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权闽侯,高新区房价还会跌吗?
上上周靠网友发来的高新区的讨论消息,在xhs平台蹭了个流量,最终蹭到了叔叔电话,和蔼的说麻烦删掉一下。这几年接过开发商、网x办电话,第一次因为发个帖子接到叔叔电话也属实震惊。
目前大部分媒体都已经聊过高新区的话题了,这时候应该是安全了。
关于这个话题,能聊的东西不多,正好又是金地哥:小刚,你觉得现在房价见底了吗?
我回复:再看看吧!
带着两个话题,开始看看高新区的二手房价走势,先说结局:其实蛮好的!
01
政策调整
近期的相关文章提到福州高新区剥离社会事务职能,后来闽侯的行政介绍,也从原来备注的不含高新区,变更成了上街、南屿等8个镇。
这也就意味着,高新区托管的地方,回归闽侯管理。
关于高新区,由来已久,一区多园,包括海西园、福州软件园、洪山园等
2013年7月1日,福州高新区正式托管闽侯县南屿镇以及上街镇的5个村(上街镇建平村、新洲村、厚庭村、马排村、马保村),全面行使托管区域的经济社会职能。
虽然高新区这个功能区的概念很广泛,但是在日常楼市认知里面,也就是把闽侯南屿镇以及上街5个村,等同于高新区。
由于托管模式,这里也给了很多购房者一个期待,就是划入福州市区。
最终回归闽侯,至于未来闽侯能否撤县划区,大概率也是不可能了。
这也就让高新区的期待成了泡影。
至于为何会做出这个操作,其实不仅是福州高新区,全国都在官方指导下,剥离功能区与行政区的职责关系,减少人事岗位。
当然,当初也确实有功能区转成行政区成功的案例,所以这也是当初福州高新区的期待所在。
只不过在撤县划区收紧后,又迎来功能区职责收紧,只能说机遇早已经不在。
至于有何影响?
首先就是福州市区户口的价值多少?
高新区目前最大的痛点,就是闽侯户口,无法报考福州高中。
只不过如果仅仅为了一个报考福州高中,福州户口是否有价值?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长乐,同样改区,当初中考统一,最终长乐的高中名额被市区抢占。
后来为了保护长乐生源的升学率,只好把录取名额采取市区、长乐区的划分。
所以这里延伸到闽侯,以及高新区。
假如真的划区了,可能连高新区第一中学,都会被市区的学生抢占,最终也变成长乐模式。
高新区的学位留给高新区,市区的学位留给市区。
当然如果有特别追求教育的,福州现在也是放开落户,集体户就能入读,只不过是接送问题。
所以高新区的划区意义到底在哪?
个人觉得并不是这些,仅仅是一个身份认同而已,可能很多人觉得福州户口有啥好身份不身份。
但是在楼市里面,这些看上去很天马行空的理念,就是有它存在的理由。
当然利好也有,高新区这种很尴尬存在的身份,在很多政策上就很明显。
以楼市为例,闽侯的购房补贴,都要刻意剔除高新区,福州市区的政策一般也不会带上高新区。
爹不疼,妈不爱,两不管的地带,多多少少有点尴尬。
至于如今回归闽侯后,除了没有了认同的预期外,还有就是板块的发展问题。
这个可能才是最大的隐患。
南屿上街这几年的土拍也都是依托在高新区,园区开发配合土地规整的统一,相对而言是更有利于发展。
加上一个新区带来的关注度和投入度,也给这个片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帮助。
目前介于经济形势,新区开发也是捉襟见肘,福州还有滨海新城在那边,此外三江口等待开发。
在没了行政加持后,这里后续的片区开发,又会如何?
闽侯自身的县政府重心在甘蔗,对这里的资源倾斜有多少?
只能说这个才是后续最需要关注的,它决定了这次调整带来的变化。
02
价格走势
接着就来看看高新区的房价走势,这里的楼市走势很有代表性,强势了很多年,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短时间内崩盘。
翻看文章,2023年8月,写第一次价格下跌开始《中海破2W,旗山破1W,高新区为何下跌?》,不到3个月,这里就崩盘了。
如今时间过去了2年,这时候再用楼盘的二手成交走势去对比,已经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了。
至于楼盘选择,借鉴当时文章分析的四个区域,代表了板块的上下游关系。
在二手的数据里面,剔除了个别大户型、小户型,减少干扰。
由于明细数据太多,就不贴在文章里面了,按月做均价和套数汇总看走势,数据来源贝壳。
首先就是上游代表的中海寰宇天下、万科又一城。
中海寰宇天下:板块的代表天花板,2023年9月前,项目成交均价都在2W以上,高峰期集中在2.4W左右,随后开始下跌,持续跌到2024年7月的1.6W。
随后近一年时间项目成交稳定在1.5W左右,在平台的成交套数也不算少。
万科又一城:板块的二哥,价格一直比不过中海,项目在2023年9月开始下跌,此前均价2.2W左右,随后下跌到2024年7月的1.4W左右。
近一年稳定在1.4W,同样的成交套数也在增加。
群升江山城:依靠闽师专附小这个划片,当初也被定位成了板块的“学区房”,也是个超级大盘。
项目价格在2023-8月开始下跌,之前均价在1.9W上下,随后跌到了2024年11月的1.1W,近一年稳定在1W上下。
阳光城翡丽湾:位于南屿的大盘,主打高新区万达+地铁预期,项目价格在2023年6月开始下跌,此前均价在1.7W左右,一路跌到了2025年2月的9.5K,近半年稳定在9K左右。
三盛托斯卡纳:同样位于南屿的大盘,主打的也是高新区万达,2023年9月项目开始下跌,此前均价在1.7W左右,下跌到2024年9月的1W均价,近一年稳定在1W左右。
正祥林语墅:位于旗山的大盘,板块的下游代表,2023年9月开始下跌,此前均价1.2W左右,跌到2024年11月的8K,随后在8K上下波动,近2个月均价来到7K。
分析:通过对几个区域的二手价格走势对比,当然数据有一定波动,毕竟样本数不算多,但是整体走势还是比较清晰。
板块在2023年下旬开始,从上而下的集体下跌,用了一年时间,跌幅都在40%以上。
在2024年9月开始,板块上游的中海寰宇、万科又一城,终于稳住了下跌的趋势,中游的群升江山城随后也稳住。
南屿的翡丽湾9月稳了半年后,价格再一次下跌,正式跌破1W,近半年才稳住。
至于最下游的旗山区域,价格波动较大,不过并没有看到价格稳住的趋势,近2个月已经来到7K以下,而且成交套数并不多。
综上,从四大区域也能看出,一个大板块,上游一直都握有定价权,即便在普跌的背景下,只有上游稳住了,下游才有可能稳住。
至于最下游的区域,即便当初价格更低,但是跌幅并不会更少,而且会出现一个情况,看上去价格不跌了,实际是成交量没有,已经进入有价无市了。
这就是高新区的写照,至少从半年的走势来看,板块的大部分二手是相对稳定的,部分项目的成交套数也相对不少,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信号。
只不过看上去稍微稳定的价格,如今又迎来这次的调整,不知道是否又会引起新一轮的价格变化。
03
盘点总结
目前的外围区域,下跌已经是常态,很多板块已经跌到没了流动性。
一旦没有流动性后,所谓的价格已经没有参考意义,这时候对于市场才是最绝望的。
即便想降价卖,都难觅下家。
在这一点上,上一轮的参考就是经常说的四大鬼城。
如今高新区的下游板块也有类似的影子存在,不过对于中上游的区域,整体的数据趋势还是不错。
能保持住这个数据的最大诱因很简单,无非还是人口。
这也是高新区作为新区,最大的成功点。
如今回首看所谓的新区楼市,高新区这10年的走势,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参考的案例。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