策,对应届生身份认定的政策进行优化。例如,上海提出:本市事业单位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应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含毕业当年度)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同时,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在沪央企在开展校园招聘时,应结合企业实际,将校招岗位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含毕业当年度)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湖南省则明确,“高校毕业生”为近3年内毕业、招聘过程中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还有云南、贵州、山东、广西、浙江、福建等省份,均出台了相似政策。核心调整集中在两点:一是延长应届资格时限(1-3年不等),二是取消“社保缴纳”作为身份认定的限制条件。​
很多大学生认为,这项政策的出台,可以让他们在专心备战考公、考编的同时,也能放心地去找其他企业类工作;对于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来说,也可以后顾无忧地按照国家规定签合同、上社保,保障自己的劳动权益。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代丽丽

陪着寂寞看孤单 发表于 2025-11-1 12:07

学子不易应放宽条件向北京学习![点赞][加油][心]

诛仙九妹 发表于 2025-11-1 12:10

严格的条条框框会束缚今后的城市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社保一交应届生身份就没了?北京放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