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床5个细节,一个不注意,都得翻车!
卧室空间里头床是重中之重,一旦床买错了,整个卧室将失去意义。所以,买床需要注意以下5个细节,一个细节错误,全盘皆输!第一、床高低失误。
网友@雪莉:床和床垫过高,上床得蹦上去,坐在床上跟登基一样。总高几乎到了80公分,感觉每次上床和上橱柜一样高度。都怪自己缺心眼床和床垫是分开买的,压根考虑不到这种箱体床本身已经很高,然后加上加厚的床垫,结果翻车了。
网友@西米露:师傅安装好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无语的 床架➕床褥共有72cm高!! 都和宜家柜一样高了… 我… 这是要登基了吗?
网友@笔那個小新:为了高级特意做了床后护墙板,结果买床没有看高低,床头高出墙裙,真的是蠢到家了,现在好丑。
网友@小球儿:奉劝各位要不先看床,根据床头高度定制背景半墙,要不就要以半墙高度去买床,结果自己什么都不管,回来翻车了。
网友@show:主卧的床买的皮包床,扫地机进不去,隔一段时间就要清理,简直感觉自己是大冤种,咋能买这种智商床。
后记:床高低是有标准的,一般要满足坐卧双用,床总高度包含床垫40-50公分之间,其实是最合理的。或者在卖场试睡试坐一下,找到适合自己的高度;同样床下空间也不能太多,要不地台落地床,否则缝隙最起码要让扫地机器人通过,要不平时打理非常麻烦。第二、床大小买错。
网友@sh姐姐:自己网购的后果,每个家具都忽视了距离尺寸,结果是床放了,与化妆台之间几乎无法过人,权衡利弊,还是把化妆台退货吧
网友@成长日记:买床前还专门打开柜门,量取了距离,结果床回来错了。因为自己自作聪明更换了床头颜色,而忽视了床头厚度不一致的问题,结果现在又要再更换床头。
网友@哈密瓜:买床前还专门量取了尺寸,加上床头空间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忽略了床放了以后,床尾过道过不去人了,开窗关窗都得上床,后悔已经迟了。
网友@艾伯格:买床买大了,没有考虑到床头太大,导致床尾仅剩余20公分,每次经过床尾都像是过独木桥,太难受了。
网友@陈陈陈:空间小一定要在实地测量的情况下购买床,结果什么都考虑到了,没有考虑到卧室门的位置,结果两边放床头柜以后,卧室无法关闭,解决办法,只能牺牲一个床头柜,床朝内移动,解决问题,唯一就是只能放一个床头柜了。后记:买床一定要实地测量具体尺寸,需要考虑各种位置的细节尺寸,否则一个错误,不是翻车就是无法使用。第三、床样式买错。
网友@激光空间:小空间一定不要买这种大象耳朵床,床头太宽导致占据了床本身的空间,个子高的人脚都露在外头,虽然现在有加长版,但是小空间压根实现不了,又拥挤又牺牲空间。
购买智能床一定要用配套的床垫,否则就会发现即使人躺上去,缝隙也是非常大的,完全不贴合。
网友@囍囍:真心劝大家不要买内嵌的床,每次换床单都想把它劈了当柴烧,崩溃了。现在上下床倒是习惯了,但是这个黑色也搞得头懵,哪怕一天一擦,还是会落灰超级明显。
网友@妈妈空间:千万不要买这样的床,床垫子比床架子小,床垫不能全覆盖床架,一不留神,床角就会磕伤腿,尤其是盖了床单后,木床角被覆盖上了,脑子里的概念“床是软的”,不会刻意躲着,磕一次会非常疼。后记:想要购买智能床或者多功能床,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便宜必然没有好货。其次一定要试睡,你看个图片,咋能直接购买这种床?第四、床材质以及排骨架翻车。
这种看一眼就廉价的床,皮质包裹的,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密度板。所以,像这种样式的便宜的床坚决不要买。
网友@金钛:购买新床,特别是软包床头,一定要问清楚销售里面的材质,这种密度板的外面包上皮革看上去很是高大上,但骨子里坏透了。
网友@猪小宝:网购了全网最火的悬浮床,没想到,竟然踩坑了,床架子缝隙宽8.5厘米,联系客服也退不了,没有质量问题需要自行承担费用,就放弃了退货,大家网购一定要看仔细了再买
很多客户买软包床只考虑软包大不大气?舒不舒服?好看不好看?便宜不便宜? 软包里面框架用的是什么材质, 是实木还是密度板颗粒板? 却不那么关心。永远记住好的东西从来不隐藏,隐藏的必然有猫腻。后记:便宜一定没有好货,一两千的床你指望是全实木,这个除非是非常薄的板子才行,否则肯定只有局部实木,甚至压根没有实木,都是人造板。第五、颜色翻车。
不敢网购,认为实体店面没有问题,结果大部分在颜色上翻车。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性问题,商家卖场为了颜值好看,都会采用专用灯光照射,让你一眼看上,但实际上并不是自然光下的颜色,甚至有的颜色灯光与自然光下判若两物。所以切记一定要关灯看自然光下颜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