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狂输170分!宫鲁鸣预言成真:国手扎堆让比赛失去意义!下午2点山西对湖北!
8月11日,全运会女篮资格赛,山西女篮在短短24小时内遭遇两场惨败。继前一天以31-140的巨大分差不敌四川队后,山西队又以44-105负于江苏队,两场比赛累计净负对手170分,球队士气受到严重打击。在8月10日的比赛中,面对拥有李梦、韩旭等9名国手的四川队,山西队从比赛伊始就陷入被动。四川队首节便取得36-10的领先优势,第二节更是打出40-4的单节比分,半场结束时已领先62分。最终140-31的比分创造了全运会历史上的最大分差纪录。值得注意的是,山西队核心球员翟若云在这场比赛中被安排轮休,教练组疑似采取了战略性放弃的战术安排。
次日的比赛中,山西队面对江苏队依然未能扭转颓势。江苏队从比赛开始就展现出压倒性优势,首节便以37-8领先。虽然江苏队在第二节适度降低了防守强度,但山西队仍难以组织有效进攻,半场分差扩大到40分。下半场比赛几乎成为江苏队年轻球员的练兵时间,山西队在第三节仅得到10分,罚球命中率不足50%,暴露出基本功方面的明显短板。最终江苏队以61分的优势轻松取胜,全队7人得分上双,展现出强大的整体实力。
山西队核心球员翟若云在本场比赛中表现低迷,面对江苏队的严密防守,她全场10投仅3中,三分球4投1中,效率值跌至-25。作为球队头号得分手和重点培养对象,翟若云在亚洲杯热身赛中曾展现出不俗的三分投射能力,但这两场比赛的连续失利显然对她的心理状态和比赛信心造成了严重影响。球队整体战术体系也在这场惨败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亟需在后续比赛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当前中国女篮联赛正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即国家队主力球员过度集中于少数强队所引发的竞争失衡现象。以四川女篮为例,该队拥有包括李梦、韩旭、王思雨在内的9名现役国手,江苏队也坐拥罗欣棫、张曼曼等国家队常客,这种资源配置模式导致比赛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
这种国手扎堆的现象已经对篮球比赛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前中国女篮主教练宫鲁鸣曾明确指出,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可能破坏比赛的竞争平衡。现实情况印证了这一担忧,拥有国家队班底的强队往往能够轻松取胜,而缺乏国手的弱队则陷入恶性循环。年轻球员在高压防守下连基本的战术执行都难以完成,技术提升空间受到严重制约。
8月12日的赛程安排恰好凸显了这一矛盾。下午14:00进行的山西队对阵湖北队的比赛,对山西队而言不仅是避免三连败的关键战役,更是检验年轻球员心理韧性的重要节点。若再次失利,不仅意味着晋级前景黯淡,更将对年轻球员的成长信心造成持久性伤害。而当晚19:30四川与江苏的焦点对决,则可能进一步暴露国手垄断对比赛悬念和观赏性的负面影响。
这种资源分配失衡的状况,本质上反映了职业联赛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强队通过集聚优质资源追求竞技成绩;另一方面,联赛整体的竞争性和可持续性却因此受到损害。如何在不影响球员个人发展的前提下,建立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成为摆在联赛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有财力就集高手于一身,然后年年稳拿冠军,一家乐百家愁,球迷逐渐远离赛场,然后所谓的球星们水平下滑,最后这个行业也就灰飞烟灭了 为什么没有意义,为了取得成绩选择优秀球员不行么,每一个队都有机会,自己不想要有什么办法,国家队还想着到处找归化球员呢,如果觉得不公平的话那就只有把所有球员由国家统一分组,然后再抽签决定哪组代表哪省,是不是就有意义呢? 宫说四川都是国手,用国家队和四川队比较一下就知道你打日本怎么输的。千万别说因为新老交替这不是理由,人员是你挑的 如果是为了名利排名那就无可厚非,如果是为了选拔优秀队员那就不该让国手入场 放开球员外只限制,只让能力合格、能与外援对抗的球员参加顶级联赛,顶级联赛的球队实行总工资帽,弱队优选新秀,平衡各队实力,增加比赛竞争性。不合格的球员只能打次级联赛,顶级联赛可以从次级联赛选拔优秀队员。顶级联赛与次级联赛拉开工资档次,次级联赛的队员工资只能与公务员收入水平看齐,想拿更高工资,只能努力训练比赛,打出成绩,被顶级联赛球队认可后,才能进入顶级联赛,顶级联赛球队付给球员母队转会费,转会费以球员进入的顶级联赛后的球员工资的一定比率收取,不能乱定价,好的球员工资高,转会费相应就高。打不出来的球员只能在次级联赛玩,直至被淘汰。球员工资要透明,不能存在隐性工资,需要建立审查机制,多方参与,发现违规,加大处罚力度。总之要让好的球员参加顶级联赛,让各支球队实力尽量均衡,让联赛充满竞争性。 如果只想赢,害怕输,当什么运动员!以弱敌强、知耻后勇,才能真正提高水平! 1、江苏女篮和四川女篮不同,江苏是自己青训2、全运会和俱乐部比赛不同,全运会怎么可以允许这么挖球员呢? 现在的全运会已经是职业对业余,不代表本地而代表外埠,失去原全运会的意义。 这种花钱把高手买在一起组队参赛,这根本就叫全运会,这叫职业联赛!全运会必须代表自己的省、市、地方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