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 发表于 2025-8-22 15:46

胜利贡献值前十!却进不去国家队?不要质疑郭士强的选择

经常看篮球比赛的人或许会发现,从低级别比赛到高级别比赛后,很多低级别中大杀四方的球员,到了高级别的比赛却隐身了,而有些低级别比赛中打的不温不火的球员却能立足高级别的比赛。比如从NCAA到NBA,从CBA青年队来到CBA一队,从CBA到国家队,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翻看上赛季CBA的高阶数据就能看出端倪,其中gBPM数据排行(胜利贡献值)很有意思,排名前二十的国内球员,只有三人进入国家队:胡金秋、高诗岩、余嘉豪。而孙铭徽、邹阳、李弘权、徐杰、林葳等榜单前十的名字则悉数缺席。


gBPM是一种基于篮球得分的用于估算篮球运动员在场时对球队的贡献的指标,将球员数据加入公式后得到的一个贡献值。gBPM但是也仅仅是得分端的贡献值,一个球员在一场比赛中对于一个球队的贡献远不只有进攻,还有很多防守端作用是数据无法体现出来的。


gBPM 作为衡量单场贡献值的模型,能直观展现球员在联赛中的即时影响力。但数据永远无法丈量全部,孙铭徽虽以场均 9.5 助攻领跑本土球员,却因打法效率问题被质疑;林葳场均19.4分的得分背后,是场均 2.5 次失误和 45.6% 有效命中率的效率短板;邹阳 32% 的三分命中率与李弘权的防守漏洞,都让他们未能进入国家队大名单。


郭士强执掌的国家队高压紧逼 + 无限换防的防守体系,搭配快反 + 一五挡拆的进攻模式,对球员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二三号位需要出色的横移速度,控卫必须是精准的战术执行器。高诗岩的入选便是最鲜活的注脚,他在亚洲杯半决赛 15 分钟内交出 5 篮板 3 抢断的答卷,将新西兰核心命中率死死摁在 38%,正负值 + 15 的表现印证了 "锁死箭头人物" 的战术价值。反观张宁,尽管常规赛场均 16 分,但同位置倒数 15% 的防守效率,终究难以融入这套体系。


国家队十二人名单,一定不是找十二个最强的,而是要找十二个最适合的。郭士强那句 "我要找 12 个拼命的球员,上场就要玩命" 的也是佐证。数据永远只是参考,那些能在关键时刻 "把地板擦出血" 的战士,才是支撑一支球队走向更大舞台的真正底气。

wakeman 发表于 2025-8-22 15:54

我朋友打校队超猛,进市队就哑火,和这情况一模一样!

922b3eb6 发表于 2025-8-22 15:57

与其要5个在场上散步的所谓巨星,不如选5个上场就要拼搏到底的球员!

superzhzh 发表于 2025-8-22 16:34

中青球员像郭艾伦和孙名微都骨头球员没有大局观

superzhzh 发表于 2025-8-22 16:51

愿意为国家荣誉玩命的人才能进国家队

walysj 发表于 2025-8-22 16:53

小编你非要说关键时刻的话,中国现在最厉害肯定是张宁,敢打敢拼敢承担责任。小编年觉得和澳大利亚最后绝杀球时是高诗岩好用还是张宁好用。选了一堆所谓效率高的角色球员,到了关键时刻肯定手软,核心球员效率一定是低于角色球员,因为他们能力强会收到重点防守,角色球员负责投大空位当然效率高,这点都不知道的话根本不懂篮球。

922b3eb6 发表于 2025-8-22 17:02

本届亚洲杯的中国男篮队员证明郭士强的选择是对的!在进攻和防守端选防守,彻底压制了韩国男篮的三分进攻,同样在对阵澳大利亚时选择拼命的防守,才以微弱的比分落败,无疑这种战术是十分成功的!

superjiaming 发表于 2025-8-22 17:08

选谁网友都质疑

standme 发表于 2025-8-22 17:17

要求球员具有能量,你也能在场上释放能量

hnn 发表于 2025-8-22 17:35

要的是敢打敢拼有担当的十二人!而不是打卡上班的。郭指导做到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胜利贡献值前十!却进不去国家队?不要质疑郭士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