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firefly 发表于 2025-10-29 06:33

你设置的密码真的安全吗?这些坏习惯可能导致数据泄露

密码如同数字时代的无声卫士,默默守护着我们的通信隐私,保障着金融交易和政务系统的安全,更在无形的网络空间中,筑起一道抵御入侵的“数字长城”。然而,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省事”“方便”的行为,正在悄然侵蚀着这道至关重要的防线。
  这些坏习惯,你中招了吗?
早上醒来解锁手机,顺手输入“123456”;网上购物看到心仪的商品,迫不及待下单,支付密码是生日后六位;公司OA系统登录,管理员账户名仍然懒于修改,使用着初始的“admin”……这些看似省事的“便捷”操作,正在不知不觉中让数字空间门户大开,变为“不设防的城池”。
密码设置“偷点懒”。某企业在部署一批网络设备后,未按规范要求修改初始密码,致使攻击者通过暴力破解手段侵入系统,最终导致业务中断、核心数据外泄。
数据加密“放点水”。某医院未对患者数据库采取加密保护措施,导致数万条诊疗记录被不法分子非法窃取,相关责任单位被依法追究责任。
密码破解“走偏门”。个别主体为贪图方便或规避监管,私自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破解版”或非正规加密软件,此类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无法保障,极易成为被攻击的突破口。
  如何做守护密码安全的
“第一责任人”?
数据泄露,不仅会给个人带来损失,还可能导致公共安全问题,进而危害社会稳定。“密码只是个人小事”的错误观念,早已不符合数字时代安全要求,每一个人都是密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请牢记以下三条“密码生存法则”:
密码要上“动态锁”。重要账号(如支付、社交、邮箱等)和关键账户,建议采用“字母+数字+符号”组合,长度不少于12位,并定期修改更换。对于多个重要账户,应在密码设置时有所区分,拒绝“一码走天下”。
修改密码“留心眼”。修改密码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操作,不要轻信所谓“客服帮你改密码”“系统升级需验证”等陌生来电。短信验证码等二次验证信息是最后一道防线,需严格保密,绝不能向他人泄露。
关键设备“穿铠甲”。家里的路由器、企业办公电脑等,要启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的高强度加密协议(如WPA3),拒绝使用“开放网络”或弱加密模式,确保网络传输通道的安全可靠。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密码安全无小事,规范操作记心间。每一次谨慎设置密码,每一个规范的加密操作,都是在为数字中国筑牢根基。当你拿起手机,输入密码时,不妨多花几秒思考:我的密码,真的安全吗?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任何组织和个人违法使用密码技术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等问题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mulunbo 发表于 2025-10-29 07:34

个人要注意,企业更得负责!新闻里那个公司不改初始密码导致数据泄露,太典型了。很多单位图省事,用admin/123456当默认密码,出了事就是大事。安全不能光靠个人,单位必须建立强制性的密码规范。

voo 发表于 2025-10-29 07:34

道理都懂,但密码太多真的记不住啊!现在动不动就要12位以上加特殊符号,每个网站要求还不一样。希望科技能提供更安全的替代方案,比如普及指纹、刷脸认证,既安全又方便。

voo 发表于 2025-10-29 07:34

国家安全部专门发提示,说明密码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了。每个人都是防线的一环,不能总觉得“没事的,谁会偷我信息”。这种普法教育太有必要了,应该多进社区、进学校宣传。

hnn 发表于 2025-10-29 07:34

“我就一普通人,没人会黑我”——很多人这么想就错了!黑客是批量扫号的,才不管你是谁。弱密码就像把家门钥匙插在锁上,总会有坏人顺手拧开。安全无小事,侥幸心理最要不得!

温馨阁 发表于 2025-10-29 07:43

以我的经验看,连6尾数密码都没出过问题,再复杂的密码都扛不过平台本身的数据泄露,数据收集者,尤其是安全层级很低的基层单位、国有企业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动辄要求录入信息、人脸、指纹、密码,泄露的风险和危害极大。

weili0677 发表于 2025-10-29 08:06

应该大力推广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来登录网上所有的应用。

superzhzh 发表于 2025-10-29 08:34

总觉得123456好记省事,却不知它常年霸榜最糟密码。其实设密码不用死记,把喜欢的词加符号和年份打乱就行

standme 发表于 2025-10-29 08:34

​家里路由器默认密码从来不改的人太多了,黑客扫到admin这类初始密码,分分钟就能蹭网甚至偷数据。按密码法要求开WPA3加密不难,花两分钟设置,能挡住大部分网络攻击

咖啡豆 发表于 2025-10-29 08:34

有些人图省钱用破解版加密软件,简直是引狼入室。这些非正规软件本身就可能藏后门,不仅护不了数据,反而会把信息偷偷传出去。 ​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你设置的密码真的安全吗?这些坏习惯可能导致数据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