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九妹 发表于 2025-10-28 17:29

默克尔的警告成真,德国新政府强碰中国底线,外交全面崩盘

10月下旬,德国政府宣布“推迟”原定于两日后的外长访华行程,理由是“在华会谈未能落实”。此类说法在外交层面通常意味着事先并未达成充分互信或安排,但在本案中,其背后意味却更为尖锐。
中方并未采纳外交惯例下的“延期协商”,而是选择通过明确立场回应拒会原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罕见使用高度凝练且具有强烈指向性的表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任何自定义空间”,“只谈和平、不反对‘台独’,就是纵容‘台独’。”
这等于公开点名瓦德富尔在媒体上的“战略模糊”言论不可接受。后者刚在接受采访时宣称,“德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具体实施方式将由德国自主决定”,并补充“不支持以武力改变现状”。
这段言论的核心逻辑是试图将“承认一中”与“干预台海”并行不悖地捆绑,以维持德国既享有中国市场,又不被美国质疑“对华软弱”的政治空间。
然而,中方用公开言辞明确传达一个事实:这种模糊空间,已经终结。


外交碰撞迅速撕裂德国政坛

拒会不仅终止了一个外长行程,更激活了德国政坛内部已久的矛盾。
瓦德富尔所在的基民盟,一直试图在对华政策上推行“价值观挂帅”路线,外交上紧贴美国,在台海、香港、新疆等问题上频繁施压中国。其背后的默茨总理,则在外交场合多次表态支持“欧洲更强硬的对华共识”,但始终在实际政策上回避正面冲突。
然而,中方对瓦德富尔言论的强硬反制,让这条双轨策略彻底失衡。
执政伙伴社民党迅速划清界限。该党外交事务发言人阿赫梅托维奇表示:“取消这次访问释放了极其不良的外交信号,德国此刻更需要与中国保持建设性对话,而不是用立场秀替代接触外交。”
这不仅是一次“联合政府内部分歧”的爆发,更是德国对华政策制定权之争的集中显影。德国政治精英层内部长期存在三股路线:对华强硬派(如瓦德富尔)、经贸务实派(如社民党及企业界)、“地缘焦虑型安全派”(多出现在绿党及议会外交委员会中)。此次事件使得第二派与第一派公开对立,内部分歧不再隐藏。
默茨陷入两难——对内面临施政联盟的分裂,对外则在中美夹缝中被迫站队。原计划借外长访华缓解德国经济困境的设想,在外交碰撞中彻底破产。
稀土与市场:企业界的“用脚投票”

政治裂痕尚在台面争论,德国企业界的反应已用实际行动作出判断。
原计划与外长同行访华的商务代表团,成员包括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几家顶级高端机械设备制造商负责人及稀土依赖型制造企业——在瓦德富尔言论发出后,集体取消行程,并明确表示不希望被外长言论“强行绑定”。
这一“退团风波”标志着德国对华经贸依存的现实逻辑,与外交口号之间的全面对撞。企业界在关键利益面前的理性选择,揭示了德国政府的“双轨政策”已经难以自洽。
背后动因非常直接:中国是德国2025年前八个月的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达1634亿欧元。尤其在汽车、机械制造等产业,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已超过四分之一。而在关键原材料方面,德国对华稀土依赖高达72%,其中部分高精度加工甚至无法由第三国替代。
更不容忽视的是,中方已启动新一轮稀土出口申报机制改革,对技术门槛与买方构成的审查愈发严苛。在此背景下,企业最不愿看到的,便是德国政府以意识形态代替谈判理性,进一步激化对立。
法国保持接触,德国日益孤立

德国此次“外交断线”并非欧盟共识体现,反而加剧了欧盟内部的对华分歧。
就在几周前,法国总统马克龙特使刚刚访华,推进新能源领域合作项目谈判,巴黎始终维持“接触—平衡—分歧共存”的策略框架。而意大利在退出“一带一路”后,反而在私下与中国就港口物流合作展开低调沟通。
德国的立场,则越来越显得激进且孤立——一边在欧盟内部推动“对华统一强硬态度”,一边在国内陷入政治分裂;一边要求“全欧盟协调”,一边因一己外交失败成为负面典型。
这种落差带来一个新问题:**欧盟是否还能维持统一的对华政策界限?**从当前趋势来看,法德在“接触优先”与“对抗优先”的分歧正在扩大,其他成员国则多以自身利益为准悄然选边。
德国的“外交灾难”,在欧盟层面显现为战略模糊瓦解的第一块骨牌。
默克尔的预言与默茨的误判

默克尔在卸任前最后一次公开讲话中,曾强调“与中国全面脱钩将对德国与欧洲造成严重伤害”,并呼吁其继任者务必以“战略明智”处理对华关系。
她执政16年中曾11次访华,在“竞争—合作—伙伴”三位一体的框架下保持了中德关系的稳定性,也避免了经济风险外溢到外交主轴。
但默茨政府的对华路线,试图借美国“印太叙事”进行政策对接,又未能同步协调国内产业界、议会力量,结果是造成了政策跳跃、路线混乱、风险转嫁失败的后果。
更具象地说,默克尔的对华战略是“预判并修补”,而默茨政府则更像是在“试探中碰撞”,连基本的对华发言口径都难以统一。
中方的明确划线,相当于对这种“政策投机”说了不。拒会即警告,失约即失信。
瓦德富尔取消访华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德国对华政策在战略摇摆中撞上现实红线的标志性瞬间。它让中方清晰表达了一个信号,也让德国不得不面对:继续模糊对华定位,代价只会越来越大。
企业界已不再愿意替政治姿态埋单;社民党已开始挑战对华政策主导权;欧盟内部共识也正在从“模糊协调”走向“差异表达”。
德国必须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它想从中德关系中得到什么?是秉持现实、维系合作?还是执迷价值立场、损人害己?
对于中方来说,规则已定、红线清晰。下一次若再踩线,恐怕就不止于“拒会”了。

meto 发表于 2025-10-28 18:12

西方现如今整天讨论再工业进行,也就是分离出的工业产业,再建回来。但他们忘了,他们社会建立在资本主义之上,而资本本质是追求利润,放弃利润建设国家至令为止而末出现。况且信息化社会,产业更新换代之快已经不是工业社会可比的,一步错,步步错

wakeman 发表于 2025-10-28 18:20

一时半会奈何不了美国,不如先把欧洲干废了,也算去除了美国的左膀右臂。

superjiaming 发表于 2025-10-28 18:23

没有诚意的会谈,不如不谈!

77898876 发表于 2025-10-28 18:45

不论哪个国家,只要政治凌驾于经济之上的话那肯定完蛋!一个国家被美国裹挟有些正常,但不顾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味的跟随美国摇旗呐喊肯定会坏了自己国家!

cjlcjl 发表于 2025-10-28 19:07

可以给德国企业发补贴嘛[奸笑],外贸大客户国可以提供vip坐席,闲置厂房也可以0元固定资产入股模式提供给德国企业,当然是要经过审批。那些提供大量税收和就业的德国企业也可以税收抵扣购房款获得员工宿舍社区。出口退税没有了,但是外资企业在国内做出口的,可以有一部分社保补贴和税收补贴,大概最多有总出口额的20-30个点,看具体行业和品类以及具体行业政策

meto 发表于 2025-10-28 19:12

內地民眾仍未察覺老外在各方面屢屢敗退,白人的優越感毛病又病發了,近期發表嚴重反華言論的有德國,荷蘭,芬蘭,波蘭等等。內地民眾應該醒覺!

月光如水 发表于 2025-10-28 19:16

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台湾问题上,你必须用服从的态度才能表示尊重我。服从不彻底就是彻底不服从,你能承担的起后果,你可以考虑不服从。

月光如水 发表于 2025-10-28 19:19

你早日把台湾收回来也不会有那么多麻烦了[呲牙][呲牙][呲牙]!

wakeman 发表于 2025-10-28 19:31

真希望德国能再出现像默克尔那样有远见,有智慧的好总理[点赞][点赞][点赞]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默克尔的警告成真,德国新政府强碰中国底线,外交全面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