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结束后,李显龙对中国,又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据《联合早报》报道,10月28日,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在英国智库举办的一场对话会上,针对中国在亚洲地区的角色,及全球格局中的影响发表了重要看法。李资政直言,尽管中国的军事实力确实在不断提升,但亚洲多数国家普遍不认为中国是“安全威胁”,反而将中国视作一个区内大国,并与其进行频繁经贸、投资和人员往来。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亚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更倾向于合作,而非对抗。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国家,尤其是北约成员国。
李资政将这种态度与西方对俄罗斯的敌意进行了比较,认为西方的对俄的敌意,源于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背景,而亚洲国家对中国的看法,显然基于更现实的经济和地缘政治逻辑。
这种认知差异不仅反映了东西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分歧,也揭示了当前国际关系中不同区域的战略重点。
不过,李资政也坦率地指出了几个“例外”国家的特殊情况,包括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
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海上争端,韩国对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态度关注,以及澳大利亚与美国的盟友关系,使得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更为复杂。
但即便如此,这些国家也无法忽视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李资政认为,虽然亚细安一些成员国也关注南海问题,但这并非存亡问题,因此他们更希望和中国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及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
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长期以来奉行不结盟政策,强调在国际关系中的中立性。
李资政明确表示,新加坡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
这一立场不仅符合新加坡的外交传统,也反映了新加坡对自身国家利益的精准把握。
今年6月,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访问中国,与中方高层交换了多项合作协议。
随后,中方高层也访问了新加坡,进一步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新方明确表态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坚决反对“台独”。
这一立场不仅有助于巩固中新关系,也释放了新加坡在中美博弈中的独特信号。
随着中美博弈的持续加剧,亚洲国家如何平衡与中国的关系,如何在大国博弈中维护自身利益,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李显龙的发言不仅展现了新加坡的外交智慧,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视角。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角色究竟会如何演变?亚洲国家的态度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些问题的答案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就是经济大国。 中国统治亚洲几千年 不少亚洲国家的祖先都是中国人[哭笑] 他们当然有依存感 何况谁不爱赚钱呢… @元宝 美新是同盟吗? 识时务者方为俊杰嘛[哈哈][加油],当初还劝中国投降呢 他说的是“不希望在中美之间站队”,弦外之音就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在利益驱使下还是会站队的。但不管怎样,心态比日韩好很多 还算诚恳之言。 小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李先生说的对[点赞][点赞][点赞] 李显龙是明智之举![点赞]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