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阁 发表于 2025-7-14 18:16

暴跌一万,降价三千,自行车骑行圈市场崩盘了?

暴跌一万,降价三千,五折甩卖...
那个曾经让中产们魂牵梦绕,五千元以下都不好意思骑出门的自行车市场,突然就开始崩了。
价格是一路俯冲,朝着老顾客的背后狠狠刺去。


有人在喜德盛提车刚半个月,就发现降价三千。
而向来自诩高端品牌的捷安特、美利达、崔克、闪电,也唱起了跌跌不休。
要知道往年骑行热的时候,一万以上的车,一家店一年就能卖五六百台,是一车难求,想加价买都得排队一个月起步。
而现在呢?
车行成片倒闭,全行业都陷入了降价清库存的踩踏恐慌之中。
生怕跑晚了,大鼻涕就流嘴里了。
市场规模接近两千亿,在社交软件上红到发紫的骑行圈,为什么突然就凉了呢?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骑行圈火的不是“骑行”而是“圈子”。
自始至终,骑行都属于妥妥的小众运动。
大家爱的不是运动,而是身份认同,是圈子社交,是拍照打卡。
说白了,是COSPLAY。
大家只是想把自己打扮成有钱有闲,健康生活的样子。
而不是真的去当一个风里来雨里去,围着城市蹬一天的骑行佬。
骑行的爆火,其实和露营、滑雪、浆板、飞盘、徒步没什么本质区别。
都是城市白领们的户外需求被压抑了太久,需要有一个释放的窗口,重要的是还要社交,要make friends,要认识新鲜人。
而流量彩票为什么能砸到骑行圈呢?
别看自行车装备党价格贵,但实际上骑行运动的门槛很低,特别低,特别是相比于滑雪徒步露营这些一阵风的网红运动,既不需要远离城市,也没有什么学习成本,甚至有一定的实用性,更容易吸引到圈外人一哄而入加入。
更关键的是,骑行圈有非常完善的俱乐部文化,很容易找到伙伴和搭子,三五成群聚集起来,本身就是城市的移动广告牌,就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从产业层面看,自行车产业已经相当完善,发展时间长,圈子里已经形成了一套公认的鄙视链体系。
只要你舍得砸钱买品牌货,就算你从不骑车当个纯“器材党”,也能得到圈子里的认同和羡慕。
此事在装机圈和摄影圈亦有记载。
海量的群众基础,加上砸钱就能获得的巨大情绪价值,让骑行圈的话题度和讨论度指数级增长。
在社交媒体上,骑行话题最火的时候,相关笔记超过180万篇,总阅读量超过13亿次。

这就是流量彩票砸在一个行业上的效果。
一开始买个三千的捷安特,过几天就想换个三万的斯科特。
越来越多的玩家选择“升级换代”,市场需求也随之暴增。
许多自行车大厂的产能拉满,也跟不上中产们这波头脑发热的消费速度。
当时一些入门级的公路车,平均需要两三个月才能交付。
甚至有些热门车型排队半年都是基础操作。
小米汽车今天的爆火,其实几年前在两轮圈已经上演过不止一次了。
虽然品牌们不知道自行车究竟能火多久,但是韭菜你不割,那可就让别人家割走了。
于是,你能看到这几年所有厂商都在甩开膀子玩命拉产能,各种新牌子不断露头。
但风口总有一天是会过去的。
根据报道,截至24年第二季度,捷安特、美利达的库存过剩水平就到达了40%和45%。
而在另一方面,骑行热也在退潮。
因为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大家发现真正骑行运动的门槛其实一点也不低。
坚持这个运动,同样也需要有钱,有闲,还要有一颗铁腚,关键是真的要热爱。
很多人买车前骗自己,觉得骑车通勤也很潇洒自由。
但真正早八晚八的多上几天班,再赶上加班,半夜骑好几公里回家。
这不叫健康生活,这是见阎王绿色通道。
真想上下班通勤,考验的是你能不能在公司五公里范围内租到房。
通勤的路上也还得有非机动车道,不然你上个班还得七绕八拐,比取经还难。
再一个讲,夏天热冬天冷,下雨不方便。
就算你能克服所有困难,小偷也能让你不再需要克服。
如果你不需要通勤,只是骑行解压。
那么这就涉及到了最高门槛:
有闲。
大多数人很难有精力和毅力,去把宝贵的休息时间用在运动,而非吃喝玩乐上的。
真让他们端着个大屁股坐在自行车那小板凳上,每天蹬上个十公里上下班,他们会哭的杨白劳还惨。
骑行的爆火,本质就是被中产幻觉和社交价值共同营造出的流量彩票给砸穿了。
当大众流量去追逐其他时髦赛道的时候,自行车这个老牌产业自然也见好就收,该清仓清仓,该甩货甩货。
去年两万还得排队等车,今年一万五现货有的是。
很多高点接盘的小白直呼背刺,但是老玩家们知道,这些车再打五折,厂商依旧有的赚。


为什么自行车定价这么贵?
因为骑行就是个小众运动。
市场不大,买的人不多,自行车厂家没法通过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
对厂商来说,他们只能去往高大上的方向靠拢,让自行车越来越特化,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小众。
然后从一小波人里边,使劲划拉W。
如果没有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骑行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会出现如此盛况。
虽然高速增长只是昙花一现,但是从产业的角度上来说,这场闹剧却推动了自行车行业的大跨步前进:
因为我们的国产自行车,进步实在是太快了。
当初国产品牌没有高端产品,只能眼巴巴看着海外品牌吃肉,到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用相当实惠的价格,买到比过去种类更丰富,体验更舒适,技术更先进,性能更强更好的自行车了。
东边日出西边雨,产业故事有些时候就是如此的具有戏剧性,感兴趣的同学点点关注,我们有机会讲讲中国自行车的魔幻产业故事。

咖啡豆 发表于 2025-7-14 19:04

骑行圈为啥突然就不香了?

镜花水月 发表于 2025-7-14 19:12

购买力下降

weili0677 发表于 2025-7-14 20:09

说明本身价值就不高

77898876 发表于 2025-7-14 20:31

别把钓鱼跟这些低端场放一起

meto 发表于 2025-7-14 20:48

国人一个惯的作风

华语天空 发表于 2025-7-14 20:52

适合远行的自行车,禁得住考验的还是带助力的更珍贵!有时候省些力气可以用到最需要的时候![哈哈]

咖啡豆 发表于 2025-7-14 21:20

2015年花2950买个美利达都感觉美哒哒,满满的情绪价值。动不动就上万的自行车,骑主买的不是车是情绪[哈哈][哈哈]

华语天空 发表于 2025-7-14 21:23

据说大行牌自行车,也是中国人去美国注册个商标生产的,我参加骑行俱乐部聚会,那些人都面黄肌瘦,形容枯槁,从此丧失兴趣![呲牙]

wifai 发表于 2025-7-14 21:42

第一波进圈子的基本上都离婚了,现在是空档期,等第二波入圈扛旗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暴跌一万,降价三千,自行车骑行圈市场崩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