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ledr 发表于 2025-7-2 10:21

北京中考500分以上117人!曾被牛娃挤爆的公办国际部却早已走下神坛…


▲立即预约

今年北京中考满分510分,其中500分以上(只扣10分,相当于98%)117人,海淀区首当其冲,500分以上50人,其次是西城区27人,朝阳区17人,东城区9人,大兴7人等。从7月9日到11日,公立国际部照例开启“抢人大战”:北师大实验的加试分数线是485,区排8.4%;一零一英才485;十一477;人大附ICC474;八中国际部460…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今年北京国际部已经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公办国际部已经逐渐“走下神坛”了。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作者:星图


其实从去年开始,公立国际部就面临“招生危机”。


•一部分北京家长经历了消费降级、房价下行等情况,很多原本想要卖房送小孩读书的家庭,已经拿不出足以支撑孩子高中3年加本科4年的费用;


•而另一部分则认为出国性价比变低,花费百万回国可能仍会遇到找不到工作的情况,选择放弃国际化道路。


到了特朗普上台后,一系列限制学生签证、暂停又重启签证预约、削减美国高校经费等“作妖”行为,又让希望出国留学的家庭纠结不已——公立国际部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经过了去年很多国际部招不满学生的情况,曾有机构预测,今年报名一梯队国际部的人数可能会下降20%左右,虽然目前没有确切数据显示,到底有多少学生报名,但从今年国际部异常主动的“抢人”行动中可见招生压力:


•有的学校0模结束后,就邀请学生到校参加笔面试,火速签约优秀学生;


•有的甚至校长亲自出面签约;


•有的学生二模之后拿到“活签”,校方给出了一个3000开外的区排要求,在过去简直不可思议;


•还有很多学校直到中考出分前最后一刻,仍在举办开放日活动……


根据这两天家长“跑校”的情况来看,公立国际部招生两极分化明显:


•顶流仍然是顶流,给出的官方加试分数线很高。拿海淀区举例,北师大实验的加试分数线是485,区排8.4%;一零一英才485;十一477……


•一梯队加试分数线基本为区排的10-20%左右,但和去年相比,降低了20-40%;


•二三梯队的加试分数线一般在本区的40%-50%左右,但为了能补足生源,实际学生能够进校加试的分数更低;


•一些新开的公立国际部,甚至探底到区排70%左右,仍然没有招满;


•很多学校开始看中托福成绩,如果托福100分+,可以适当放宽标准……


降分、降区排录取的公立国际部,已经逐渐“走下神坛”。


01
“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两极分化的公立国际部招生已经突破“底线”




今年北京公立国际部的“抢人”大战启动得异常早。


一梯队5所国际部,从1月就提前启动了首轮招生,比往年早了整整2个月!




北师大试验:2025年首次面谈1月12-14日(去年3月16日),2025年首次面试2月26日(去年3月27日)


人大附ICC:2025年首次考试2月22日(去年3月23日)


十一国际部:2025年首次联系学生1月8日(去年3月30日),2025年首次签约1月9日(去年4月2日)


四中国际校区:2025年首次联系学生1月15日(去年2月2日);2025年首次考试1月16-17日(去年3月31日)


一零一国际部:2025年首次联系学生1月14日(去年3月23日)




各学校通过公益讲座、面谈、加试等提前锁定优质生源,签约时间也从原来的4月,提前到了1-3月,而且给出“死签”也比以往更为大方。在中考之前,一些顶流的公立国际部基本已经锁定大部分生源,留给中考后的名额约为1-4成,已然不多。





今年北京官方公布的25所公办国际部,计划招收2510人,和去年保持一致。虽然人数没有变化,但是分配到各个城区的指标却略微有所调整。比如:




•人大附ICC的AP班,去年东城计划招生10人,今年7人;西城去年4人,今年6人;朝阳去年12人,今年17人;海淀去年130人,今年127人;


•四中国际校区,去年东城计划招生13人,今年15人;海淀去年5人,今年4人;


•一零一国际部,去年东城计划11人,今年13人;西城去年1人,今年3人;朝阳去年12人,今年13人……







而随着7月9日中考成绩发布,最后的“战斗”打响。目前来看,截止10日晚上,多数东西海朝的国际部就已经完成了招生,部分学校11日仍在加试中。


从加试分数线来看,和去年相比,连一梯队都出现了区排20-40%的下滑,更不要说二三梯队,为了补足生源,分数甚至突破到了区排10000+之后。 


根据现有的信息,我们搜集了25所学校的加试分数线,但实际学生入校加试成绩可能比这些分数线更低。


比如有家长跑了八一国际部,对外是455分,但到了11号下午,其实440分左右也可以加试;四中国际校区对外是478的分数线,但也有465的学生进校面试……





那么进校后,现场到底加试一些什么题目? 


根据一些机构的反馈,比如北师大实验,有托福成绩的学生,做了英文介绍,回答关于为什么选择实验等问题,加试结束后现场签约缴费;没有托福成绩的学生,则需要参加1小时的英文笔试,题型包括听力、完形、阅读等。


人大附ICC加试有两轮,第一轮20分钟,根据简历提问,回答为何选择人大附等;第二轮了解意向。


十一国际部加试分为中教和外教,中教问题有说出自己的两个优点和两个缺点?为什么选择十一等。外教除了问询个人爱好外,还会有脑洞题……欢迎参加过加试的学生和家长补充。


今年招生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学校对托福/雅思成绩的看重。像北师大试验的加试,就会将有托福成绩和无托福成绩的学生分开,前者不用再参加笔试;一零一和四中,对有托福成绩的学生可以适当放松区排,参加加试;十一对于非京学生只要托福100或者雅思7.0,就可以全部进校……


看来将来如果希望申请顶尖公立国际部,初中拿下一个好的托福成绩,可以有备无患。





02
不仅招生“崩盘”,
大部分公立国际部升学优势也将不在?




看完了招生,我们来看公立国际部的升学。


每年放榜,公立国际部都在哈耶普斯麻&Top10录取上碾压全国。

⬆️截至4月1日


特别是北师大实验,藤校录取连续十年全国第一。2025Fall更是斩获了3枚普林斯顿、2枚哈佛、1枚耶鲁、3枚哥大、4枚宾大、6枚康奈尔、3枚布朗、5枚达特茅斯等——连续3年集齐8所藤校,首次实现了哈耶普斯麻+Top10大满贯!


滑动查看更多



然而这几年,公立国际部的升学优势也慢慢在被超越。 


虽然北京仍是公立国际部最强,但是近年来鼎石、海嘉、汇佳也均有爆出大藤。


看全国数据的话,2025届美本放榜后(截止4月1日),我们看到上海已经反超北京,在顶尖offer的斩获上,上海牛娃拿到了234枚顶尖录取,北京为192枚屈居第二。



⬆️截至4月1日


全国十强录取高中里,有5所来自上海,北京公立国际部占3所。民办学校正在逐渐取得突破,“威胁”北京公立国际部的地位。



⬆️截至4月1日


而在牛剑录取上,北京素来不敌上海和深圳,前10强学校中,只有人大附中ICC上榜。





这么看来,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北京公立国际部的王者地位都在不断受到挑战。未来走向何方?我们将持续关注。


03
470分,做公立的凤尾还是民办的鸡头?






从今年的分数线来看,中考470分可能拿不下一梯队的公立国际部offer。与此同时,如果你是海淀区470分左右的学生,只能进二三梯队公办高中。


作为坚定想要出国的北京家庭,公立国际部仍然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相比民办国际高中一年20-40万的学费,公立国际部8.5-12万/学年的学费,已经多年未涨价,3年高中读下来,学费总计25.5-36万左右,是外籍和民办一年的学费,性价比简直不要太高!





与此同时,民办国际化学校也在用奖学金吸引中考生源。


如果你是中考470分,能在北京民办国际化学校横扫一大片,免除三年学费;460+的学生可能是公立校的“凤尾”,但却是民办校的“鸡头”,能免除一部分学费不说,还能在民办校获得最好的资源,将来有望冲QS100甚至更前面的世界名校。如果是你如何选择呢?


这里我们为家长们搜集了部分民办国际化学校的中考后奖学金政策,供大家参考。


滑动查看更多



04
真实的公立国际部是什么样的?
北师大实验、十一、人大附、四中牛娃现身说法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其实已经进入公立国际部的学生,都有不错的就读体验。


北师大实验国际部毕业生、拿到芝加哥大学ED、加州理工EA录取的Guanchen告诉我们,他当时选择实验就是因为口碑和升学结果很好。


整个高中三年,他感到学习氛围浓厚,师生关系也很融洽,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学校的升学指导和升学讲座,让他得以快速了解美国大学和规划活动。


因为喜欢化学,他曾经跟着北师大实验高考部的竞赛班一起,系统性地学习大学化学知识,并参加了中国化学竞赛。这就是公立大校的好处,资源可以共享,学科基础也更扎实。



图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人大附ICC毕业生、大学入读斯坦福环境系统工程的Cici最爱人大附的包容、多元的师生体系。


她说:


“我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在这个校园里学习生活,最珍惜的是这里交到的志趣相投的朋友们。我们在课间讨论有趣的逻辑和哲学问题,放学后相约排球场组队竞技,假期时更是一同天南地北旅游。


十一学校毕业生,收获杜克、莱斯等大学录取的Shawn,也对十一的硬件软件和师资赞不绝口。他说--


•十一学校的硬件特别好;


•新开的轻食餐厅里面的咖啡小店,在熬夜的申请季跟朋友一起喝杯咖啡吃个早饭是每天的亮点;


•十一学校同时也有很多学生成立的社团,因此课外活动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课程上说,十一开足了AP、A Level、IB三大体系,像他选择的AP项目中的各种课程能够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 


此外,十一诸多不同风格的外教也帮助Shawn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教育。他说自己遇到人生中最好的老师便来自十一。“他们不仅鼓励坚定选择了专业,还培养了我考虑世界的不同视角。” 



■ 图片来自:北京十一学校


四中国际校区的学霸Emily非常喜欢四中的各种必修选修课,让她看得更多、思考得更多。


比如喜欢语言学习的同学,学校有一周六节的外教课程,带领他们阅读注入亚里士多德的《尼克马克伦理学》等外国古典名著和文学著作。 


课外兴趣活动也非常丰富,Emily在高一就参加了10多个社团,还和一位同学创立了“形而上学社团”,吸引了50多位来自各个年级同学的参与…… 



■ 图片来自:北京市第四中学


所以,尽管外界再怎么“唱衰”公立国际部,对于不想早早被困在成绩这个单一评价标准里,而希望多探索人生体验和全人发展,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和方向的学生,公立国际部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05
给正在转轨 / 未来有转轨计划家庭的五个建议






最后,我们想给希望转轨公立国际部的家庭一些建议:


建议一:家长和学生在择校时,一定要问自己目的是什么?你所选择的这所学校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


比如你的孩子就想去英国,那么他可以直接选择A Level学校,虽然AP也可以申请英国,但A Level对于申请英国一定是更专业、更聚焦,提供的资源也更精准。


建议二:一定要去访校


只靠中介推荐的学生转学后,很多找不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而要产生真正的认同,除了上网做research、看社交媒体,最重要的是:学生最好亲自来学校,感受学校的教育理念、每所学校鲜明的特点、老师和在校生的氛围——看看是不是和你匹配,是不是和你是一路人。





建议三:建议大家在选择学校和课程,明确自己阶段性的目标。


很多国际路线的学费是不低的,意味着至少6-7年(3年国际高中加3-4年大学)的高投入。而且有些东西是学校能给你的,有些东西是在校外额外附加的,这又涉及到成本问题。家长需要考虑整体预算是不是在你的承受范围内。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这个学校能够给你赋能的机会有多大。除了学术,学校这个平台能够给你的机会和资源越多,学生成长起来就越快,发现自我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学校天天都是SAT刷题、托福备考,没有资源、没有启发,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


建议四:要看学校有没有对学生的规划性指导


学校的驻校升学指导很重要,他们才是跟学生朝夕相处、和家长直接对话的人。这些升学指导也能直接对接您孩子未来大学的招生官,拥有非常好的沟通渠道。他们会对孩子有积极的引导,而不是很随意的、不负责任的指导。


最后我想说,家长也不要太焦虑,申请国际高中、海外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节点,未来孩子还有更广阔的人生。


来源丨爸爸真棒

  互  动




WeChat ID:13269806138

顶思资源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中考500分以上117人!曾被牛娃挤爆的公办国际部却早已走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