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jiaming 发表于 2025-7-14 09:15
乌克兰这波 “对华两连击”,更像是一场充满算计却可能得不偿失的政治冒险。先看事件本身的疑点:制裁 5 家中国企业的理由是 “为俄无人机提供零部件”,但全球供应链盘根错节,零部件经多环节流转后最终用途如何界定?指控两名中国公民 “窃取导弹机密”,尤其对 24 岁留学生的指控,既缺乏公开证据,也让人疑惑 —— 乌克兰的 “海王星导弹” 技术是否真有值得 “窃取” 的战略价值?这些模糊不清的指控,更像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匆忙搭起的 “证据架子”。再深想一层,乌克兰的动机或许不难理解:一边要靠西方援助支撑局面,一边想借对华强硬向美欧表忠心换更多支持;国内执政压力下,拿 “反华” 当转移焦点的工具,也算政客的老套路。但问题在于,这种 “押注式外交” 选错了对象。中国从来不是俄乌冲突的一方,始终秉持中立立场劝和促谈,甚至在农业、基建等领域长期是乌克兰的合作伙伴 ——2023 年中乌农产品贸易额仍保持在 200 亿美元以上,这些实实在在的合作,难道不比虚无缥缈的 “政治表态” 更重要?更关键的是,这种操作的反噬风险极大。且不说指控若被证伪会损害乌克兰的国际信誉,单就中乌关系而言,把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当政治筹码,最终伤害的只会是乌克兰自身的发展空间。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中国市场对乌克兰农产品的需求,都不是靠几句指控就能替代的。说到底,国与国交往的底线是尊重事实。乌克兰若真想解决问题,与其搞 “莫须有” 的制裁和逮捕,不如回到对话轨道 —— 毕竟,靠依附外部势力、拿第三方当牺牲品的外交,从来走不远。中乌关系的基础是互利共赢,而不是被地缘政治裹挟的 “选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