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影响大脑!北大研究揭示:3亿人失眠或是身体里缺这一物质
“明明很累很困,但就是睡不着”“夜晚的情绪太可怕了,越想睡越清醒”……《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显示:我国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数据来源:中国睡眠研究会
当几亿人苦苦寻找助眠良方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团队联合多机构在顶刊《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的研究,为这一困境带来新的突破口:看似是大脑想太多,实则失眠的根源可能深藏于“九曲十八弯”的肠道里。
一、3分钟快速入睡:睡眠为何受肠道影响?
肠道常被称为“第二大脑”,科学家发现,肠道里的微生物可以遥控大脑的睡眠开关,而发挥作用的关键正是一条连接肠道与大脑的通道——肠-脑轴,丁酸盐等代谢物便是通过这一路径改善睡眠。
图源:PubMed
研究将失眠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失眠的人肠道中产丁酸的菌远少于健康组,其中大部分菌株都直接与睡眠相关;动物实验也表明,补充丁酸盐前体三丁酸甘油酯后能改善小鼠睡眠。
这些数据证明了“缺丁酸盐影响睡眠”的生理现象。
并且,这一发现并非孤例,华盛顿州立大学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显示,向大鼠的门静脉注射丁酸盐后,它们的睡眠潜伏期(入睡时间)缩短至三分钟以内。研究人员分析,丁酸盐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并作用于大脑中与节律调控相关的区域,从而影响睡眠。
二、微生态调节:睡眠干预的一个新方向
一直以来,大多数失眠患者依赖药物或合成褪黑素调节睡眠,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和认知损伤。肠-脑轴的研究潮流将丁酸盐、AKK菌等前沿物质推向大众视线,专家表示,微生态调控为改善失眠提供了全新思路。
不过,丁酸盐本身性质不稳定,易被胃酸破坏,且具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一般不直接补充。研究中所用的三丁酸甘油酯属于天然油脂,可在肠道中逐步分解为丁酸;另有研究显示,补充某些产丁酸菌(如AKK菌、丁酸梭菌)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为促进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与睡眠调节相关的多种原料已经在国内市场布局,例如上海-原衍-生物已持续开展AKK001菌、三丁酸甘油酯微囊粉等相关原料的研发与生产,为基于微生态调控的健康产品开发提供了供应链支持。
据今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报告,当前我国近一半的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而且在存在睡眠问题的群体中,超过七成(72.3%)的人同时表现出焦虑或抑郁等心理困扰。基于这一背景,原-衍生物研发负责人表示:“(产丁酸菌)AKK菌可提升血清素(5-HT)水平,通过情绪舒缓,解决入睡困难并提升睡眠质量。”相比药物干预,从肠道入手能够系统性调节情绪及睡眠。
图注:微博话题#失眠签到#,累计阅读达到了11.1亿次
目前,三丁酸甘油酯微囊粉及AKK001菌株均已通过原料安全认证,推动我国在肠道健康领域的研发和转化能力不断提升。
北京大学团队的这项研究拓展了人们对睡眠机制的认识,也为非药物干预睡眠提供了新的思路。有专家预测,未来,在科研成果持续转化的过程中,肠道微生态调控将成为引领睡眠经济的一种新趋势。
Wang, Zhe, et al. "Gut microbiota regulate insomnia-like behaviors via gut-brain metabolic axis." Molecular psychiatry 30.6 (2025): 2597-2611. 看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