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九妹 发表于 2025-9-28 16:23

高诗岩又语出惊人,从来不反思自己?陶汉林领教了

高诗岩的“山”与陶汉林的“坑”:一场关于成见与自我的篮球辩论
近日,山东男篮后卫高诗岩在一次采访中,为自己的国家队之旅送上了一句颇具文艺范儿的总结:“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改变不了成见,那就自己翻过这座山。”话音落下,舆论场上顿时像投进了一颗“高氏震撼弹”,球迷们面面相觑,表情复杂得像在看一场抽象派画展——意境是有的,但就是从他那张熟悉的脸上说出来,感觉哪儿哪儿都透着点……拧巴?


高诗岩:身背“大山”的翻山者
必须承认,小高这次亚洲杯预选赛的短暂“镀金”,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他那招牌式的玩命防守和偶尔灵光一闪的串联,让人看到了他的价值。于是,底气足了,腰板硬了,从前那个在争议中前行的愣头青,瞬间化身为洞悉世事的哲学诗人。
“成见是一座大山”,这话本身没毛病,放在任何励志故事里都是金光闪闪的座右铭。但问题在于,高诗岩口中的“成见”,具体指什么呢?是指大家对他投篮不稳定、进攻选择有时上头的批评吗?
这就有意思了。投篮不准,这恐怕不是“成见”,而是像1+1=2一样客观存在的“事实”吧?如果把球迷和媒体对他技术短板的指出,统统归类为需要“翻越”的恶意大山,那这翻山之旅,听起来倒更像是一场拒绝认路的任性徒步。
回想他的职业生涯,从辽宁的夺冠拼图,到山东的顶薪核心,无论是老东家还是新东家,给予他的平台和机会,都算不上亏待。在辽宁,他是众星拱月环境下成长的防守尖兵;在山东,球队更是将他视为后场绝对核心,赋予无限开火权和战术地位。所谓“谁都对不起他”的悲情剧本,似乎怎么也套不到他高诗岩的头上。反倒是在一些场合,他的一些行为和言论,让曾经的队友和球迷感到些许“心寒”。


陶汉林:那个曾被“坑”苦的憨厚内线
说到“心寒”,此刻最心有戚戚焉的,恐怕非山东大汉陶汉林莫属了。想必小陶的脑海里,已经不受控制地闪回了一些不那么愉快的画面。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篮下,陶汉林经过一番肉搏,终于卡到了一个绝佳的位置,他张开大手,眼神坚定,内心OS已经响起:“小高,这里!空位!给球啊!”然后,他就眼睁睁地看着高诗岩一个潇洒的转身,迎着对方两名防守队员,完成了一记高难度的……“打铁”。留下陶汉林在原地,伸着双手,从期待到迷茫,再到无奈,表情变化之丰富,足以做成一套表情包,配文:“我又被坑了!”
这绝非孤例。在过去的比赛中,高诗岩一些上头式的个人进攻选择,与陶汉林在内线的要位形成了鲜明的“时空错位”。小陶拼尽全力抢下的前场篮板,可能转眼就葬送在一次不合理的仓促出手之下。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厨子辛辛苦苦备好了一桌满汉全席的料,结果搭档过来一把火全给烧糊了。所以,当高诗岩在谈论“翻山”时,陶汉林或许只想默默地吐槽一句:“兄弟,你先翻过‘不传球’这座小山丘,咱再谈别的成不?”


反思的镜子,究竟该照向谁?
高诗岩的言论,其核心矛盾在于,他将外界的批评一股脑地打包成了“成见”,却选择性忽略了自己那些需要改进和反思的“问题”。真正的强大,是像易建联那样,用一场场稳定的表现和日复一日的苦练,让所有质疑者闭嘴;而不是在取得一点点成绩后,就急于用金句来武装自己,营造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感。
他的“大山论”,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向外界,他看到的是层层叠叠的偏见;但这面镜子,更应该照向自己,照见那个在训练馆里加练投篮到深夜的身影,照见那个在比赛中需要更冷静、更信任队友的自己。
对于山东男篮而言,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串联全队、关键时刻能稳定军心的核心后卫,而不是一个“哲学家”。高诗岩有激情,有斗志,这是他的宝贵财富。但若想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真正攀上高峰,他需要翻越的,或许首先是自己心中那座名为“自我”的山头。
当有一天,他不再语出惊人,而是用一次次精准的中投和一次次冷静的助攻说话时,陶汉林们自然会心甘情愿地为他“抬轿子”。到那时,山,自然就在他的脚下了。

温馨阁 发表于 2025-9-28 17:25

别吹了,高诗岩没能力翻过这个山,只能是从山上掉下去,给人当笑话!

kingfirefly 发表于 2025-9-28 19:26

认清自己太难了

疯了吧 发表于 2025-9-28 20:06

高太把自己当成一张牌了!

922b3eb6 发表于 2025-9-28 20:46

岩太高,摔太重。

mulunbo 发表于 2025-9-28 21:00

walysj 发表于 2025-9-29 00:04

挑事!

mulunbo 发表于 2025-9-29 04:46

挑拨离间,人家一句座右铭,让你弄得好像他和陶汉林有多大仇是的,还把他立于所有人和媒体的对立面,你是不是想把他正臭,真是无良人

神隐之左手 发表于 2025-9-29 06:12

小高需要加强的地方很多,要清醒组织后卫职责,是组织起整个球队的进攻,带动调整整个球队的进攻,陶汉林抢到空位,说明他成功,组织后卫没能发现,或没能把球给他,就是组织后卫失职渎职,失去了一次机会,可能就给对手一次机会……

k88ls06 发表于 2025-9-29 09:25

版区有您更精彩{:2_39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诗岩又语出惊人,从来不反思自己?陶汉林领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