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大连事件成为塔利班化的前兆
本期视频的口播稿全文:
最近的大连工业大学女孩被开除,就是最典型的恶心事儿。她的私生活被扯上民族大义,瞬间遭遇铺天盖地的网暴。她不再是个体,不再是人,而被塑造成“民族耻辱”。有人骂她“有辱国格、人民败类”,有人嚷着“民族尊严不能丢”,仿佛她一个人,就能撼动整个国家的根基。
编辑:阿K
为什么?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女人的身体,必须属于国家、民族、集体。谁不服从,就是背叛。
可看看下面这些国家,无数女性已经用血和泪证明:这不是简单的舆论风波,而是社会塔利班化的开端。这套剧本,换了不同的封面,内容却惊人一致。它们都源自同一个腐烂不堪的念头。
那么,我们这趟疯狂的父权世界巡回展,到底揭示了什么真相?
阶段一:侮辱性标签与媒体审判——日本“Yellow Cab”风波
一切,都从一个侮辱性的标签开始。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男性赖以维系自尊的“上班族”身份土崩瓦解。与此同时,女性却愈发独立,走出家庭,追求事业,甚至开始与外国人约会。
就在这时,媒体发明了一个毒辣的词——“Yellow Cab”。它把“黄色”与“出租车”拼在一起,暗示与外国男性交往的日本女性是“随叫随到”的廉价商品。这不仅是厌女,也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和物化。
一部名为《Yellow Cab》的书点燃了舆论大火,声称日本女性在海外放浪形骸。媒体如获至宝,拍纪录片、拼接镜头,刻意把日本女性与黑人男性的恋情联系起来,甚至与艾滋病传播挂钩,渲染恐惧与排外情绪。女性的身体,就这样被与“污染”“外来威胁”捆绑在一起。
可这本书后来被揭发造假,连采访原话都篡改。纽约的日本女性群体调查发现,所谓“Yellow Cab”的侮辱性用法,根本就是日本国内自导自演的猎巫闹剧。这是一场由男性焦虑催生、转嫁国族危机的恶意中伤。
然而,真相不重要。一旦恐慌机器启动,就再难停下。即便有女性主义者试图反击,甚至有人自嘲为“Yellow Cab”来反击男性霸权,仍挡不住从海外归来的女性被贴上“民族耻辱”的标签,忍受无尽的羞辱和揣测。
这就是性别民族主义的第一步:当经济或男性气概陷入危机时,最廉价的解药,就是把矛头指向女性,把她们的个人选择污名化为“背叛国家”。媒体制造道德恐慌,转移社会矛盾,也为下一步的极端行动铺路。
阶段二:国家立法与暴力常态化——印度“爱情圣战”
被媒体的口水淹没,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当国家机器开始下场,把流言蜚语写进法律,阴谋论的私语,就会化作警察的咆哮和监狱的铁门。
如果说日本的“Yellow Cab”风波还停留在媒体审判的层面,那么在印度,这套剧本就血淋淋地进入了第二阶段:国家立法。他们发明了一个更具煽动性的词:“爱情圣战”。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论,它宣称,穆斯林男性正在有计划地、大规模地诱骗印度教女性,通过爱情和婚姻让她们改信伊斯兰教,以此来改变国家的人口结构,发动一场“人口战争”或“子宫圣战”,最终实现对国家的占领。这套说辞,把穆斯林男性描绘成性欲旺盛的恐怖分子,而印度教女性则被塑造成天真无知、没有自主判断能力的羔羊,亟待父权和国家的拯救。
这个从2009年开始由极端组织在网络和地方刊物上散播的谣言,在印度人民党上台后,被迅速提升为国家级别的政治议题。政治人物公开宣扬,主流媒体大肆报道,一场针对跨信仰恋爱的猎巫行动在全国展开。
其后果是灾难性的。仅仅因为与穆斯林男性相爱,印度教女性就可能被自己的家人视为家族的耻辱。所谓的“荣誉谋杀”层出不穷,父亲、兄弟、甚至整个家族会以维护“荣誉”为名,残忍地杀害自己的女儿。在阴谋论的催化下,甚至会得到部分民众和地方警察的同情与默许。
当暴力变得日常,法律的登场就显得“顺理成章”。多个邦,尤其是由BJP执政的北方邦陆续通过了所谓的“反皈依法”,将矛头直指跨信仰婚姻。这些法律的荒谬和严苛程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这套法律的设计,根本不是为了“保护女性”,而是为了“阻止结合”。它系统性地剥夺了女性的自主权,将她们的证词视为无物,反而赋予了家庭和亲属无限的权力来干涉她们的婚姻。那个“再皈依”豁免条款更是撕下了所有伪装:法律关心的从来不是“强迫”,而是你最终的信仰归属。只要你回到了“正确”的阵营,哪怕是被迫的,国家也视而不见。
更阴险的是,这套法律实质上是将国家权力“外包”给社会上的暴力分子。长达数月的公开审查期,无异于向所有潜在的骚扰者发出邀请函。宗教极端组织的成员可以堂而皇之地冲进法院,在警察的默许下,强行带走正在登记结婚的情侣。国家用法律为他们提供了情报,也为他们的暴力行为提供了合法性。
他们成功地把爱情变成了犯罪,把婚姻变成了战场,把法律变成了囚笼。但如果这还不够呢?如果国家觉得,仅仅控制你的婚姻和信仰还不够,他们还想要彻底占有你的身体呢?当一个国家的边界,被划定在在一个女人的皮肤上时,会发生什么?
阶段三:身体沦为战场与种族灭绝——波斯尼亚战争
当性别民族主义发展到第三阶段,隐喻就变成了现实。女人的身体,不再仅仅是象征性的领土,而是真刀真枪的战场。最极端的例子,莫过于波斯尼亚战争期间发生的“种族灭绝式强奸”。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这里的强奸,不是战争的副产品,不是士兵失控的性冲动。它是被国际刑事法庭认定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军事策略,是一种战争武器。在1992到1995年间,波斯尼亚的塞族部队对数以万计的波斯尼亚穆斯林妇女和女孩实施了系统性强奸,受害者人数估计在1万到5万之间。
这种暴行有着明确的战略目的。首先,是制造恐怖,实现种族清洗。通过大规模、公开的强奸,在敌对族群中散播极度的恐惧和羞辱,迫使他们逃离家园,从而占领土地。其次,是摧毁文化和身份认同。在一个父权社会里,女性的贞洁与整个社群的荣誉紧密相连。强奸敌方女性,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或是在她们的丈夫、父亲面前施暴,是对整个男性群体和民族尊严的最极致的羞辱。施暴者甚至会刻意撕掉受害者的头巾,这是一种对其宗教信仰的蓄意亵渎。
最残忍的目标,是生物层面的种族灭绝。塞族部队建立了所谓的“强奸营”,将掳来的穆族妇女囚禁在学校、旅馆里,供士兵们轮番施暴,直到她们怀孕才被释放。其目的昭然若揭:通过强迫受孕,来“污染”敌对民族的血统,让她们生下“敌人”的孩子,从内部瓦解这个民族的纯洁性。这就是所谓的“基因帝国主义”,女人的子宫,成了执行种族灭绝的工具。
这套恐怖的逻辑,其实并不新鲜。它与纳粹德国的意识形态一脉相承。纳粹痴迷于所谓的“雅利安人”的血统纯洁,1935年的《纽伦堡法案》就严禁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发生性关系。在纳粹的宣传中,犹太人被描绘成一种“瘟疫”和“疾病”,会污染德意志民族的“国家身体”。
看,这条线索是如此清晰:从印度“爱情圣战”中对“人口战争”的恐惧,到纳粹对“血统污染”的执念,再到波斯尼亚战争中通过强奸来实现的“种族清洗”,它们共享着同一个核心思想——女人的身体是国家的财产,她的生育权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她的选择关乎民族的存亡。在这种思想下,一个女人的子宫,和一片争议领土,没有本质区别。
当一个国家开始用法律审视你的婚床时,它离用暴力闯入你的卧室,也就不远了。从污名化的词语,到歧视性的法律,再到系统性的暴力,这是一条层层递进的、不断升级的控制链。每一步都在为下一步的残酷做铺垫。当你成功地将一群女性定义为“不洁的”、“被污染的”、“需要被管制的”次等公民时,你就为对她们施加任何形式的暴力,扫清了道德和心理上的障碍。
这是战争状态下的极致恐怖。但如果,一个政权在和平时期,就将这种对女性身体的全面控制,变成了日常的、无所不在的国家政策呢?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终点站:性别隔离与全面压迫——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
那里,就是我们这趟地狱之旅的终点。一个将性别民族主义推向极致的“性别隔离”国家。
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这里,是性别民族主义逻辑的完美体现,是所有前述恐惧和控制的集大成者。在这里,对女性的压迫不是零星的暴力或歧视性的法律,而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由上百条法令编织而成的天罗地网,一个被联合国专家称为“性别隔离”的系统。
让我们来快速浏览一下这份令人窒息的禁令清单:
● 教育?禁止。 禁止接受中学教育。禁止接受大学教育。甚至连工程、兽医、新闻这些专业,也被认为“对女性来说太难了”而不准学习。私立课程?禁止。社区教育?禁止。一切通往知识和思想独立的道路,全部封死。
● 工作?禁止。 禁止在政府部门任职。禁止担任法官、律师。禁止为国际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工作。一夜之间,6万个由女性经营的美容院被强制关闭。除了极少数的医疗和初级教育岗位,女性被彻底逐出公共经济生活。
● 出行?禁止。 没有男性亲属陪同,不得进行超过72公里的旅行。没有男性亲属陪同,不准乘坐计程车。不准进入公园。不准使用健身房。不准去公共浴室。甚至不准出现在自家阳台上。
● 存在?禁止。 公共场合必须穿戴覆盖全身的罩袍。女性电视主持人的脸必须被遮挡。女性的声音不准在电台出现。女性的照片不准出现在任何地方。女性不能大声说话。女性不能玩任何体育运动。甚至,连包含“妇女”这个词的地名都要被修改。
这一切的顶层设计,就是将曾经的“妇女事务部”,改组为“劝善惩恶部”。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部绝妙的讽刺剧。
不要以为这是混乱和无序。恰恰相反,这是秩序的极致。塔利班明确表示,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女性的“荣誉”,是为了遵循他们对教法的解读。这套说辞,和那些推行“爱情圣战”法案的政客们,何其相似!
这套系统的恐怖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控制女性,它是通过控制女性,来控制整个社会。玛赫兰制度,这个要求女性出门必须有男性亲属陪同的规定,巧妙地将国家的监控权力下放到了每一个家庭。它让每一个丈夫、父亲、兄弟,都变成了他女性亲属的狱警。国家不需要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因为它已经把监狱建在了每个人的家里,把锁链交到了每个男人的手上。一半人口被囚禁,另一半人口被任命为看守。这是最高效、最廉价的极权统治模式。
而国际社会呢?阿富汗是《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签署国。这些国际法条约,在理论上依然有效。但现实是,塔利班的政令公然践踏了这一切,而国际社会的反响却显得如此无力。这暴露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当一个政权的建立基础就是反人权时,人权法案对它而言不过是一纸空文。法律的尊严,终究需要强大的政治意愿来捍卫。
他们建起了监狱,完善了系统,把一半的人口从公共生活中抹去。他们以为自己赢了。但他们忘了一件事:人的灵魂,是关不住的。
这不仅关乎一个人,而是全社会
大连事件不是个案,它是性别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中逐步正常化的一次现场教学。从“我有权点评”到“我有权判处”,只是一念之差。
如果我们继续以“国格校誉”为由审判私生活,那么最终将不止剥夺一个女孩的人权,而是剥夺全社会对自由、个体、隐私、爱的任何尊重。
别再说“她不检点,她活该被骂”。真正不检点的,是那些以国家、民族、校誉之名,去掐断女人的自由和生命线的人。
无论他们管这叫“捍卫荣誉”、“保护文化”,还是“维护国家安全”,这背后从来都无关荣誉、文化或安全。它只关乎一件事:控制。
这套路,就是我们开头说的,一本被放大到国家级别的PUA教程。它不断地告诉你:你的选择是错的,你的自由是危险的,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它想孤立你,规训你,最后让你相信,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所以,下一次,当你再听到任何人,用“背叛民族”、“背叛种族”这种大词去审判一个女性的个人选择时,请记起我们今天聊的这本剧本,记起这条逻辑滑坡的终点在哪里。
那不是爱国主义,那是一个精心打造的牢笼。
或许,一个女性能做的,最具有革命性的、最爱国的事情,就是完完全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完这一生。
这个问题,留给评论区的每一个人。我们必须讨论,必须关注,必须保持警醒。因为沉默,就是默许。 虽然不是百分之百赞同,但仍然要点个大大的赞,深刻、有力、精彩!!![点赞][点赞][点赞] 身体不是国家的,但是你比牛排还好得手就丢人丢大发了。 顶多是道德败坏而已,怎么还能扯上国耻了[哭笑][哭笑] 如果她被执行了石刑,你再来跟我们提塔利班化的问题,道德,法律都不允许的事,你们凭什么来洗? 标题党,我看都不看,直接拉黑! 关键她有男朋友 这才多久就全网开始为那女的叫不平了[哭笑] 现在中国社会天天正能量,月月民粹主义,年年晒仇恨!还很多人喝彩! 开除还是应该开除的 只是别说到那么高的高度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