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阿姨“晒背祛病”2小时后开颅!医生:这不是养生,是玩命
“夏天晒后背,能祛除百病”,这个听起来颇具吸引力的“养生秘诀”,最近却差点让67岁的王阿姨(化名)付出生命的代价。据报道,王阿姨听信传言,在正午时分趴在空地上暴晒了整整两小时。结果,刚一进屋便眼前一黑,昏迷倒地。家人紧急送医后,诊断结果令人震惊: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出血,并形成了致命的脑疝! 医生连夜为她进行开颅手术,才将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这个惨痛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错误的认知下,“养生”随时可能变成“伤生”。
图片来源:unsplash
一、“晒背”如何一步步把人推向危险边缘?
所谓“晒背养生”的说法,至今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但它背后潜藏的风险,却是有科学解释的。当你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你的身体正在经历一场“风暴”:
[*]血压的“过山车”:为了散热,皮肤的血管会大量扩张,导致全身血液向体表“大迁徙”。这就削弱了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容易引起血压剧烈波动。对于血管壁本就脆弱的老年人,尤其是体内潜藏动脉瘤的患者,这种波动极易诱发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
[*]身体的“脱水战”:暴晒会让人大量出汗,身体在短时间内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血液因此变得粘稠,心脏需要更费力地跳动才能维持供血,这会进一步加剧心悸、头晕,严重时甚至导致晕厥。摔倒所带来的二次撞击风险,同样致命。
二、“晒太阳”的真正好处是什么?
我们并不是要全盘否定晒太阳。适度的日晒确实有益健康,但它的好处与“高温暴晒”和“祛除百病”无关。
[*]合成维生素D:这是晒太阳最广为人知的好处,有助于钙的吸收。
[*]辅助降压:研究显示,日光能刺激皮肤产生微量的一氧化氮,有助于轻微舒张血管,对老年人有一定益处 。
关键在于: 这些好处,只需要在温和的阳光下短时间照射即可获得,完全无需在正午高温下“烤”自己。
图片来源:unsplash
三、高温“高危人群”请注意!
除了像王阿姨这样体内有未发现动脉瘤的人,以下几类人群对高温格外敏感,需要加倍警惕: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压本就容易波动,高温暴晒会大大增加危险。
[*]正在服药的人群:特别是服用利尿剂、降压药等会影响体温调节药物的人,散热能力会减弱,脱水风险更高。
[*]65岁以上老年人:身体调节能力和口渴感都在衰退,对热的耐受性差。
[*]儿童及其他特殊人群:包括儿童、孕妇、肥胖者及慢性病患者,他们的体温调节系统相对脆弱,是中暑和热射病的高发人群。
四、如何安全地享受阳光?记住这5点
如果你希望科学、安全地获得日晒的好处,请遵循以下“安全守则”:
[*]选对时间:选择紫外线较弱的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每次晒10-20分钟就足够了,切忌贪多。
[*]做好防护:晒太阳不等于晒伤。在脸、手、脖子等无法遮挡的部位,涂抹SPF30以上的广谱防晒霜。
[*]及时补水:在晒太阳前后,都要适量补充水分,最好是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防脱水。
[*]挑好地点:选择公园里有树荫、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会反射热量的空旷地带直晒。
[*]监测身体:如果在日晒过程中感到头晕、心慌、恶心或皮肤刺痛,应立刻停止,并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
最后,请务备必告诉家人朋友: 任何养生方式都必须建立在科学和安全的基础上。面对来源不明的“偏方”,多一分审慎,就是对生命多一分保障。 我邻居大爷也信晒背,还好我拦住了,不然真可能出大事! 更何况这个是不是真实的 晕。说的敢说,信的敢信。 感谢分享![喜欢] 牛X,支持...{:2_397:} 优秀帖子,感谢分享。[喜欢]
页:
[1]