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改革落定?单节10分钟+4外援!本土球员要怎样培养
距离CBA新赛季开赛不足两个月,一则消息打破平静,解说员哈秋通过社媒确认,新赛季单节时长将从12分钟缩减至10分钟,全场40分钟的赛制正式与FIBA接轨。与此同时,此前的消息,外援政策调整,注册上限4人不变,但赛季更换次数受限,这就使得很多之前准备开赛先屯三名外援的球队不得不备上四外援。一边是比赛时间缩水,一边是外援人数扩容,不少球迷直言:“本土球员的出场时间要被挤压没了?”这场牵动联赛根基的改革,到底是进步还是冒险?前中国男篮主帅乔尔杰维奇曾直言,48分钟赛制让球员难以适配国际赛事节奏。
单节10分钟的改动,相当于为联赛与国家队搭建了桥梁,对球迷来说,改革带来的观赛体验升级更肉眼可见。以往“慢悠悠磨阵地”的拖沓场面大幅减少。更关键的是,容错空间缩小让比赛悬念倍增。
但改革的争议点也随之而来,最核心的担忧集中在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外援政策看似“收缩”,实则形成鲜明的“倒逼效应”,4人注册上限让球队更倾向于囤积优质外援,关键阶段的战术重心自然向外援倾斜年轻球员的成长通道更受冲击,新星在热身赛的高光表现,很难在正赛中重现——单节10分钟下教练轮换更趋保守,只敢启用8-9人轮换阵容,以往靠“垃圾时间练兵”的培养模式渐渐变少。
若想守住本土球员成长的底线,可以推行“U21强制轮换”规则,参考欧冠标准明确年轻球员最低出场时间;加速CBA与NBL升降级机制融合,为青训球员搭建更通畅的上升通道;细化外援使用规范,比如限制关键节次的外援出场人数,避免“末节外援独舞”的场景。
从长远视角看,单节10分钟的改革本就是CBA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NBA的48分钟赛制终究是个例,全球主流联赛早已统一为10分钟单节标准。只要能通过配套政策筑牢本土人才培养的根基,就能实现“联赛竞技水平提升”与“国家队实力增强”的双赢。 全场40分钟,对标国际篮联规则!反而对抗性会增加!但是更加考验教练们的智慧了! 建议采用国际篮联规则来规范吹哨! 既要又要 搞得四不像 “国内大佬”还是算了吧!最后一节五外援我都没意见,开心就行! 基因在那放着那,就算不培养,中国篮球在亚洲也是数一数二,足球再怎么培养也不行 cBA别整成外国人跟外国人比赛! 时间缩短了,球迷看的时间短了,赞助商广告也短了,联赛制度一年一变,这个联赛离解散时间不远了。 既然要学习,那就全方位学习,能不能裁判判罚标准也学习一下国际标准,别整那么多主场哨,人情哨以及黑哨 不如改成18秒进攻...[哭笑][哭笑][哭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