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 发表于 2025-8-16 08:21

中国女排兵败世锦赛之后,才是赵勇迎来真正考验的时刻

当中国女排以1-3的比分不敌世界排名第十四的法国队,止步世锦赛十六强时,这场爆冷不仅刷新了球队自 2010 年以来的世锦赛最差战绩,更将主教练赵勇推向了舆论的聚光灯下。
老实说,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在大多数球迷的预料之中,大家想过世锦赛会输,也想过会输得难看,但对手至少得是意大利和土耳其这样的级别,而不是两个月前刚刚在VNL里被我们3-0轻松击败的法国。


然而,从赛前被寄予厚望的“青春之师”,到淘汰赛中攻防失序、关键分崩盘的被动局面,此次兵败曼谷的结果,与其说是年轻队伍成长路上的“意外摔跤”,不如说是中国女排系统性问题的集中爆发。
复盘这场失利,表面看是年轻球员大赛经验不足、关键分把握能力欠缺:年轻的二传张籽萱虽然天赋出众,但毕竟首次征战世界大赛,面对法国队的高压发球、在一传质量不到位之后显得手忙脚乱;此前备受期待的主攻庄宇珊,受限于身高,在欧美球队的高拦网前屡屡受挫;伤愈复出的李盈莹状态起伏,未能复刻往日“定海神针”的表现;再加上吴梦洁的伤病与倪非凡的突然短路……看上去确实是多种负面因素叠加的巧合。
赵勇也在赛后采访中说,要对年轻的队伍更加宽容,要给予队伍成长的时间。
但事实果然如此吗?
在以前的文章里,我们就多次强调过,目前的国内女排联赛,对抗强度低、战术体系单一,这样的联赛环境根本无助于球员的成长,必将会造成国家队的困境。
尤其是国家队长期以来的副攻痼疾——在VNL分站赛中,我们就曾经见到过,赵勇点选的三名年轻副攻,陈厚羽、万梓玥和王奥芊,居然没有一人具备强攻能力,甚至连基础的背飞都做不好,拦网能力也不够突出,这也导致赵勇不得不在世锦赛中继续启用王媛媛,甚至临时征召了高意,但效果如何,只能说大家心中有数。


还有接应位,无可否认,龚翔宇在年轻时具备相当出色的进攻才华,但最终受限于中国女排的一贯战术体系,生生把自己打成了所谓的“全能型”接应,而现在她年纪上来、身体状态也因为积累的伤病状况而下滑的时候,全能型就变成了保姆型,完全失去进攻威慑力。
大家有条件的话,可以看看朱婷在意甲科内利亚诺俱乐部里的队友、瑞典队的强力接应哈克,作为当前的世界第一接应,无论什么样的传球,都能打成强力的调整攻——这样一名接应,对对手拦防的牵制作用和对己方主攻的增幅作用如何,是不言而喻的。
还有日本队,身高只有1米74的石川真佑,此次世锦赛里在4号位所展现出来的攻击力,以及对对方防线的阅读能力和牵制能力,都已经胜过任何一名同位置的中国球员。
回到比赛内容上,我们仅仅只拿庄羽珊这一个点出来分析,表面上看,确实是庄羽珊身高不足,同时经验也不足,导致缺乏一锤定音的能力,但只要更进一步的分析,庄羽珊每次边攻扣球,对方的双人拦网马上到位,毫不犹豫,为何?一方面是对角主攻的李盈莹和吴梦洁因为伤病打不出压制力,另一方面则是副攻缺乏更多的攻击手段,导致法国队的防守资源可以肆无忌惮的倾斜。


另外一个值得一说的点还在于,不管是法国队,还是日本队,目前队伍当中都有大量效力于欧洲联赛的球员,而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多次强调过,目前在土超和意甲的带动下,欧洲女排联赛整体水平之高、攻防转换节奏之快、比赛强度和比赛质量之精,都远非中国国内联赛可比,所以,法国队的针对性拦防调整才能那么迅速,所以,日本队可以用精妙的配合与精心设计的进攻路线屡屡打穿欧洲队伍的高拦网。
毫无疑问,国内联赛的“舒适区”,正在慢慢消耗年轻球员的“涨球”黄金期,而这,恰恰是赵勇在打造“青春之师”时难以逾越的现实障碍。
更值得商榷的是,赵勇曾经高举“青春风暴”的大旗进行战术改革——年初组建国家队时,他大胆排除朱婷、袁心玥等功勋老将,启用吴梦洁、庄宇珊、张籽萱等年轻球员,一度让人看到女排换血的希望。而后,在世界女排联赛(VNL)上,这支年轻队伍敢打敢拼,打出了蔡斌时代少有的昂然精神,也让外界对其世锦赛表现充满期待。
可当真正站在世锦赛淘汰赛的舞台上,赵勇的用兵却悄然趋向保守,李盈莹和高意的加入,明显破坏了队伍原有的化学反应。


我们理解赵勇的无奈,这里面有许多不可抗拒的因素,比如李盈莹的“强烈请战”,又比如我们之前所说的副攻痼疾,但在比赛中,赵勇多次在场面稍微不利的情况下就马上调整攻击线,李盈莹、吴梦洁、唐欣和龚翔宇挨个在做轮换排除,这种“首鼠两端”的心态,恰恰正是主帅的大忌。
主帅心不定,队伍自然心不定,所以我们也看到,VNL时期本来优缺点都特别明显的中国女排,却能万众一心顶住压力,打出精气神,而在世锦赛上的中国女排,却表现得犹犹豫豫,仿佛回到了蔡斌时期。
是的,蔡斌执教时期,也同样出现过类似的半途而废的战术改革,在改革和保守之间反复摇摆,最终奥运会的阵容还是不得不回归保守,改革了个寂寞。
正如赵勇在采访中所言,对于重建期的球队来说,“青春风暴”本就意味着要接受试错、承担失利,可赵勇在关键时刻的“求稳”心态,不仅没能保住成绩,反而让年轻球员失去了在高压下成长的机会。
重建路漫漫,球员要成长,主教练也要成长,这确实是要交的学费,但在兵败世锦赛之后,才是赵勇真正需要直面考验、做出抉择的开始。


客观来看,此次兵败大概率不会动摇赵勇的帅位。毕竟在他治下,中国女排摆脱了此前的低迷士气,重新找回了敢打敢拼的精神面貌——这种精神力量的回归,是蔡斌时代未能实现的突破。但竞技体育终究要靠成绩说话,仅有精神没有技术支撑、没有战术体系的完善,注定难以在世界强队中立足。
可接下来呢?
是继续坚定“青春风暴”的路线,顶住成绩压力,让年轻球员在大赛中“摔打”成长?还是进一步推动球员留洋,打破国内联赛的桎梏,让李盈莹、吴梦洁和庄宇珊等球员在欧美高水平联赛中补齐短板?亦或是在战术体系上破旧立新,摒弃早已落后的“保姆型接应”传统,大胆尝试强力接应的培养?
甚至于,是否要征召老将朱婷?


这些抉择,每一个都伴随着风险与挑战:坚持青春路线可能面临短期成绩波动,推动留洋需要协调地方球队的利益,改革战术体系则要承受“颠覆传统”的舆论压力。但中国女排的重建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支常胜之师也必然要经历阵痛与锤炼。世锦赛的失利,与其说是一次“滑铁卢”,不如说是一次“清醒剂”——它让赵勇看清了改革路上的障碍,也让所有人意识到,女排的复兴不仅需要年轻球员的冲劲,更需要主教练的坚定与魄力。
但赵勇,他会是那个打破铁屋窗户的人吗?他有这份魄力吗?
我们不得而知,只能等待,只能观望。
在此前的文章里我们曾经说过,当前中国女排的实力定位在5-8之间,此次输给法国,确实有伤病、状态和磨合的原因,不能作为明确的评判标准,但大家心中也清楚,“中国女排”这四个字的重量,就注定了任何教练都必须以冲击领奖台、甚至是夺冠为目标。


所以,失利之后,才意味着对主教练赵勇的考验正刚刚开始。
赵勇若能顶住压力,在保守与改革之间做出坚定选择,在联赛短板与球队建设之间找到破局之道,或许能为中国女排的复兴找到新的方向;反之,若继续在犹豫中徘徊,即便有再高昂的精神,也难以带领这支年轻队伍走出困境。毕竟,世界排坛不相信过去的荣耀,更不相信眼泪,世界女排的发展也不会等待犹豫者——赵勇的下一步,不仅决定着他自己的帅位命运,更关乎中国女排未来数年的走向。

dsfgdsg 发表于 2025-8-31 20:18

今天的比赛女排防守做的不好,基本拦不住法国队的进攻,而我们的三个主攻手也不下球,高意副攻这个点换得太晚了,基本逆转不了!输了也好,把球队的缺点早点儿暴露出来[点赞]新女排的目标是明年亚锦赛拿下冠军提前进入奥运会!

walysj 发表于 2025-8-31 20:19

看看泰国,日本队的一传,再看看我们的一传,差多了,组织不起最合理的进攻也就正常了。二传上一场传俩空气球,这场替补二传又连续两个失误,后排防守站位和预判能力也很弱,所以打输了很正常,以后继续练吧。

疯了吧 发表于 2025-8-31 20:19

中国女排与法国队的比赛不如人意,以前法国队与中国女排不在一个级别上这次与法国队的比赛输的很惨 其一战术不灵活其二反应迟钝配合很差,扣杀不果断等……。

superzhzh 发表于 2025-8-31 20:24

中国的实力,不允许说大话,法国队的自由人说了大实话,打赢了中国队又能怎样?

superjiaming 发表于 2025-8-31 20:46

输给上升期的法国女排不冤。继续努力,赶快成长起来,你们很棒,加油💪

dsfgdsg 发表于 2025-8-31 20:53

新人扣球到李莹莹那么狠准实属不易呀,光有猛劲不行,看李莹莹扣球到网口那还有思路呢都拦着就拐弯

ress 发表于 2025-8-31 20:57

中国女排现在没有一个挑大梁的,悲哀呼!而往往是大量的媒体都在吹嘘哪个好哪个强,这场比赛终于看清了事实,真的不值得吹嘘。

温馨阁 发表于 2025-8-31 21:17

以老带新是中国女排传统,朱婷、袁心钥可以作为女排精神的传承人,但被放弃不用,与中国女篮获亚洲老三有何区别?谁当教练都以培训新人为名,想当出头鸟,将国家荣誉不当回事,既丢了国家荣誉又伤害了球迷的心

voo 发表于 2025-8-31 21:37

败在没有大赛经验年纪太轻的二传手身上,还是应该把小刁带上,危难时刻可以救场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女排兵败世锦赛之后,才是赵勇迎来真正考验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