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0元购”?谁也承担不起即时零售失守
外卖的竞争,不仅上了强度,也上了高度。
北京商报记者丨陶凤
阿里美团外卖大战周末升级,开启新一轮外卖疯狂补贴。
7月12日,美团、淘宝闪购等平台再次分别发放外卖大额券,其中包括“满25减21”“满25减20”等多张大额券,部分外卖可“零元购”。
接连两周,横跨多平台的外卖大战轮番上演,几大平台的慷慨程度可谓前所未有。
这次外卖大战突然升级的诱因,表面看是美团京东夹击下的阿里。美团与老对手饿了么战斗多年,这次直接对向“淘宝闪购”。
在今年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外卖行业都是美团和饿了么的天下。虽然美团占据优势,但饿了么虽有远虑并无近忧。然而,京东的强势入局打破了这一局面,阿里开始变得被动。
但深究起来,危机感未必全部来自彼此,而是整个零售业态对于存量市场增长的焦虑。
即时零售是当下互联网最高频的消费场景之一,即时零售应对的用户画像不仅年轻化,还具有高线城市、高消费力的特征。
若即时零售失守,对于淘宝、美团、京东任何一家来说,都可能变成不能承受之重。高频流量入口竞争不力,必然会导致生态价值萎缩。
因此,外卖的竞争,不仅上了强度,也上了高度。这场以外卖之名开启的争夺战,逐渐演变成阿里、美团、京东对自身零售业务,尤其是即时零售的升级。
美团CEO王兴表态,会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说,这是阿里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
京东要用外卖的战役,找回“失落的五年”,而淘宝需要一场新的胜利,覆盖电商基本盘之外的业务版图,美团则要和京东、天猫争抢电商生意。
相比电商崛起的年代,这场存量竞争让彼此都燃起了斗志。而中国的互联网江湖,似乎又找到了如此兴奋又充满活力的“旧时光”。
早在多年前美团上市时,就有对其业务交集的讨论。美团各条业务线都有强大的对手,IPO盛宴之后,巨头环伺下,更大的挑战或许才刚开始。
如今,站在美团的角度看这场外卖的“遭遇战”,存量争夺越是激烈,越是考验守住流量入口的能力、整合生态的能力。
羊毛能带来流量爆发,未必能带来用户的忠诚。拉新之后转向高频依然有长路要走,需要留住用户、商家与供应链,让各方的利益最大限度平衡,才能真正分到更多的蛋糕。
美团、阿里、京东,看似处于不同的赛道,最终都会进入同一个战场。业务有无边界、谁是后来者,或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扩张后如何提升平台效率。
编辑丨王晓然
图片丨北京商报 非两种情况不点外卖:1,无法出门消费,包括身体原因。2,钱多多,且不在乎卫生问题 商家陷入不补贴没单,补贴了亏钱困局(如牛肉面馆日单增3倍反亏5000元); 骑手订单量增40%收入反降15%,超负荷配送引发安全风险; 阿里、京东更面临蚕食传统电商的悖论——56%即时零售GMV来自原有电商品类。 用户无忠诚(谁便宜用谁)、运力非独家(骑手多平台接单)三大特性,决定垄断难以成立。 真正的终局答案不在资本算盘里,而在能否让骑手不再暴雨中狂奔、让商家不用赔本接单、让用户获得稳定品质的服务。 共享充电宝,共享自行车各位现在用一小时啥价钱?三年前啥价格记得不 今天第一次用饿了么是朋友发的抽满18减18,结果反而花了我几十块钱,都是套路,要是我没有这个满18减18,我这几十块钱还是我自己的 说实在 偶尔喝下这些 饮品还行 。真的经常喝这东西是真的不健康。 到时害了自己 也浪费国家的医疗资源。 一个国家,特别向东大这体量 ,更应该倡导人民健康饮食,( 虽有民以食为天)不然 全国全民制的医疗保险走不了多远就得破产。 实质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资本与资本对抗,战队与站队的地位之争!薅羊毛最后真正目标薅的是头发! 我支持京东,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家独大,而且这些年美团,饿了么口碑差的不能再差。我相信京东 这样内耗不可持续,也没有必要,两败俱伤,为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还不如多练内功,提高服务水平及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我是做二手厨具回收的,劝大家少吃点外卖吧,不管大餐饮还是小餐饮,后厨真的都好脏,尽量还是自己做饭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